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偷食喂养设备,包括上料组件、进食组件和控制组件,上料组件的上壳体中存储有饲料和水,通过电磁阀控制料口的开闭;进食组件的下壳体用于盛放饲料和水,液位传感器和第一光电传感器安装在壳体中检测量是否充足,第二光电传感器设置在下壳体的一侧,控制组件的电机安装在下壳体的一侧,挡杆与电机连接,气缸安装在下壳体的底部,并和清扫板连接,第三光电传感器安装在挡杆的一侧。第三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家畜靠近时,启动电机抬起挡杆,然后第二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家畜进入开始计时,时间到后,启动清扫板进行清扫并驱赶家畜,最终将挡杆放下,从而可以自动控制进食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偷食喂养设备
本技术涉及喂养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偷食喂养设备。
技术介绍
当前养殖场的棚区常规设计一般是单坡形式,也有采用双坡形式的。一般来说,使用了预制水泥板构成的平板式屋顶是比较好的屋舍形式,在夏季,这种形式的屋舍可以起到防暑的作用,当寒冬来临,又可以起到保温的功能,家畜的栏区排列方式也有好几种,比如双列排布,单列排布,多列排布等。现有的家畜喂养设备不具备自动控制的功能,使得无法控制家畜的进食量,从而容易造成产量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偷食喂养设备,旨在解决现有设备无法控制家畜进食量,使得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偷食喂养设备包括上料组件、进食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壳体和电磁阀,所述上壳体具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所述电磁阀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电磁阀与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所述进食组件包括下壳体、液位传感器、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下壳体具有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连通,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第三凹槽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与所述第四凹槽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四凹槽内,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的一侧,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电机、挡杆、气缸、清扫板、第三光电传感器和控制电路,所述电机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的一侧,所述挡杆与所述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电机的一侧,所述气缸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远离所述第三凹槽的一侧,所述清扫板与所述气缸的滑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靠近所述挡杆的一侧,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挡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挡杆远离所述下壳体的一侧,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电机、所述气缸、所述电磁阀、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电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的一侧。其中,所述上料组件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上壳体转动连接,并覆盖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其中,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驱赶软板,所述驱赶软板与所述清扫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清扫板的一侧。其中,所述进食组件还包括加固槽板,所述加固槽板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挡杆位于所述加固槽板内。其中,所述进食组件还包括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的一侧。其中,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的一侧。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启动按钮、停止按钮、光电开关、液位开关、蜂鸣器和控制主板,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所述光电开关、所述液位开关、所述启动按钮、所述停止按钮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主板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指示灯、所述照明灯和所述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主板的输出端电连接。本技术的一种防偷食喂养设备,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壳体和电磁阀,所述上壳体用于存储水和饲料,通过两个所述电磁阀可以控制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的饲料和水下落;水和饲料可以进入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中,供家畜食用;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三凹槽中的水是否充足;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四凹槽中的饲料是否充足;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可以检测家畜是否进入;通过所述电机可以控制所述挡杆转动,从而可以阻止家畜进入;通过所述气缸可以控制所述清扫板滑动而对所述下壳体进行清扫;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挡杆固定连接,可以检测是否有家畜靠近,从而选择起落所述挡杆,通过所述控制电路对整个设备进行自动控制。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家畜靠近时,启动所述电机抬起所述挡杆,然后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家畜进入开始计时,时间到后,启动所述清扫板进行清扫并驱赶家畜,最终将所述挡杆放下,从而可以自动控制进食时间,解决现有设备无法控制家畜进食量,使得生产效率低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防偷食喂养设备的顶部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下壳体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防偷食喂养设备的底部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的控制电路的结构图。1-上料组件、2-进食组件、3-控制组件、11-上壳体、12-电磁阀、13-盖板、111-第一凹槽、112-第二凹槽、21-下壳体、22-液位传感器、23-第一光电传感器、24-第二光电传感器、25-加固槽板、26-照明灯、211-第三凹槽、212-第四凹槽、31-电机、32-挡杆、33-气缸、34-清扫板、35-第三光电传感器、36-控制电路、37-驱赶软板、38-指示灯、361-电源、362-启动按钮、363-停止按钮、364-光电开关、365-液位开关、366-蜂鸣器、367-控制主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偷食喂养设备:包括上料组件1、进食组件2和控制组件3,所述上料组件1包括上壳体11和电磁阀12,所述上壳体11具有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所述第二凹槽112位于所述第一凹槽111的一侧,所述电磁阀12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电磁阀12与所述上壳体11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凹槽111和所述第二凹槽112的一侧,所述进食组件2包括下壳体21、液位传感器22、第一光电传感器23和第二光电传感器24,所述下壳体21具有第三凹槽211和第四凹槽212,所述第三凹槽211和所述第四凹槽212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111和所述第二凹槽112连通,所述液位传感器22与所述第三凹槽21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三凹槽211内,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23与所述第四凹槽212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偷食喂养设备,其特征在于,/n包括上料组件、进食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壳体和电磁阀,所述上壳体具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所述电磁阀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电磁阀与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所述进食组件包括下壳体、液位传感器、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下壳体具有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连通,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第三凹槽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与所述第四凹槽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四凹槽内,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的一侧,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电机、挡杆、气缸、清扫板、第三光电传感器和控制电路,所述电机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的一侧,所述挡杆与所述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电机的一侧,所述气缸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远离所述第三凹槽的一侧,所述清扫板与所述气缸的滑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靠近所述挡杆的一侧,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挡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挡杆远离所述下壳体的一侧,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电机、所述气缸、所述电磁阀、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电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偷食喂养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料组件、进食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壳体和电磁阀,所述上壳体具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所述电磁阀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电磁阀与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所述进食组件包括下壳体、液位传感器、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下壳体具有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连通,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第三凹槽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与所述第四凹槽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四凹槽内,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的一侧,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电机、挡杆、气缸、清扫板、第三光电传感器和控制电路,所述电机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的一侧,所述挡杆与所述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电机的一侧,所述气缸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远离所述第三凹槽的一侧,所述清扫板与所述气缸的滑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靠近所述挡杆的一侧,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挡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挡杆远离所述下壳体的一侧,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电机、所述气缸、所述电磁阀、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电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壳体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灿,魏大伟,韦绍婉,汤彦君,崔俊娜,彭高颖,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