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架桥护栏反光漆喷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5549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架桥护栏反光漆喷涂装置,有效解决护栏处导流线喷涂不便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框架,框架内有两个倾斜布置的喷漆单元;喷漆单元包括上下贯通的箱体,箱体中部有隔板和导杆,导杆上有沿导杆移动的喷头,喷头的左右两侧有漆罐;隔板中部插装有转轴,转轴内插装有的硬直管;转轴的中部设有上下两个接头,硬直管上有开口朝下的开口,上下两个接头分别经软管与上下两个喷头连接;箱体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线轮,两个线轮之间缠绕有一根绳索,绳索贯穿箱体并分别与两个喷头连接,两个喷头分别处于箱体的左右两端,当其中一个线轮转动后,两个喷头能够同步反向前后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快速实现两种颜色等宽等距交替喷涂。等宽等距交替喷涂。等宽等距交替喷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架桥护栏反光漆喷涂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架桥护栏反光漆喷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架桥匝道转弯处由于弧度大,车辆行驶至此时会受到较大的离心力,同时由于坡度变化,视线受阻等原因,极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尤其是在夜间行车,由于不容易观察到路面的弯曲趋势,更易造成事故。因此目前高架桥匝道转向处的混凝土护栏上大多都使用反光漆喷涂有导流线,从而可以方便司机提前看到路面的转向标记。
[0003]匝道护栏上的导流线一般呈倾斜状或箭头状,常为黑黄配色,或红白配色,由于其形状特殊,施工面为竖直面,另外还有一些护栏底部要稍宽一些,因此并无适当的工具使用,目前以人工测量喷涂为主。人工测量喷涂,效率低,劳动量大,不适用于大范围的施工。而常见的喷涂设备,大多不能够进行导流线的喷涂,同时对于一些较低的护栏,一般喷涂斜线即可,对于一些高的护栏,则需要喷涂箭头,因此需要一种专门的喷涂装置来减轻施工难度,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高架桥护栏反光漆喷涂装置,可有效解决护栏处导流线喷涂不便的问题。
[0005]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框架,框架的底部设置有支腿和万向轮,框架的上安装有多个垂直框架的行走轮,框架内安装有两个倾斜布置的喷漆单元;所述的喷漆单元包括上下贯通的箱体,箱体的中部经隔板对称分割为上下两个区域,隔板的上下两侧各有一个沿箱体长度方向的导杆,每个导杆上均安装有一个能沿导杆移动的喷头,喷头的左右两侧连接有漆罐;隔板中部插装有沿箱体长度方向的转轴,转轴内插装有的硬直管;转轴的中部开设有上下两个接头,硬直管上设有开口朝下的开口,开口与转轴上处于下方的接头对应,上下两个接头分别经软管与上下两个喷头连接;箱体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线轮,两个线轮之间缠绕有一根绳索,绳索贯穿箱体并分别与两个喷头连接,两个喷头分别处于箱体的左右两端,当其中一个线轮转动后,两个喷头能够同步反向前后移动;所述的转轴间歇转动且每次转动半圈,框架上安装有高压气瓶,气瓶经两个气管与两个硬直管的内部连通;框架上安装有能转动的转盘,转盘能与两个喷漆单元中朝向转盘一侧的线轮接触。
[0006]每个所述的喷漆单元中的转轴的两端均经轴承和气瓶连接在框架上,同时转轴内部的硬直管与框架固定连接,每个转轴的端部均连接有气管,所述的转盘经电机驱动进行转动。
[0007]其中一个所述的行走轮经皮带和皮带轮与其中一个喷漆单元上的转轴同转。
[0008]上下两个所述的喷头上连接的漆罐内装填有不同颜色的反光漆。
[0009]每个所述的气管上均安装有阀门。
[0010]所述的喷头由箱体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后,气管带动转轴转动一次。
[0011]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两种颜色等宽等距交替喷涂,从而形成完整的导流线;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现有导流线样式示意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0014]图3为喷漆单元的横截面图。
[0015]图4为喷漆单元的主视图。
[0016]图5为喷漆单元的立体示意图Ⅰ。
[0017]图6为喷漆单元的立体示意图Ⅱ。
[0018]图7为喷涂效果示意图。
[0019]图8为行走轮和伸缩杆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由图1至图8给出,本专利技术包括框架1,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支腿和万向轮2,框架1的上安装有多个垂直框架1的行走轮3,框架1内安装有两个倾斜布置的喷漆单元4;所述的喷漆单元4包括上下贯通的箱体401,箱体401的中部经隔板402对称分割为上下两个区域,隔板402的上下两侧各有一个沿箱体401长度方向的导杆403,每个导杆403上均安装有一个能沿导杆403移动的喷头404,喷头404的左右两侧连接有漆罐405;隔板402中部插装有沿箱体401长度方向的转轴406,转轴406内插装有的硬直管407;转轴406的中部开设有上下两个接头408,硬直管407上设有开口409朝下的开口409,开口409与转轴406上处于下方的接头408对应,上下两个接头408分别经软管与上下两个喷头404连接;箱体401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线轮410,两个线轮410之间缠绕有一根绳索411,绳索411贯穿箱体401并分别与两个喷头404连接,两个喷头404分别处于箱体401的左右两端,当其中一个线轮410转动后,两个喷头404能够同步反向前后移动;所述的转轴406间歇转动且每次转动半圈,框架1上安装有高压气瓶5,气瓶5经两个气管6与两个硬直管407的内部连通;框架1上安装有能转动的转盘7,转盘7能与两个喷漆单元4中朝向转盘7一侧的线轮410接触。
[0022]为了实现喷漆单元4的安装,每个所述的喷漆单元4中的转轴406的两端均经轴承和气瓶412连接在框架1上,同时转轴406内部的硬直管407与框架1固定连接,每个转轴406的端部均连接有气管413,所述的转盘7经电机驱动进行转动。
[0023]为了方便整个框架1的进给,其中一个所述的行走轮3经皮带和皮带轮与其中一个喷漆单元4上的转轴406同转。
[0024]为了实现两种颜色的喷涂,上下两个所述的喷头404上连接的漆罐405内装填有不同颜色的反光漆。
[0025]为了方便控制两个喷漆单元4能够单独工作,每个所述的气管6上均安装有阀门。
[0026]为了避免漆的浪费以及喷涂的完整性,所述的喷头404由箱体401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后,气管413带动转轴406转动一次。
[0027]为了方便适用于倒“T”的护栏,即底部凸出,所述的位于上方的行走轮3经伸缩杆8进行安装,伸缩杆8上安装有压紧螺栓,实现伸缩杆8长度的固定,行走轮3的外缘面上圆周均布安装有翅片。
[0028]本装置使用时,参见附图2,两个喷漆单元4呈一定的夹角布局,该夹角即为导流线中箭头线的夹角。同时整个装置经框架1进行支撑,呈竖直放置的状态,并且底部经支腿和万向轮2进行支撑,因此整个装置可以沿护栏进行行走,并且通过框架1上的多个行走轮3,可以使行走轮3贴合护栏,此时便可以对护栏进行喷涂。
[0029]由于护栏形状各异,高低有别。一般常见的形状为倒“T”型,即底部宽度稍大,从而增强底部的强度。同时对于一些较低的护栏,亦或是防护墙等;一般会采用喷涂斜线的方式进行导流线的绘制;而对于高度较高的护栏或者防护墙,可以使用箭头线从而实现更好的导流作用。
[0030]本装置在绘制单独的斜线或者箭头线时,基本操作一致,区别在于绘制单独的斜线时,需要关闭通往上方的喷漆单元4内气管6,即上方的喷漆单元4不进行喷涂,只有下方的喷漆单元4进行喷涂,即可绘制单独的斜线。
[0031]具体本装置使用时,首先将本装置推至护栏处,并使框架1上的行走轮3与护栏接触,当护栏为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架桥护栏反光漆喷涂装置,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支腿和万向轮(2),框架(1)的上安装有多个垂直框架(1)的行走轮(3),框架(1)内安装有两个倾斜布置的喷漆单元(4);所述的喷漆单元(4)包括上下贯通的箱体(401),箱体(401)的中部经隔板(402)对称分割为上下两个区域,隔板(402)的上下两侧各有一个沿箱体(401)长度方向的导杆(403),每个导杆(403)上均安装有一个能沿导杆(403)移动的喷头(404),喷头(404)的左右两侧连接有漆罐(405);隔板(402)中部插装有沿箱体(401)长度方向的转轴(406),转轴(406)内插装有的硬直管(407);转轴(406)的中部开设有上下两个接头(408),硬直管(407)上设有开口(409)朝下的开口(409),开口(409)与转轴(406)上处于下方的接头(408)对应,上下两个接头(408)分别经软管与上下两个喷头(404)连接;箱体(401)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线轮(410),两个线轮(410)之间缠绕有一根绳索(411),绳索(411)贯穿箱体(401)并分别与两个喷头(404)连接,两个喷头(404)分别处于箱体(401)的左右两端,当其中一个线轮(410)转动后,两个喷头(404)能够同步反向前后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架桥护栏反光漆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406)间歇转动且每次转动半圈,框架(1)上安装有高压气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兵伟梁西建孙中阳黄山峰赵鹊张涛张恒心张凯玮宋玉峰郭斌杜斐迪
申请(专利权)人:中犇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