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种植用智能盆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5586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种植用智能盆栽,包括主体,主体的外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外部防护架,外部防护架的内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水泵,水泵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第二输送管的顶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喷头,第二输送管和喷头之间连接有球形头,主体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起块,主体的内部固定开设有底腔,主体的顶端边缘位置固定开设有开槽,开槽的底端位置相通设置通道。通过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将底腔中的液体进行输送喷洒,从而玩成对植物根部的浇灌,对输送的营养液进行喷洒,同时配合球形头可调节喷头的角度,在将植物进行栽培的时候,通过表面设置横向通道的凸起块,增强植物根部的透气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种植用智能盆栽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植物种植用智能盆栽。
技术介绍
盆栽定义是指栽在盆里的,有生命的植物总称;盆栽必须是活体植物,不同于盆花(可以是仿真花),盆栽系由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演变而来,至于对观赏植物的栽培,起源于古代园林造景,以摹仿自然山水景色营造园林,夏有瑶参、商有鹿台、周有灵台。当今很多人都喜欢在家里或者办公的地方养一盆或者多盆喜欢的盆栽,但是很多人的盆栽都存活不久,或者越养越枯萎难看,而且有很多时候盆栽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在高温天气下,即使对盆栽浇水,随着时间,盆栽内部的湿度很快就会蒸发,导致植物根部营养跟不上,且现有的盆栽在人工进行浇灌的时候难以对植物根部进行直接浇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植物种植用智能盆栽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植物种植用智能盆栽,包括主体,主体的外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外部防护架,外部防护架的内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水泵,水泵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第二输送管的顶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喷头,第二输送管和喷头之间连接有球形头,主体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起块,主体的内部固定开设有底腔,主体的顶端边缘位置固定开设有开槽,开槽的底端位置相通设置通道,主体的内部固定开设有透气孔。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均相通连接在水泵的两端位置。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第一输送管的底端位置和底腔相通设置,第二输送管的顶端位置和喷头连接。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喷头设置为雾化喷头,且位于主体的顶端边缘内侧位置。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凸起块位于主体的内侧两边位置,且凸起块的表面设置横向的通道,在主体的内侧表面位置,对应凸起块表面设置的通道同时设置开孔。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底腔位于主体的下方内部位置,且围绕主体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益效果:该种植物种植用智能盆栽,通过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将底腔中的液体进行输送喷洒,从而玩成对植物根部的浇灌。该种植物种植用智能盆栽,喷头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对输送的营养液进行喷洒,同时配合球形头可调节喷头的角度。该种植物种植用智能盆栽,在将植物进行栽培的时候,通过表面设置横向通道的凸起块,增强植物根部的透气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该种植物种植用智能盆栽,通过底腔,对需要进行浇灌的营养液进行储存,同时降低主体结构的受热温度,有利于植物的浇灌和生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体音响背部结构示意图。图1-2中:主体1、外部防护架2、水泵3、第一输送管4、第二输送管5、喷头6、球形头7、凸起块8、底腔9、加固柱10、开槽11、通道12、透气孔13。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植物种植用智能盆栽,包括主体1,主体1的外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外部防护架2,外部防护架2的内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水泵3,水泵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4和第二输送管5,第二输送管5的顶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喷头6,第二输送管5和喷头6之间连接有球形头7,主体1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起块8,主体1的内部固定开设有底腔9,主体1的顶端边缘位置固定开设有开槽11,开槽11的底端位置相通设置通道12,主体1的内部固定开设有透气孔13。其中,第一输送管4和第二输送管5均相通连接在水泵3的两端位置。其中,第一输送管4的底端位置和底腔9相通设置,第二输送管5的顶端位置和喷头6连接,通过第一输送管4和第二输送管5将底腔9中的液体进行输送喷洒,从而玩成对植物根部的浇灌。其中,喷头6设置为雾化喷头,且位于主体1的顶端边缘内侧位置,喷头6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对输送的营养液进行喷洒,同时配合球形头7可调节喷头6的角度。其中,凸起块8位于主体1的内侧两边位置,且凸起块8的表面设置横向的通道,在主体1的内侧表面位置,对应凸起块8表面设置的通道同时设置开孔,在将植物进行栽培的时候,通过表面设置横向通道的凸起块8,增强植物根部的透气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其中,底腔9位于主体1的下方内部位置,且围绕主体1的内侧表面设置,通过底腔9,对需要进行浇灌的营养液进行储存,同时降低主体1结构的受热温度,有利于植物的浇灌和生长。工作原理: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使用人员将需要种植的植物和土壤在主体1内部进行栽培,之后,使用人员将需要进行使用的营养液从开槽11中倒入底腔9中,在使用的时候,外部控制装置控制水泵3运行,水泵3通过第一输送管4将底腔9中倒入的营养液输送至第二输送管5和喷头6中,对植物的根部位置进行浇灌和喷洒,同时底腔9中倒入营养液为主体1内部的温度进行稳定,确保植物在合适的温度中进行栽培,植物在进行生长的过程中,根系位置缠绕在加固柱10上,增强植物和土壤之间的稳定连接性,凸起块8和外侧相通设置透气开孔,为植物根部位置提供一定的透气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种植用智能盆栽,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主体(1)的外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外部防护架(2),外部防护架(2)的内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水泵(3),水泵(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4)和第二输送管(5),第二输送管(5)的顶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喷头(6),第二输送管(5)和喷头(6)之间连接有球形头(7),主体(1)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起块(8),主体(1)的内部固定开设有底腔(9),主体(1)的顶端边缘位置固定开设有开槽(11),开槽(11)的底端位置相通设置通道(12),主体(1)的内部固定开设有透气孔(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种植用智能盆栽,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主体(1)的外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外部防护架(2),外部防护架(2)的内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水泵(3),水泵(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4)和第二输送管(5),第二输送管(5)的顶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喷头(6),第二输送管(5)和喷头(6)之间连接有球形头(7),主体(1)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起块(8),主体(1)的内部固定开设有底腔(9),主体(1)的顶端边缘位置固定开设有开槽(11),开槽(11)的底端位置相通设置通道(12),主体(1)的内部固定开设有透气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种植用智能盆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管(4)和第二输送管(5)均相通连接在水泵(3)的两端位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坚宜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禾森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