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头皮夹,包括两夹持臂,两夹持臂的一端相互紧贴构成夹持口,两夹持臂的另一端通过弧形的连接臂连接为一体,还包括用于调节夹持口大小的调距机构。利用两磁极相同的永磁部在磁场斥力的作用下保持设定的间距,通过向内旋入螺杆,缩小两永磁部的距离,在磁场斥力的作用下可使连接臂的两端扩张,使夹持口变大,夹紧力变小,即实现头皮夹的夹紧力可调,可根据病人情况进行调节,而且便于取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皮夹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皮夹。
技术介绍
在进行脑外科手术时,通常使用头皮夹来夹紧头皮切口,以减少切口出血。现有技术的头皮夹通常包括两个夹持臂,两夹持臂的一端为相互紧贴的开口,两夹持臂的另一端通过具有弹性的弧形段连接,弧形段上设有一插口。在使用时,将头皮夹夹钳的钳口伸入插口内,手握夹钳使弧形段弹性变形,两夹持臂的开口打开,手松开后,开口处闭合,从而将头皮夹夹在切开的头皮处,以便于固定、止血。现有技术的头皮夹至少还存在以下的使用弊端:一、取下头皮夹时比较困难,这是因为两个夹持臂长时间夹住头皮后,位于夹持部位的头皮组织会水肿变形,插口变下,导致头皮夹夹钳难以再次伸入插口;二、夹紧力不能调整,对于正常和严重肿胀、挛缩的头皮组织,有时会因夹紧力过大,而加重头皮组织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调节夹紧力的头皮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头皮夹,包括两夹持臂,两夹持臂的一端相互紧贴构成夹持口,两夹持臂的另一端通过弧形的连接臂连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节夹持口大小的调距机构,所述调距机构包括:两导向套,分别固定于连接臂的两侧,并同轴设置,于导向套的外端可转动的连接有螺母;两螺杆,分别穿设于两导向套内,并与对应的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螺杆与对应的导向套间设有能够限制螺杆旋转的限位结构;及两磁极相同的永磁部,分别固定于两螺杆相对的一端,两永磁部在磁场的作用下保持设定的间距。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导向槽,沿螺杆的轴向开设于螺杆上;及导向块,固定于导向套上并能够沿导向槽滑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螺杆的表面具有至少一个轴向的平面,所述导向套的内孔与螺杆相匹配,从而形成限制螺杆旋转的限位结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连接臂的顶部固定有弧形的弹簧片。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两所述夹持臂夹持口的一端呈能够相互咬合的波纹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两所述夹持臂为开口相对设置的弧形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头皮夹上设有能够节夹持口大小的调距机构,利用两磁极相同的永磁部在磁场斥力的作用下保持设定的间距,通过向内旋入螺杆,缩小两永磁部的距离,在磁场斥力的作用下可使连接臂的两端扩张,使夹持口变大,夹紧力变小,即实现头皮夹的夹紧力可调,可根据病人情况进行调节,而且便于取下。另外,该调距机构中的两永磁部均可调,同时调节两永磁部靠近,可使两夹持臂同步张开,使连接臂的受力均匀,同时也避免了对水肿皮肤的单侧压迫。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了头皮夹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主体由塑料材质制得,包括两夹持臂1,两夹持臂1的一端相互紧贴构成夹持口2,两夹持臂1的另一端通过弧形的连接臂3连接为一体。两夹持臂1为开口相对设置的弧形结构,于两夹持臂1间形成一夹持腔。连接臂3具有弹性,可变形,弧形的连接臂3具有韧性,使得两个夹持臂1不易弹开,以及出现断裂的状况。在使用时,可将头皮夹夹钳的钳口伸入连接臂3鼓起形成的插口内,手握夹钳使连接臂3弹性变形,两夹持臂1的夹持口2打开,手松开后,开口处闭合,从而将头皮夹夹在切开的头皮处。在本共公开的头皮夹中还包括用于调节夹持口2大小的调距机构100,以调节头皮夹夹紧力的大小。调距机构100包括两导向套101、两螺杆103和两磁极相同的永磁部104。两导向套101分别固定于连接臂3的两侧,并同轴设置,于导向套101的外端通过轴承或轴向限位结构可转动的连接有螺母102。两螺杆103分别穿设于两导向套101内,并与对应的螺母102螺纹连接,所述螺杆103与对应的导向套101间设有能够限制螺杆103旋转的限位结构。两永磁部104分别固定于两螺杆103相对的一端,两永磁部104在磁场的作用下保持设定的间距,永磁部104可以采用钕铁硼永磁体。在限位结构的作用下,通过正、反旋转螺母102,可使两螺杆103沿导向套101靠近或远离,以调节两永磁部104的距离。利用两磁极相同的永磁部104在磁场斥力的作用下保持设定的间距,通过向内旋入螺杆103,缩小两永磁部104的距离,在磁场斥力的作用下可使连接臂3的两端扩张,使夹持口2变大,夹紧力变小,即实现头皮夹的夹紧力可调,可根据病人情况进行实时调节。而且在需要取下头皮夹时,使两永磁部104不断靠近,夹持口2不断变大,可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将头皮夹,操作方便。在头皮夹正常夹在头皮切口上时,两永磁部104之间的距离较大,不会产生斥力,可保证头皮夹的正常使用。另外,该调距机构100中的两永磁部104均可调,同时调节两永磁部104靠近,可使两夹持臂1同步张开,使连接臂3的受力均匀,同时也避免了对水肿皮肤的单侧压迫。限位结构包括导向槽和导向块。向槽沿螺杆103的轴向开设于螺杆103上,导向块固定于导向套101上并能够沿导向槽滑动,通过导向槽和导向块的滑动配合,可限制螺杆103旋转,通过旋转螺母102使螺杆103进行轴向位移。在螺杆103的表面具有至少一个轴向的平面,使螺杆103的横截面为非圆形,所述导向套101的内孔与螺杆103相匹配,从而形成另一种形式的可限制螺杆103旋转的限位结构,通过旋转螺母102使螺杆103进行轴向位移。为保持连接臂3具有有效的可变形性和复位性,因此在连接臂3的顶部固定有弧形的弹簧片201,弹簧片201可与连接臂3可通过多个螺钉固定。为了避免头皮夹前端过于尖锐,加重对肿胀、挛缩的头皮组织的损伤,因此将两夹持臂1夹持口2的一端设置为呈能够相互咬合的波纹形,波纹形结构的夹持口2还便于对头皮进行夹持,也可避免头皮夹的脱落。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人根据本技术的内容对本技术作出的些许的简单修改、变形及等同替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头皮夹,包括两夹持臂(1),两夹持臂(1)的一端相互紧贴构成夹持口(2),两夹持臂(1)的另一端通过弧形的连接臂(3)连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节夹持口(2)大小的调距机构(100),所述调距机构(100)包括:/n两导向套(101),分别固定于连接臂(3)的两侧,并同轴设置,于导向套(101)的外端可转动的连接有螺母(102);/n两螺杆(103),分别穿设于两导向套(101)内,并与对应的螺母(102)螺纹连接,所述螺杆(103)与对应的导向套(101)间设有能够限制螺杆(103)旋转的限位结构;及/n两磁极相同的永磁部(104),分别固定于两螺杆(103)相对的一端,两永磁部(104)在磁场的作用下保持设定的间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头皮夹,包括两夹持臂(1),两夹持臂(1)的一端相互紧贴构成夹持口(2),两夹持臂(1)的另一端通过弧形的连接臂(3)连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节夹持口(2)大小的调距机构(100),所述调距机构(100)包括:
两导向套(101),分别固定于连接臂(3)的两侧,并同轴设置,于导向套(101)的外端可转动的连接有螺母(102);
两螺杆(103),分别穿设于两导向套(101)内,并与对应的螺母(102)螺纹连接,所述螺杆(103)与对应的导向套(101)间设有能够限制螺杆(103)旋转的限位结构;及
两磁极相同的永磁部(104),分别固定于两螺杆(103)相对的一端,两永磁部(104)在磁场的作用下保持设定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皮夹,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涛,孟庆宇,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致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