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单樑专利>正文

一种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5751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耳戴式口罩防勒耳延长扣及口罩,所述的延长扣包括穿过耳戴式口罩的两个耳挂的带状织物,和设置在带状织物两端的将带状织物两端相互连接实现带状织物与耳戴式口罩形成封闭环体的连接部。所述的口罩中包括上述的延长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一条带状织物从两个耳挂中穿过将口罩固定,克服了塑料片材料质地较硬,透气性不佳,携带不便,体感亲和度也较差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罩
本技术涉及口罩。
技术介绍
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或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佩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防护作用。特别是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的这一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外出佩戴口罩成为了预防病毒、一定程度上阻断其传播的重要防护措施。其中,医护、治安、社区工作及一些必要的服务业从业者等群体长时间佩戴口罩的现象尤为明显。目前市面上的耳戴式口罩主要由无纺布与过滤层、鼻梁筋和耳挂几部分组成,并通过耳挂悬挂于人体耳廓根部实现系带。目前,市面上的口罩产品很多,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0120909U就公开了一种口罩,该口罩包含口罩主体及两片状耳带。所述口罩主体适用于口鼻的罩盖。所述片状耳带分别设置于所述口罩主体的相异侧,每一片状耳带包括不织布层与弹性层的至少一者,所述弹性层选自弹性膜、弹性纱、弹性丝及弹性不织布的其中一者。片状耳带悬挂于人体耳廓根部实现系带,耳廓是人体外耳的一部分,是收集声波的装置,大部以弹性软骨为支架,覆以皮肤,皮下组织较少而紧密,富含血管神经,口罩耳挂的长时间佩戴会导致出现不适感,产生口罩压迫的现象,甚至会出现医学中称为“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情况,指用于诊断及治疗的医疗器械所引起的压力性损伤。这些不适感极大降低了耳戴式口罩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目前口罩通过耳挂悬挂于人体耳廓根部实现系带所带来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口罩,该口罩产品不再采用耳挂式的单一佩戴的方式。为耳戴式口罩提供另外一种佩戴方式,使单个口罩都兼具头戴和耳戴两种方式,对耳戴式口罩产品进行升级,以解决现有长时间佩戴耳戴式口罩其耳挂对耳廓的压迫问题。本技术实现其技术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在所述的口罩本体左、右对称设置的密合环体,在左、右密合环体的端部分别设置有钩面端和绒面端,在佩戴口罩时,所述脑后钩面端粘上所述的绒面端形成口罩环绕头部。本技术的口罩中,在密合环体外设置钩面端和绒面端,使用时钩面端和绒面端在脑后连接,不需要使用密合环体挂在耳朵上,克服长时间佩戴耳戴式口罩其耳挂对耳廓的压迫的不足。进一步的,上述的口罩中:所述的钩面端包括通过缝合工艺固定于密合环体上的无纺布织物段和设置在无纺布织物段端部的钩面段;所述的绒面端包括通过缝合工艺固定于另一密合环体上的弹性无纺布织物段和设置在弹性无纺布织物段端部的绒面段。进一步的,上述的口罩中:所述的弹性无纺布织物段和无纺布织物段为镂空形状。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口罩实施例1结构图(正面)。附图2为本技术口罩实施例1结构图(反而)。附图3、4、5分别为本技术口罩佩戴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涉及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实施例是一种新型的口罩,口罩与目前的常用的口罩一样,如图1和图2所示,该包括口罩本体1,实际中,口罩体1就是用于保护使用者口鼻不受细菌侵扰的,其在佩戴时将佩戴者的鼻和口覆盖,作为构成口罩主体10的材料,优选以聚酯系纤维、聚丙烯系纤维、聚乙烯系纤维、尼龙系纤维、棉系纤维等为原料而制造的无纺布。在口罩本体1左、右对称设置的密合环体2,密合环体2在实践中是用于挂在耳朵上,以保证口罩本体1能够将佩戴者的鼻和口覆盖。密合环体2也称耳绳,由橡胶材料和覆盖该橡胶材料的覆盖材料构成,作为构成密合环体2的材料,橡胶材料优选以聚氨酯系纤维、热塑性弹性体等为原料而制造的材料,覆盖材料优选以聚酯系纤维、尼龙系纤维等为原料而制造的材料。本实施例中,在左、右密合环体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钩面端4和绒面端3,在佩戴口罩时,脑后钩面端4粘上绒面端3形成口罩环绕头部。利用钩面端4粘上绒面端3形成魔术贴的方式结合,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钩面端4包括通过缝合工艺固定于密合环体2上的无纺布织物段41和设置在无纺布织物段41端部的钩面段42;绒面端3包括通过缝合工艺固定于另一密合环体2上的弹性无纺布织物段31和设置在弹性无纺布织物段31端部的绒面段32。这里,钩面端4和绒面端3中,弹性无纺布织物段31,无纺布织物段41只需要一边具有弹性即可。弹性无纺布织物段31和无纺布织物段41为镂空形状。本实施例中的口罩为耳戴式口罩提供另外一种佩戴方式,使单个口罩都兼具头戴和耳戴两种方式,对耳戴式口罩产品进行升级,以解决现有长时间佩戴耳戴式口罩其耳挂对耳廓的压迫问题。使耳戴式口罩兼具头戴功能的是在左、右密合环体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钩面端4和绒面端3。利用钩面端4和绒面端3紧密接触连接,可以改变耳戴式口罩耳挂的固定方式,进而缓解其对人耳廓部位的压力,利用魔术贴绒面与钩面间粘合固定的原理在耳戴式口罩两侧耳挂上加挂所述附加件。采用上述方案可使每个口罩同时兼具耳戴模式和头戴模式两种选择,提供了更为人性化的用户体验。(1)在耳戴模式下,由于附加件本身体积小、易于折叠,可将,在左、右密合环体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钩面端4和绒面端3卷曲藏于耳后,增大了耳挂绳与耳廓的接触面,既缓解耳挂对耳朵的压强,又不影响美观。如图5所示。(2)在头戴模式下,通过,在左、右密合环体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钩面端4和绒面端3,将耳挂于脑后粘合,从而将耳戴模式转为头戴模式。由于钩面段的宽度、长度小于绒面段,可实现佩戴者自行用双手于脑后进行佩戴操作,并根据自身的头部形态特征、生理需求等进行自由调节附加件长度及其在脑后的位置,通过附加件两端的相互粘合形成的延长段,使耳戴式口罩耳挂对头部施加压力的方向由耳廓变为头部,从而解决了耳戴式口罩耳挂对于耳廓的压迫感。由于钩面段与绒面端中各自的织物段采用轻便、弹性、透气、低成本、可降解、人体亲和度高的弹性无纺布织物材料制成,且中部镂空,可极大提升佩戴延长带时的舒适度,为每个口罩提供更好的佩戴体验。同时,本附加件不改变现有口罩生产工艺流程,只增加末端简单生产环节,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以及可以预见的相当长的疫情消退期内,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积极的社会意义。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中,在左、右密合环体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钩面端4和绒面端3,使耳戴式口罩兼具钩面端4和绒面端3,图2是反面示图。为了描述方便,将钩面段朝上的一面称为α,将绒面段朝上的一面称为面β。附加件包括:钩面端4,是附加在左、右密合环体2。由钩面段42、无纺布织物段41组成,无纺布织物段41通过缝合工艺固定于耳戴式口罩的耳挂上,其中,钩面段41的钩面位于面α上;绒面端31,附加件的主体部分之一,由绒面段2a、织物段2b组成,弹性无纺布织物段2b通过缝合工艺固定于耳戴式口罩的另一侧耳挂上,其中绒面端2的绒面位于面β上。为了实现钩面端与绒面段粘合固定所形成的耳挂延长段长度可自由控制,钩面段1a的面积应小于绒面段2a。经实验,为符合力学特征,钩面段的长度应为1cm,绒面段的长度应为2.5cm。...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在所述的口罩本体(1)左、右对称设置的密合环体(2),所述的密合环体(2)是用于挂在耳朵上,以保证口罩本体(1)能够将佩戴者的鼻和口覆盖的耳绳;其特征在于:在左、右密合环体(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钩面端(4)和绒面端(3),在佩戴口罩时,所述钩面端(4)粘上所述的绒面端(3)形成口罩环绕头部;所述的钩面端(4)包括通过缝合工艺固定于密合环体(2)上的无纺布织物段(41)和设置在无纺布织物段(41)端部的钩面段(42);所述的绒面端(3)包括通过缝合工艺固定于另一密合环体(2)上的弹性无纺布织物段(31)和设置在弹性无纺布织物段(31)端部的绒面段(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在所述的口罩本体(1)左、右对称设置的密合环体(2),所述的密合环体(2)是用于挂在耳朵上,以保证口罩本体(1)能够将佩戴者的鼻和口覆盖的耳绳;其特征在于:在左、右密合环体(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钩面端(4)和绒面端(3),在佩戴口罩时,所述钩面端(4)粘上所述的绒面端(3)形成口罩环绕头部;所述的钩面端(4)包括通过缝合工艺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樑
申请(专利权)人:单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