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方便使用的头盔型灵长类动物磁共振实验射频线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567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8:5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方便使用的头盔型灵长类动物磁共振实验射频线圈装置,包括:动物固定座,线圈支撑壳,布置于所述线圈支撑壳内的射频接收线圈;所述线圈支撑壳为能够佩戴于被测动物头部的头盔型结构,所述动物固定座上设有一左一右间隔布置、且分别用于抵住被测动物双耳的两根耳棒,所述射频接收线圈包括分别贴靠套设于被测动物双耳外围的左耳部线圈单元和右耳部线圈单元,所述左耳部线圈单元和所述右耳部线圈单元均分别由可拆卸对接的上半圈和下半圈构成。本申请能够大大降低对动物头部磁共振成像实验的操作难度,推动脑科学研究的发展。发展。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便使用的头盔型灵长类动物磁共振实验射频线圈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磁共振成像领域,具体一种方便使用的头盔型灵长类动物磁共振实验射频线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真正的无创伤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广泛地应用于脑科学和脑疾病研究中。它的基本原理是在主磁场(外磁场)的作用下,某些绕主磁场(外磁场)进动的自旋的质子(包括人体中的氢质子)在短暂的射频电波作用下,进动角增大;当射频电波停止后,那些质子又会逐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并同时释放与激励波频率相同的射频信号,发生核磁共振现象。磁共振成像技术便是利用这一原理,通过在主磁场中附加一个脉冲梯度磁场,选择性地激发所需要位置的人体内的原子核,然后接收原子核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最后在计算机中进行傅立叶变换,对这些信号进行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从而建立一幅完整的磁共振图像。
[0003]在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产生的磁场的均匀性是获得高质量图像的一个关键因素。在通常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常采用整体射频线圈来获得最佳激发场均匀性。整体射频线圈是磁共振系统中最大的线圈。但如果同时使用较大的线圈接收,会产生较低的信噪比,这是因为接收线圈和参与成像的信号发生组织距离较远。而在磁共振成像系统中,高信噪比是保证高质量图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常采用专用线圈进行射频接收以提高所需探测部分的信噪比。与体线圈相比,表面线圈拥有更高的敏感性。在进行脊柱、眼眶等局部区域成像时,因为表面线圈只检测靠近线圈的很小一部分组织的核磁共振信号,因此相对普通的体线圈,表面线圈具有更好的信噪比。但是表面线圈作为发射线圈时产生的射频强度会随着深度而变化,因而常表现为图像信号的不均匀性。此外,如果使用单个较大的表面线圈对一个较大的区域进行成像,线圈覆盖的所有区域的噪声都将进入线圈,因而信噪比差。使用多通道阵列线圈技术,使得多个独立的小线圈一起覆盖这个区域,这样只有临近线圈的很小区域的噪声才能进入线圈,从而满足在大的成像范围内获取高信噪比图像的要求。同时,多通道阵列线圈技术可以配合并行成像技术用于加速图像采集,改善图像质量。
[0004]动物线圈是指在生物学或医学中使用的小动物,如猴子、兔子等进行磁共振成像的射频线圈。目前对于应用在与人类在遗传、生理、神经解剖和行为上都十分相似的猴类动物的脑科学研究的磁共振成像实验,大多开展在小动物专用的磁共振系统上。这样在不同的磁共振系统(小动物专用磁共振系统和人体成像的临床磁共振系统)中获得的数据很难直接进行比较,也即很难实现跨物种研究结果的比较。因此开发可以应用在临床磁共振系统的猴子射频线圈,将为动物研究成果最终向临床转化提供基础。
[0005]在进行猴类动物磁共振成像实验时,为减少猴子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活动,猴子的固定显得尤其重要。现有的用于动物成像的线圈(例如商用人体膝盖线圈)均为一体化、不可拆分的结构,这为实验过程中用于猴子头部固定的耳棒的安装带来阻碍,加大实验操作
人员的实验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方便使用的头盔型灵长类动物磁共振实验射频线圈装置,其能够大大降低对动物头部磁共振成像实验的操作难度,推动脑科学研究的发展。
[0007]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方便使用的头盔型灵长类动物磁共振实验射频线圈装置,包括:
[0009]动物固定座,
[0010]线圈支撑壳,以及
[0011]布置于所述线圈支撑壳内的射频接收线圈;
[0012]所述线圈支撑壳为能够佩戴于被测动物头部的头盔型结构,所述动物固定座上设有一左一右间隔布置、且分别用于抵住被测动物双耳的两根耳棒,所述射频接收线圈包括分别贴靠套设于被测动物双耳外围的左耳部线圈单元和右耳部线圈单元,所述左耳部线圈单元和所述右耳部线圈单元均分别由可拆卸对接的上半圈和下半圈构成。
[0013]本申请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0014]所述上半圈收容于所述线圈支撑壳内,所述下半圈收容于一长条形的防护壳内,所述线圈支撑壳的表面制有向内延伸的插接孔,所述防护壳的端部可脱卸地插装于所述插接孔中,并且所述防护壳与所述线圈支撑壳之间形成用于套在被测动物耳部外围的耳部让位孔。
[0015]所述防护壳为可弯折的柔性材质。
[0016]所述防护壳的端部设有与所述下半圈端部相连的导电块,所述插接孔中设有与所述上半圈端部相连的导电簧片,所述导电块与所述导电簧片弹性抵靠连接。
[0017]所述插接孔内固定设置有胶圈,所述防护壳的端部被弹性夹紧于所述胶圈内。
[0018]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由:
[0019]所述左耳部线圈单元,
[0020]所述右耳部线圈单元,以及
[0021]设于所述左耳部线圈单元和所述右耳部线圈单元之间、且自前而后依次布置的第一线圈单元组、第二线圈单元组、第三线圈单元组和第四线圈单元组构成;
[0022]所述第一线圈单元组由自左而右依次间隔排布的四个第一线圈单元构成,所述第二线圈单元组由自左而右依次部分交叠排布的三个第二线圈单元构成,所述第三线圈单元组由自左而右依次部分交叠排布的四个第三线圈单元构成,所述第四线圈单元组由自左而右依次部分交叠排布的三个第四线圈单元构成;
[0023]每个所述第二线圈单元均与对应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线圈单元以及对应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三线圈单元部分交叠布置;
[0024]所述第四线圈单元组左右两端部的两个第四线圈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三线圈单元组中左右两端的两个第三线圈单元部分交叠布置;
[0025]所述左耳部线圈单元与所述第一线圈组左端部的第一线圈单元以及所述第三线圈组左端部的第三线圈单元部分交叠布置;
[0026]所述右耳部线圈单元与所述第一线圈组右端部的第一线圈单元以及所述第三线圈组右端部的第三线圈单元部分交叠布置。
[0027]所述第一线圈单元、第二线圈单元、第三线圈单元和第四线圈单元均为圆环形线圈,所述左耳部线圈单元和右耳部线圈单元均为鞍形线圈。
[0028]任意两两部分交叠布置的三个线圈单元,无共同的交叠区域。
[0029]所述动物固定座包括:
[0030]用于承托动物身体的承托板,以及
[0031]分别固定于所述动物身体承托板左、右两侧的两块挡板,
[0032]所述挡板上制有左右贯通的耳棒插孔以及与耳棒插孔垂直连通的螺钉孔,所述耳棒活动插设于所述耳棒插孔中,从所述螺钉孔锁入的锁紧螺钉与所述耳棒抵接。
[0033]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4]1、本申请将射频接收线圈的耳部线圈单元设计为由可拆卸对接的上半圈和下半圈构成,实验时,将被测动物固定后,耳部线圈单元的下半圈还未装入,故可将线圈支撑壳顺利佩戴于动物头部,然后将带有下半圈的防护壳端部对准线圈支撑壳的插接孔向上插入,使防护壳内下半圈的两端与线圈支撑壳内上半圈的两端相互连接构成完整的耳部线圈单元,大大降低实验操作难度,同时保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使用的头盔型灵长类动物磁共振实验射频线圈装置,包括:动物固定座(1),线圈支撑壳(3),以及布置于所述线圈支撑壳(3)内的射频接收线圈(4);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支撑壳(3)为能够佩戴于被测动物头部的头盔型结构,所述动物固定座(1)上设有一左一右间隔布置、且分别用于抵住被测动物双耳的两根耳棒(103),所述射频接收线圈(4)包括分别贴靠套设于被测动物双耳外围的左耳部线圈单元(405)和右耳部线圈单元(406),所述左耳部线圈单元(405)和所述右耳部线圈单元(406)均分别由可拆卸对接的上半圈(40561)和下半圈(40562)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使用的头盔型灵长类动物磁共振实验射频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圈(4056)收容于所述线圈支撑壳(3)内,所述下半圈(40562)收容于一长条形的防护壳(7)内,所述线圈支撑壳(3)的表面制有向内延伸的插接孔(304),所述防护壳(7)的端部可脱卸地插装于所述插接孔(304)中,并且所述防护壳(7)与所述线圈支撑壳(3)之间形成用于套在被测动物耳部外围的耳部让位孔(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使用的头盔型灵长类动物磁共振实验射频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7)为可弯折的柔性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便使用的头盔型灵长类动物磁共振实验射频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7)的端部设有与所述下半圈(40562)端部相连的导电块,所述插接孔(304)中设有与所述上半圈(40561)端部相连的导电簧片,所述导电块与所述导电簧片弹性抵靠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便使用的头盔型灵长类动物磁共振实验射频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304)内固定设置有胶圈,所述防护壳(7)的端部被弹性夹紧于所述胶圈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使用的头盔型灵长类动物磁共振实验射频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接收线圈(4)由:所述左耳部线圈单元(405),所述右耳部线圈单元(406),以及设于所述左耳部线圈单元和所述右耳部线圈单元之间、且自前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孝通屈淑娴全枝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