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珍珠蚌养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5644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珍珠蚌养殖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水槽,所述水槽的后侧壁开设有进水槽,所述支架的右端设有续料池,所述进水槽上开设有若干进水口,所述水槽内设有若干放置槽,且所述放置槽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下方,所述放置槽内滑动连接有培养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进水槽、进水口、溢流口、连通器、排水槽、过滤池和循环泵构成水循环,减少淡水资源损耗,并降低养殖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并通过连通器积存一天的流水量,使养殖者在每天巡检使发现坏蚌、死蚌时及时处理,避免坏蚌、死蚌污染水流,通过水流扩大感染范围,通过续料池储存固体养料和过饱和营养液,进而在补水过程中避免稀释水中养料浓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珍珠蚌养殖装置
本技术涉及珍珠蚌养殖
,具体领域为一种新型珍珠蚌养殖装置。
技术介绍
蛤类的一种,双壳纲蚌目的一科。壳长卵圆形,坚厚,珍珠层发达,壳顶部刻纹常为同心圆型。铰合部有大的中央齿。无鳃水管。鳃与肛门的开口间无明显的区分。二对鳃都形成有育儿囊。钩介幼虫无钩。淡水产。如珍珠蚌Margaritamargaritifera(Linnaeus),能产珍珠,可供药用,其贝壳亦可作珍珠母药用。珍珠蚌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投喂养料,传统的投喂方式是将养料直接一次性撒入水中,这些养料珍珠蚌不能及时吸收所有养料,同时养料入水后扩散迅速,造成大量浪费,并且浪费的养料滋养其他水生生物,影响珍珠蚌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珍珠蚌养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投喂方式是将养料直接一次性撒入水中,这些养料珍珠蚌不能及时吸收所有养料,同时养料入水后扩散迅速,造成大量浪费,并且浪费的养料滋养其他水生生物,影响珍珠蚌生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珍珠蚌养殖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水槽,所述水槽的后侧壁开设有进水槽,所述支架的右端设有续料池,所述进水槽上开设有若干进水口,所述水槽内设有若干放置槽,且所述放置槽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下方,所述放置槽内滑动连接有培养槽,所述培养槽的底部铺设有沙土,所述放置槽的上端铰接有撑杆,所述培养槽的上端设有顶块,且所述顶块位于所述撑杆的上方,所述水槽的前端设有连通器,所述放置槽的前侧壁开设有溢流口,且所述溢流口位于所述连通器的上方,所述支架上设有排水槽,且所述排水槽位于所述连通器的后端出口的下方,所述支架左下端设有过滤池,且所述排水槽的左端位于所述过滤池的上方,所述过滤池内插接有替换盒,所述过滤池的右下端通过导管连通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右端通过导管连通有进水槽。优选的,所述过滤池内设有液位检测器,所述续料池内通过电子阀门连通有水管,所述电子阀门和所述液位检测器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循环泵固定在地面上。优选的,所述撑杆包括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所述第一撑杆和所述第二撑杆前后对称铰接于所述放置槽的左右两端。优选的,所述顶块的下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前后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二凹槽。优选的,所述续料池内设有搅拌机,且所述搅拌机和所述液位检测器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新型珍珠蚌养殖装置,通过进水槽、进水口、溢流口、连通器、排水槽、过滤池和循环泵构成水循环,减少淡水资源损耗,并降低养殖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并通过连通器积存一天的流水量,使养殖者在每天巡检使发现坏蚌、死蚌时及时处理,避免坏蚌、死蚌污染水流,通过水流扩大感染范围,通过续料池储存固体养料和过饱和营养液,进而在补水过程中避免稀释水中养料浓度,并通过放置槽隔离珍珠蚌,降低珍珠蚌之间的影响,避免疾病传播,通过撑杆和顶块的配合改变培养槽在放置槽内的深度,适应下珠之后的养护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撑杆的左视的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2-水槽、3-进水槽、4-续料池、5进水口、6-放置槽、7-培养槽、8-撑杆、801-第一撑杆、802-第二撑杆、9-顶块、901-第一凹槽、902-第二凹槽、10-连通器、11-溢流口、12-排水槽、13-过滤池、14-替换盒、15-循环泵、16-液位检测器、17-电子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珍珠蚌养殖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1,通过支架1支撑固定水槽2,所述支架1上设有水槽2,通过水槽2容纳放置槽6,同时避免更换珍珠蚌时水溅落地面,维持环境干净,所述水槽2的后侧壁开设有进水槽3,通过进水槽3为放置槽6提供水源,所述支架1的右端设有续料池4,续料池4内的营养液为过饱和状态,并积存有固体养料,加水后营养液溢出流进进水槽3内,同时多余的固体养料被溶解,保持营养液的浓度,通过续料池4混合养料,提供珍珠蚌生长的养分,所述进水槽3上开设有若干进水口5,进水槽3内的水通过进水口5流进放置槽6内,所述水槽2内设有若干放置槽6,通过放置槽6放置培养槽7,同时通过放置槽6隔离珍珠蚌,降低珍珠蚌之间的影响,避免疾病传播,且所述放置槽6位于所述进水口5的下方,所述放置槽6内滑动连接有培养槽7,通过培养槽7放置珍珠蚌进行培养,所述培养槽7的底部铺设有沙土,通过沙土隔离培养槽7和珍珠蚌直接接触,模拟自然环境,促进珍珠蚌生长,所述放置槽6的上端铰接有撑杆8,所述培养槽7的上端设有顶块9,且所述顶块9位于所述撑杆8的上方,通过撑杆8和顶块9的配合改变培养槽7在放置槽6内的深度,适应下珠之后的养护要求,所述水槽2的前端设有连通器10,连通器10的储存量等于流水一天的流量,通过连通器10积存一天的流水量,使养殖者在每天巡检使发现坏蚌、死蚌时及时处理,避免坏蚌、死蚌污染水流,通过水流扩大感染范围,所述放置槽6的前侧壁开设有溢流口11,且所述溢流口11位于所述连通器10的上方,通过溢流口11将水流入连通器10内,所述支架1上设有排水槽12,且所述排水槽12位于所述连通器10的后端出口的下方,通过排水槽12汇集连通器10内的水,使水流聚集后统一处理,所述支架1左下端设有过滤池13,且所述排水槽12的左端位于所述过滤池13的上方,通过过滤池13过滤水流,使水流可循环使用,减少淡水资本,所述过滤池13内插接有替换盒14,替换盒14内铺设有砂石泥土,通过砂石泥土过滤杂质,同时过滤后的砂石泥土含有大量养料,可用于作物补肥,通过替换盒14过滤水流,避免杂质淤堵导管,所述过滤池13的右下端通过导管连通有循环泵15,所述循环泵15的右端通过导管连通有进水槽3,通过循环泵15控制水流循环,过滤后的水流重新流入进水槽3进行循环,构成流水环境,促进珍珠蚌生长。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所述过滤池13内设有液位检测器16,所述续料池4内通过电子阀门17连通有水管,所述电子阀门17和所述液位检测器16电连接,水流循环过程中存在蒸发损耗,当过滤池13内的液面下降,液位检测器16发射电信号控制电子阀门17开启,续料池4补水后溢出营养液补充水流并同时补养,避免缺水同时达到定时补养效果。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所述循环泵15固定在地面上,通过将循环泵15固定在地面上,减少循环泵15工作震动对珍珠蚌的影响。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所述撑杆8包括第一撑杆801和第二撑杆802,所述第一撑杆801和所述第二撑杆802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珍珠蚌养殖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有水槽(2),所述水槽(2)的后侧壁开设有进水槽(3),所述支架(1)的右端设有续料池(4),所述进水槽(3)上开设有若干进水口(5),所述水槽(2)内设有若干放置槽(6),且所述放置槽(6)位于所述进水口(5)的下方,所述放置槽(6)内滑动连接有培养槽(7),所述培养槽(7)的底部铺设有沙土,所述放置槽(6)的上端铰接有撑杆(8),所述培养槽(7)的上端设有顶块(9),且所述顶块(9)位于所述撑杆(8)的上方,所述水槽(2)的前端设有连通器(10),所述放置槽(6)的前侧壁开设有溢流口(11),且所述溢流口(11)位于所述连通器(10)的上方,所述支架(1)上设有排水槽(12),且所述排水槽(12)位于所述连通器(10)的后端出口的下方,所述支架(1)左下端设有过滤池(13),且所述排水槽(12)的左端位于所述过滤池(13)的上方,所述过滤池(13)内插接有替换盒(14),所述过滤池(13)的右下端通过导管连通有循环泵(15),所述循环泵(15)的右端通过导管连通有进水槽(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珍珠蚌养殖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有水槽(2),所述水槽(2)的后侧壁开设有进水槽(3),所述支架(1)的右端设有续料池(4),所述进水槽(3)上开设有若干进水口(5),所述水槽(2)内设有若干放置槽(6),且所述放置槽(6)位于所述进水口(5)的下方,所述放置槽(6)内滑动连接有培养槽(7),所述培养槽(7)的底部铺设有沙土,所述放置槽(6)的上端铰接有撑杆(8),所述培养槽(7)的上端设有顶块(9),且所述顶块(9)位于所述撑杆(8)的上方,所述水槽(2)的前端设有连通器(10),所述放置槽(6)的前侧壁开设有溢流口(11),且所述溢流口(11)位于所述连通器(10)的上方,所述支架(1)上设有排水槽(12),且所述排水槽(12)位于所述连通器(10)的后端出口的下方,所述支架(1)左下端设有过滤池(13),且所述排水槽(12)的左端位于所述过滤池(13)的上方,所述过滤池(13)内插接有替换盒(14),所述过滤池(13)的右下端通过导管连通有循环泵(15),所述循环泵(15)的右端通过导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惠敏胡蓓娟熊雅萍陈纪平简少卿洪一江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