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盒型远程白蚁自动监测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5653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盒型远程白蚁自动监测控制装置,属于白蚁防治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和内芯,所述外壳内设有诱杀饵放置部和内芯放置部,所述诱杀饵放置部内放置有若干饵木或者白蚁诱杀饵剂,所述内芯放置部放置所述内芯,所述内芯包括白蚁检测传感器和电路控制盒,所述电路控制盒内设有电路板和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白蚁检测传感器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盒型远程白蚁自动监测控制装置
本技术属于白蚁防治
,尤其是涉及一种盒型远程白蚁自动监测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白蚁是以纤维素为食源的社会性昆虫,它经过上亿年漫长岁月的进化,获得了较为独特的特性:一是具有极强的适应和生存能力,只要环境中具备一定的温度、湿度和食料,白蚁就可能生存;二是白蚁繁殖能力很强,白蚁群体内个体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三是可通过分飞、蔓延侵入、携带等途径传播扩散。中国有五分之二的面积遭受白蚁危害,主要涉及水库大坝、江河堤防、房屋建筑、文物古建、电力电缆、装饰装修、园林绿化、农林作物等领域,给国民经济造成很大的损失。然而,我国的白蚁防治技术长期以化学防治为主,大面积施用化学药物,在防治白蚁的同时给生态环境和人们健康带来潜在的风险。为改变这种不环保的防治技术,申请人研发了监测控制装置,与传统的喷粉技术组合,称之为监控喷粉技术,使用该技术可减少化学品使用量99%。2004年《关于削减和淘汰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国际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由全球环境基金(GEF)赠款资助开展的<中国氯丹灭蚁灵替代示范项目>---监控喷粉子项目,在项目执行机构世界银行和中国环保部联合组织的国际招标活动中,申请人一举中标,项目成果被全球环境基金(GEF)录制成图像资料,在2013年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瑞典日内瓦召开的关于削减和淘汰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国际公约缔约国大会上,中国政府进行技术介绍,申请人生产的监测控制装置进行了现场展示。示范项目结束后,我国政府确定:以监控喷粉技术为核心,其它适宜技术为辅助,为今后中国的白蚁防治技术路线。在技术转型的进程中,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增加,为减少人工检查监测控制装置的成本,有的公司把监测控制装置进行了改进,分别把红外技术,磁控技术,微波振动技术作为自动检测白蚁的方法。经改进后的监测控制装置,把电路板和检测系统、报警系统安装于固定的密封盒内,将密封盒内安装于装置壳内的传感系统和饵料组合体的上方,构成白蚁自动检测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将装置的主体部位埋设地下,装置盖顶裸露地面,但这些装置有几个问题:(1)把蓄电池、电路板和检测系统、报警系统安装于固定的密封盒内,进行时时检测白蚁活动,电量不可能持久使用,如开盒更換电池或充电,会影响检测效果,加大运行成本;(2)把检测装置主体部位埋设安装在地下,顶盖裸露地面,易被人或动物破坏,从而丧失检测功能;(3)把检测装置埋设安装在地下,顶盖裸露地面,在无遮挡物的状态下,太阳照射顶盖而将热量传导到装置内,又影响白蚁进入装置内取食;(4)如将检测装置连同顶盖整体埋于地下,顶盖无外接发射天线,装置内白蚁活动信息就无法传输,检查时又不易查找;(5)检测装置内的感应模块,一般为1-2个,饵木被白蚁取食面小,而白蚁取食具有随意性,不易发生报警现象,微波振动易被地下其他动物影响,传感系统易发误报现象;(6)检测装置作用单一,仅仅是自动检测白蚁取食活动的工具,并不是无药物防治的产品,只有检测报警功能,没有设置灭治控制功能。当发现白蚁后仍需在其周边另设灭治装置或采取其它灭治方法进行治理,不仅会延误甚至误失治理时机,从而大大增加防治成本等。由于目前白蚁防治领域的白蚁检测装置作用单一,综合成本高,不能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产品仅用于少数高档小区的小范围试验,要多领域、大规模推广应用仍有待技术升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盒型远程白蚁自动监测控制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盒型远程白蚁自动监测控制装置,包括外壳和内芯,所述外壳内设有诱杀饵放置部和内芯放置部,所述诱杀饵放置部内放置有若干饵木或者白蚁诱杀饵剂,所述内芯放置部放置所述内芯,所述内芯包括白蚁检测传感器和电路控制盒,所述电路控制盒内设有电路板和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白蚁检测传感器电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白蚁检测传感器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传感器的组合:超声波传感器、激光扫描传感器、雷达波传感器。作为优选,所述外壳内固定设有分隔片,所述分隔片将所述外壳内的空间分隔成所述诱杀饵放置部和所述内芯放置部,所述分隔片上设有若干用于对接所述白蚁检测传感器和所述饵木的对接孔。作为优选,所述饵木上开设有底不通的深孔,所述深孔与所述对接孔对接。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上在所述诱杀饵放置部的底面或/和至少一侧面上开设有白蚁进出孔。作为优选,所述盒型远程白蚁自动监测控制装置还包括太阳能充电装置,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包括充电装置支架、太阳能板和太阳能板固定支架,所述电池为可充电电池,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电池电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电路板连接有天线。作为优选,所述外壳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盖包括诱杀饵放置部盖和内芯放置部盖。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白蚁自动监测控制装置,灵敏度高,传感器误差小,精度高;报警概率高,多根饵木对接有传感器,白蚁取食面积广,任意一根被白蚁取食都能发出警报;引诱力强,饵木采用白蚁喜食的材料,饵木之间有大于1mm的缝隙,便于白蚁进入取食;灭治功能多样,当有白蚁取食时,在不惊动白蚁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投放药饵,视情也可打开盖子喷粉;可以时时监控,记录不同季节白蚁活动的时间,掌握白蚁的活动规律,为以后白蚁防治提供依据;维护成本低,太阳能充电不需要拆卸更换电池,能提供长期运行所需的电量,电路监测控制装置可持续使用;使用的物联网卡数量少(一个中继器一张卡),减少长期维护成本;中继器覆盖范围广;发射信号强,装置配置超越地面的发射天线,也可用太阳能装置的可伸缩支撑杆与太阳能板固定架一起作为信号接收发射天线,信号不受野外、山地、埋设深度影响,可增加引诱白蚁的概率;适用范围广,白蚁监测控制装置针对不同的白蚁、不同的环境,可埋于地下,也可放在地表、房屋内、家具里,甚至贴在墙上;在水库大坝、江河堤防、房屋建筑、文物古建、电力电缆、装饰装修、园林绿化、农林作物等领域皆可使用;既可以用于白蚁预防工程,又可用于白蚁灭治工程;既可用于多雨潮湿的南方地区,又可用于少雨干旱的北方地区;手机、pc可实时查看、跟踪、反馈信息,方面、快捷、高效、准确;且结构合理,方便操作,不需要专门的工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盒型远程白蚁自动监测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101-白蚁进出孔;102-诱杀饵放置部盖;103-内芯放置部盖;2-太阳能充电装置;3-诱杀饵放置部;4-内芯放置部;5-分隔片;501-对接孔;6-天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盒型远程白蚁自动监测控制装置,包括外壳1、内芯和太阳能充电装置2。所述外壳1内设有诱杀饵放置部3和内芯放置部4,所述诱杀饵放置部内3放置有若干饵木或者白蚁诱杀饵剂,所述内芯放置部4放置所述内芯。所述外壳1内固定设有分隔片5,所述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盒型远程白蚁自动监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和内芯,所述外壳(1)内设有诱杀饵放置部(3)和内芯放置部(4),所述诱杀饵放置部(3)内放置有若干饵木或者白蚁诱杀饵剂,所述内芯放置部(4)放置所述内芯,所述内芯包括白蚁检测传感器和电路控制盒,所述电路控制盒内设有电路板和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白蚁检测传感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盒型远程白蚁自动监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和内芯,所述外壳(1)内设有诱杀饵放置部(3)和内芯放置部(4),所述诱杀饵放置部(3)内放置有若干饵木或者白蚁诱杀饵剂,所述内芯放置部(4)放置所述内芯,所述内芯包括白蚁检测传感器和电路控制盒,所述电路控制盒内设有电路板和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白蚁检测传感器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型远程白蚁自动监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蚁检测传感器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传感器的组合:超声波传感器、激光扫描传感器、雷达波传感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型远程白蚁自动监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固定设有分隔片(5),所述分隔片(5)将所述外壳(1)内的空间分隔成所述诱杀饵放置部(3)和所述内芯放置部(4),所述分隔片(5)上设有若干用于对接所述白蚁检测传感器和所述饵木的对接孔(501)。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磊罗荣富安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万宁有害生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