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时间可调的电子雷管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4842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0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时间可调的电子雷管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时间可调的电子雷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信息写入,将爆破信息写入电子芯片中;标签设置,在所述电子标签中写入标签信息;平台验证,读取电子标签,将所述管壳码信息和/或UID码信息加入验证信息,将验证信息发送至验证平台进行验证;验证结果接收,若验证通过,则接收数据包;爆破执行,将所述起爆密码信息和接收到的延时时间信息发送至电子芯片,则根据延时时间信息执行起爆。在读取电子标签时,并不能读取到用于起爆的起爆密码信息,平台验证后,得到起爆密码信息,根据起爆密码信息爆破,单个工作人员即可完成,节省人力,操作简单,通过芯片控制起爆,提高精确性。确性。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时间可调的电子雷管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雷管
,尤其涉及一种时间可调的电子雷管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数码电子雷管在国内发展迅速,广发应用于露天爆破、地下爆破以及隧道掘进爆破等环境中。数码电子雷管在安全性、使用便捷性,使用经济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传统雷管(导爆管雷管、工业电雷管)无法相比的,基于数码电子雷管的优势,国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推广应用。
[0003]传统的雷管通常是通过连接线的方式,起爆人员在需要起爆时,操控起爆器发出起爆指令,雷管根据起爆指令进行起爆,传统的雷管通常是接收到起爆指令后立即进行起爆,为了保证爆破效果,需要雷管有时间间隔的起爆,因此通常需要多个工作人员人为操作按照不同的起爆时间进行起爆,操作困难,且难以保证精确性。
[0004]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时间可调的电子雷管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0005]因此,有鉴于此,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时间可调的电子雷管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节省人力,操作简单,提高精确性。
[0007]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时间可调的电子雷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信息写入,使用控制设备将爆破信息写入电子芯片中,并且将所述爆破信息上传至验证平台,所述爆破信息包括管壳码信息、UID码信息和起爆密码信息;
[0009]标签设置,为所述电子雷管设置电子标签,在所述电子标签中写入标签信息,所述标签信息包括管壳码信息和/或UID码信息;
[0010]平台验证,读取所述电子标签,提取所述管壳码信息,将所述管壳码信息和/或UID码信息加入验证信息,将验证信息发送至验证平台进行验证;
[0011]验证结果接收,若验证通过,则接收由验证平台发送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中包括管壳码信息、UID码信息和起爆密码信息;
[0012]爆破执行,发送延时时间信息填写请求,将所述起爆密码信息和接收到的延时时间信息发送至电子芯片,对比发送至电子芯片的起爆密码信息与记录在电子芯片的起爆密码信息是否一致,若是,则根据延时时间信息执行起爆指令。
[0013]采用上述方案,将爆破信息写入电子芯片中,操作人员在读取电子标签时,并不能读取到用于起爆的起爆密码信息,而是将UID码信息和/或UID码信息加入验证信息,发送至验证平台进行验证,才能得到起爆密码信息,在得到平台起爆准许后,填写延时时间信息,多个雷管可以填写不同的延时时间信息,再根据起爆密码信息进行爆破,单个工作人员即可完成,节省人力,操作简单,通过芯片控制起爆,提高精确性。
[0014]优选地,所述时间可调的电子雷管控制方法还包括爆破数据记录,记录此次爆破工作的爆破数据,将所述爆破数据上传至验证平台进行记录,所述爆破数据包括爆破地点数据。
[0015]采用上述方案,将此次爆破工作的爆破数据进行记录,便于工作后进行查阅。
[0016]优选地,所述验证信息还包括请求爆破地点信息,所述爆破数据记录还包括步骤结果验证,所述结果验证的步骤包括:
[0017]接收实际爆破地点信息和爆破半径阈值;
[0018]根据所述爆破半径阈值和请求爆破地点信息得出准许爆炸区域;
[0019]判断所述实际爆破地点信息对应的地点是否在所述准许爆炸区域中;
[0020]若是,正常记录此次爆破数据;
[0021]若否,记录此次爆破数据,并则标记此次爆破。
[0022]采用上述方案,将实际爆破的地点与准许爆破的区域进行对比,若实际爆破的地点超出了准许爆炸区域,则实际爆破的地点与请求爆破地点信息对应的地点偏差较大,此次爆破可能为危险爆破,可能造成危险,对该爆破进行记录,保证爆破工作的安全性。
[0023]进一步地,所述准许爆炸区域即为以请求爆破地点信息为圆心所述爆破半径阈值为半径的圆形范围。
[0024]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芯片中设置有上限延时时间,所述爆破执行的步骤还包括:
[0025]判断所述电子芯片接收到的延时时间信息是否大于上限延时时间;
[0026]若是,停止起爆;
[0027]若否,根据延时时间信息执行起爆指令。
[0028]采用上述方案,若所述电子芯片接收到的延时时间信息大于上限延时时间,则可能操作人员出现操作失误,这时如果按照延时时间信息进行起爆,则会影响爆炸效果,且无法挽回。
[0029]进一步地,所述UID码信息可以为与所述管壳码信息相同的编码,也可以为十进制的所述管壳码信息对应的十六进制编码。
[0030]优选地,所述平台验证步骤中还包括,将所述管壳码信息按照转码规则转化为UID码信息,将UID码信息加入验证信息,将所述管壳码信息按照转码规则转化为UID码信息步骤包括:依据CRC校验规则,将所述管壳码信息转化为4位校验码,将所述4位校验码添加到原管壳码信息后,生成UID码信息。
[0031]采用上述方案,将所述管壳码信息转化生成UID码信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所述管壳码信息通常被印在雷管外表面,使所述UID码信息通过转码规则生成,避免所述UID码信息被泄露,提高所述UID码信息保密性。
[0032]优选地,所述验证结果接收步骤中还包括,若验证失败,则接收重新填写的验证信息,将验证信息发送至验证平台进行验证。
[0033]采用上述方案,若验证失败,则可以重新填写验证信息,再次验证,避免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影响实际工作。
[0034]优选地,所述验证结果接收还包括步骤验证锁定,所述验证锁定的步骤包括:
[0035]接收验证次数阈值;
[0036]判断同一UID码信息的验证次数是否大于所述接收验证次数阈值;
[0037]若是,锁定该UID码信息,对该UID码信息的验证请求,不予通过;
[0038]若否,继续进行验证。
[0039]采用上述方案,防止对于同一UID码信息的重复验证,节约网络资源,降低验证人员工作量。
[0040]优选地,所述验证结果接收步骤中数据包为加密的数据包,所述验证结果接收的步骤还包括,接收由验证平台发送的解锁码,根据所述解锁码解锁所述加密的数据包,得出所述数据包中的信息。
[0041]采用上述方案,数据包为加密的数据包,避免由于所述数据包被盗取,导致信息丢失,保证数据安全性,防止数据包被不法分子盗取,使用雷管。
[0042]优选地,所述验证平台包括一级平台和二级平台,所述解锁码存储在所述一级平台中,所述数据包被存储与所述二级平台中,若在验证结果接收步骤中验证通过,则从所述一级平台发送所述解锁码,由二级平台发送所述数据包。
[0043]采用上述方案,所述解锁码和所述数据包分别被存储与不同的平台中,任何一个平台的数据丢失都不能使电子雷管爆炸,将所述解锁码和所述数据包分别保存,提高数据安全性。
[0044]本申请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时间可调的电子雷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信息写入,使用控制设备将爆破信息写入电子芯片中,并且将所述爆破信息上传至验证平台,所述爆破信息包括管壳码信息、UID码信息和起爆密码信息;标签设置,为所述电子雷管设置电子标签,在所述电子标签中写入标签信息,所述标签信息包括管壳码信息和/或UID码信息;平台验证,读取所述电子标签,提取所述管壳码信息,将所述管壳码信息和/或UID码信息加入验证信息,将验证信息发送至验证平台进行验证;验证结果接收,若验证通过,则接收由验证平台发送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中包括管壳码信息、UID码信息和起爆密码信息;爆破执行,发送延时时间信息填写请求,将所述起爆密码信息和接收到的延时时间信息发送至电子芯片,对比发送至电子芯片的起爆密码信息与记录在电子芯片的起爆密码信息是否一致,若是,则根据延时时间信息执行起爆指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间可调的电子雷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可调的电子雷管控制方法还包括爆破数据记录,记录此次爆破工作的爆破数据,将所述爆破数据上传至验证平台进行记录,所述爆破数据包括爆破地点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时间可调的电子雷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信息还包括请求爆破地点信息,所述爆破数据记录还包括步骤结果验证,所述结果验证的步骤包括:接收实际爆破地点信息和爆破半径阈值;根据所述爆破半径阈值和请求爆破地点信息得出准许爆炸区域;判断所述实际爆破地点信息对应的地点是否在所述准许爆炸区域中;若是,正常记录此次爆破数据;若否,记录此次爆破数据,并则标记此次爆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时间可调的电子雷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准许爆炸区域即为以请求爆破地点信息为圆心所述爆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明马文祥喻凭张杰王浩雨马二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一路连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