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孔用复合珩磨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5512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孔用复合珩磨头。所公开的珩磨头包括基体、多个橡胶条和砂纸;基体轴向依次设有夹持段、第二工作段和第一工作段,所述第一工作段侧壁上设有多条沿轴向开设的凹槽,且多条凹槽沿第一工作段的周向分布;各橡胶条设置在各凹槽中,且各橡胶条突出于所述第一工作段侧壁表面;砂纸包覆在所述第一工作段,且将所述多条橡胶条包裹;所述包裹有砂纸的第一工作段外形与待珩磨孔匹配;所述第二工作段的外形与所述待处理孔匹配或所述第二工作段的外径小于待处理孔的孔径;所述待珩磨孔内径小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珩磨头可对φ12以下5级精度甚至更高精度等级小孔进行精整加工,使用范围较广。使用范围较广。使用范围较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孔用复合珩磨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用珩磨头,具体涉及一种小孔用复合珩磨头,尤其适用于孔径小于的小孔的珩磨。

技术介绍

[0002]珩磨是用一个直径可调节的珩磨头,由机械动力头带动,与工件同时做相向旋转运动、轴向运动的复合运动,珩磨条上的磨粒,则像无数个尖刀,去除孔壁微小余量,提高表面粗糙度,形成微型网纹。随着被加工孔径的逐渐扩大,需要根据测量结果,调节珩磨头直径尺寸,确保珩磨所需的径向压力和磨损补偿。珩磨头一般由珩磨条(油石或珩磨砖制作)、珩磨条伸缩机构、珩磨杆等组成,直径的调节多是利用弹簧力、气动力、液压力或螺纹旋紧力等机械力,通过自动控制或手动调节的方式来实现的。
[0003]珩磨头上的珩磨条,多为油石制作,少则三条,多则四条、六条甚至更多,制造难度大,造价较高,磨损或破坏后,可替换性不强,整个机构零件数量多,结构复杂,操作难度大。即使结构相对简单的弹簧预紧力珩磨头,也因为弹簧力不好把握,需要不断测量并微调弹簧导致工作量成倍增加。尤其是是小直径孔的珩磨,则需要制作尺寸更小,联动更加精密的珩磨头,实现起来更加困难,价格也非常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或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孔用复合珩磨头。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小孔用复合珩磨头包括:
[0006]基体,基体轴向依次设有夹持段、第二工作段和第一工作段,所述第一工作段侧壁上设有多条沿轴向开设的凹槽,且多条凹槽沿第一工作段的周向分布;
[0007]多个橡胶条,各橡胶条设置在所述各凹槽中,且各橡胶条或部分橡胶条突出于所述第一工作段侧壁表面;
[0008]砂纸,包覆在所述第一工作段,且将所述多条橡胶条包裹;
[0009]所述包裹有砂纸的第一工作段外形与待珩磨孔匹配;所述第二工作段的外形与所述待处理孔匹配或所述第二工作段的外径小于待处理孔的孔径;所述待珩磨孔内径小于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工作段为圆柱形。
[0011]进一步,所述第二工作段为圆柱形。
[0012]进一步,所述第二工作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工作段的外径。
[0013]进一步,所述夹持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工作段的外径或所述第二工作段的外径。
[0014]进一步,所述凹槽横截面为圆形。
[0015]进一步,所述橡胶条设置在凹槽中后橡胶条与凹槽内壁留有空隙。
[0016]可选的,所述橡胶条突出于所述第一工作段侧壁表面0.4

0.6mm。
[0017]进一步,所述基体上开设有容削槽,所述容削槽位于多条凹槽的轴向一端或两端,且与各凹槽相通。
[0018]进一步,所述第一工作段的端部设有导向头,待导向头外表面为锥形圆柱面。
[0019]本专利技术采用弹性、热稳定性、耐磨性均优良的橡胶如航空橡胶作为珩磨支撑材料,外裹不同粒度的砂纸,珩磨时或研磨时,由均匀分布在珩磨头基体圆周上的橡胶条给砂纸提供持续的径向压力和磨削补偿,实现在下量0.02范围内,不用调整珩磨头,只需间歇测量尺寸和添加研磨膏,即可完成精整加工的目的。
[0020]本专利技术的珩磨头既可机械珩磨,也适用于手工研磨;并且使用时,一个珩磨头替代常规铸铁研磨棒3~4个,更高效,成本更低。
[0021]本专利技术的珩磨头可对φ12以下5级精度甚至更高精度等级小孔进行精整加工,使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珩磨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珩磨头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珩磨头的实物示例;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珩磨头的使用过程示例;
[0026]图5为实施例待珩磨零件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27]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的术语或方法根据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认识理解或采用相关领域公知方法实现。
[0028]本文所述轴向、径向、周向、端部等方向或方位性术语与附图中的相应方向或方位一致;其中轴向也可理解为待处理或珩磨孔的轴向。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所示方向为方位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例,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做唯一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构思基础上所做的旋转、调整、变换等方案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9]实施例:
[0030]如图1和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珩磨头由基体、多个橡胶条和砂纸三部分构成,其中基体沿轴向依次为加持段1、第二工作段2和第一工作段3,第一工作段3的侧壁上设有多条沿轴向开设的凹槽6,且多条凹槽沿第一工作段的周向分布,多个橡胶条7分别沿轴向设置在各凹槽6中,且各橡胶条或个别即部分橡胶条凸出第一工作段的侧壁表面,凸出量(即径向凸出尺寸)可选0.4

0.6mm,图2示例凸出量为0.4

0.5mm,以确保足够的橡胶压量;所述砂纸包裹在第一工作段外部,同时将多个橡胶条包裹,这样包裹砂纸的第一工作段和第二工作段2的外形与待珩磨孔的孔型及尺寸匹配,即这两部分结构可深入待珩磨孔中,并可旋转和沿轴向来回活动,所述夹持段的形状与尺寸不做限定,方便使用操作即可。
[0031]一些具体方案中,第一工作段或/和第二工作段的形状为圆柱形。
[0032]本专利技术的珩磨头使用时,手持或将其夹持在机床主轴上(卧式或立式),对中后将珩磨头旋入待加工孔中,如图4所示,边轴向旋转运动边轴向提拉运动,对孔壁进行交叉复合精整加工,达到去除微观高点,修正圆柱度,提高表面光洁度,形成微小储油网纹面的目
的,提高零件工作时的润滑性能。
[0033]还有一些方案中,基体上还设有容削槽,如图1和2所示,基体上设有两个容削槽4,且两个容削槽4分别位于第一工作段的两个端部,且与各凹槽相通。
[0034]还有方案中,基体上第一工作段的端部设有导向头5,方便珩磨时操作,具体所述导向头外形为锥形。
[0035]优选的方案中,考虑到加工和组装,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进一步,各橡胶条装在相应凹槽中后,凹槽内还存在空隙,以满足工作过程中橡胶条的膨胀需要。
[0036]考虑到砂纸的牢固性,具体方案中,可用速粘胶将砂纸固定,实物如图3所示。
[0037]优选的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基体材料可选优合适质地的材料,如高磷铸铁或优质碳素钢棒;且基体加工时,需要确保各外圆的同轴度在要求范围内,如图1和2所示,轴向加工4~6个均布胶条安装孔;同时加工均布轴向孔时,需要保证分度圆直径在公差要求范围内。
[0038]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珩磨头对图5所示高精度齿轮泵5级精度孔的精整加工,各待珩磨孔孔径及珩磨结果如表1所示(表中所示测量数据采用本领域相关标准方法检测);该珩磨头的使用省去了常规珩磨头调整、测量、更换等工作量,效率至少提升2倍,尺寸精度、圆柱度、表面粗糙度均符合要求,合格率达到100%;表中所述“实际用时”是指采用该工具,内径每去量Φ0.002所需要的时间。
[0039]表1实测数据表
[004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孔用复合珩磨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基体轴向依次设有夹持段、第二工作段和第一工作段,所述第一工作段侧壁上设有多条沿轴向开设的凹槽,且多条凹槽沿第一工作段的周向分布;多个橡胶条,各橡胶条设置在所述各凹槽中,且各橡胶条或部分橡胶条突出于所述第一工作段侧壁表面;砂纸,包覆在所述第一工作段,且将所述多条橡胶条包裹;所述包裹有砂纸的第一工作段外形与待珩磨孔匹配;所述第二工作段的外形与所述待处理孔匹配或所述第二工作段的外径小于待处理孔的孔径;所述待珩磨孔内径小于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孔用复合珩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段为圆柱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孔用复合珩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作段为圆柱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孔用复合珩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作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山杨晓杨昌群杨新锋牛道东张向阳李育特张博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