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4951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10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可提升显示效果。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及设置于衬底上的多个像素电路、初始信号线和多个发光器件。初始信号线与多个像素电路耦接,初始信号线包括多条第一信号线和多条第二信号线。多条第二信号线相比于多条第一信号线远离衬底。多条第一信号线与多条第二信号线耦接。每个发光器件与一个像素电路耦接。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多个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多条第二信号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无交叠。衬底上的正投影无交叠。衬底上的正投影无交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自发光器件,例如AMOLED(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亮度高、发光颜色连续可调、成本低、响应速度快、能耗小、驱动电压低、工作温度范围宽、生产工艺简单、发光效率高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具有高分辨率彩色屏幕的终端显示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可提升显示效果。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多个像素电路、初始信号线和多个发光器件。所述多个像素电路、所述初始信号线和所述多个发光器件均设置于所述衬底上。所述初始信号线与所述多个像素电路耦接。所述初始信号线包括多条第一信号线和多条第二信号线。所述多条第二信号线相比于所述多条第一信号线远离所述衬底。所述多条第一信号线与所述多条第二信号线耦接。每个发光器件与一个像素电路耦接。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所述多个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多条第二信号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无交叠。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与所述多条第二信号线同层设置。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一条第二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和一条第一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交叉。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一条第二信号线与至少两条第一信号线耦接,且所述至少两条第一信号线的位置不完全相邻。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多条第一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上,与同一条第一信号线耦接的多条第二信号线中的至少两条第二信号线的位置不完全相邻。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第一导电图案。所述多个第一导电图案设置于所述衬底上。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所述多个第一导电图案位于所述多条第一信号线和所述多条第二信号线之间。一条第二信号线通过一个第一导电图案与一条第一信号线耦接。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多个像素电路排列的列方向,所述第一信号线的一侧表面具有凸出部分;所述凸出部分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重叠。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第二导电图案。所述多个第二导电图案设置于所述衬底上;所述多个第二导电图案与所述多条第一信号线耦接。其中,所述像素
电路包括:第一复位晶体管和第二复位晶体管。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和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分别与一个第二导电图案耦接。一条第二信号线通过所述第二导电图案与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和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中的一者耦接。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导电图案。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导电图案与所述多个第二导电图案同层设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导电图案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和所述多个第二导电图案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导电图案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多个发光器件中的至少一个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有交叠。并且,沿所述多个像素电路排列的行方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导电图案的位置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导电图案的位置分别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的相对两侧。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电源电压线。所述多条电源电压线设置于所述衬底上。所述多条电源电压线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导电图案同层设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导电图案与至少一条电源电压线接触。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四导电图案。所述至少一个第四导电图案设置于所述衬底上。所述至少一个第四导电图案与所述多条第一信号线同层设置;所述至少一个第四导电图案与至少一条电源电压线耦接。其中,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与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耦接。一个第四导电图案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有重叠。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补偿晶体管。所述补偿晶体管与所述驱动晶体管和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耦接。所述第四导电图案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还与所述补偿晶体管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有交叠。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数据线。所述多条数据线设置于所述衬底上、且与所述多条电源电压线同层设置。所述至少一个第四导电图案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多条数据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无交叠。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五导电图案。所述至少一个第五导电图案设置于所述衬底上、且与所述多条数据线同层设置。其中,所述多条数据线中的至少一条数据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五导电图案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多个发光器件中的至少一个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有交叠。并且,沿所述多个像素电路排列的行方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五导电图案的位置和所述至少一条数据线的位置分别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的相对两侧。
[0019]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和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与所述显示面板耦接。所述驱动芯片被配置为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信号。
[0020]综上,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中的初始信号线包括多条第一信号线和多条第二信号线,多条第一信号线和多条第二信号线耦接,多条第二信号线相比于多条第一信号线远离衬底,多个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多条第二信号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无交叠。这样,可以降低不同第一信号线上传输的初始信号的压降,即降低了初始信号线的压降,保证显示面板中的初始信号的均一性;并且,多条第二信号线不会影响多个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的平坦性,避免了显示面板中各个发光器件因第一电极的平坦性差异导致发光不均一的问题,从而可以保证显示面板中各个发光器
件的第一电极的膜层的平坦性,从而提高发光器件的发光效果,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以下描述中的附图可以视作示意图,并非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产品的实际尺寸、方法的实际流程、信号的实际时序等的限制。
[0022]图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图;
[0023]图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图;
[0024]图3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像素电路的一种结构图;
[0025]图4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发光器件的一种结构图;
[0026]图5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图;
[0027]图6A为根据一些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多个像素电路,设置于所述衬底上;初始信号线,设置于所述衬底上;所述初始信号线与所述多个像素电路耦接;所述初始信号线包括:多条第一信号线和多条第二信号线;所述多条第二信号线相比于所述多条第一信号线远离所述衬底;所述多条第一信号线与所述多条第二信号线耦接;多个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衬底上;每个发光器件与一个像素电路耦接;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所述多个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多条第二信号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无交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与所述多条第二信号线同层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一条第二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和一条第一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交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一条第二信号线与至少两条第一信号线耦接,且所述至少两条第一信号线的位置不完全相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条第一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上,与同一条第一信号线耦接的多条第二信号线中的至少两条第二信号线的位置不完全相邻。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导电图案,设置于所述衬底上;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所述多个第一导电图案位于所述多条第一信号线和所述多条第二信号线之间;一条第二信号线通过一个第一导电图案与一条第一信号线耦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多个像素电路排列的列方向,所述第一信号线的一侧表面具有凸出部分;所述凸出部分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重叠。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二导电图案,设置于所述衬底上;所述多个第二导电图案与所述多条第一信号线耦接;其中,所述像素电路包括:第一复位晶体管和第二复位晶体管;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和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分别与一个第二导电图案耦接;一条第二信号线通过所述第二导电图案与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和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中的一者耦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导电图案,与所述多个第二导电图案同层设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导电图案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茂颖田华屈忆王思雨王一丁杨慧娟刘庭良张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