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纤维织物整理的自动控制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纤维织物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混合纤维织物整理的自动控制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纺织纤维分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种。亚麻、棉纱、麻绳等是从植物中获取的,属于天然纤维;羊毛和丝绸来自动物,也是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的种类很多,例如尼龙、人造纤维、玻璃纤维等等。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新材料作为发展经济、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方面,各种新型纺织纤维用于当今高
的重要材料。全球新型纤维产品的市场规模超过千亿美元,已成为纺织行业的新型“战略支柱产业”之一。纤维织物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收卷存放,现在的纤维织物整理大部分采用人工装箱,生产效率低,人工操作导致误差较大,易导致运输时发生倾倒。针对这种情况,现提出一种混合纤维织物整理的自动控制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纤维织物整理的自动控制装置及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现在的纤维织物整理大部分采用人工装箱,生产效率低,人工操作导致误差较大,易导致运输时发生倾倒的情况,本专利技术自动控制装置结构可靠、功能实用稳定,能够自动升降上下料,工作效率快,可以自动将混合纤维织物进行打包整理,打包整理时定位准确,有效的降低了误差率,存放稳定,有效防止运输时倾倒,自动控制方法操作流畅,工作时间短,人工参与环节少,有效的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混合纤维织物整理的自动控制装置,自动控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纤维织物整理的自动控制装置,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1)一端设有第二输送机(3),第一输送机(1)一端和第二输送机(3)之间设有导向组件(4)和升降组件(5),导向组件(4)固定在升降组件(5)上方,导向组件(4)上方设有吊装组件(6),导向组件(4)一端设有第三输送机(7),第三输送机(7)内设有收板组件(8);所述第二输送机(3)与第一输送机(1)结构相同,第一输送机(1)上设有包装箱(2),第二输送机(3)上方设有织物料卷(24),织物料卷(24)内设有收料圆管(25),收料圆管(25)内部为中空,织物料卷(24)下设有输料板(26);所述升降组件(5)包括第二支架(51),第二支架(51)内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升降杆(52)和第二升降杆(53),第一升降杆(52)另一端设有第一支撑块(56),第二升降杆(53)另一端设有第二支撑块(57);所述导向组件(4)包括第一升降板(41),第一升降板(41)与第一支撑块(56)和第二支撑块(57)固定连接,第一升降板(41)上方设有镜像分布的第一输送架(42),第一输送架(42)内设有第二电动辊筒(421),第一输送架(42)下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伸缩杆(422),第二伸缩杆(422)下端固定在第一升降板(41)上,第二伸缩杆(422)推动第一输送架(42)升降,第三支架(41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输送架(43),第一输送架(42)之间设有镜像分布的对中组件(45);所述对中组件(45)包括第一移动板(451),第一移动板(451)上设有第一安装板(458),第一安装板(458)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滑轨(459),第一滑轨(459)上均设有第一滑块(4510),第一滑轨(459)之间设有第一气缸(4511),第一气缸(4511)下端固定在第一移动板(451)上,第一滑块(4510)上共同设有第二升降板(4512),第一气缸(4511)伸长端与第二升降板(4512)连接,第一气缸(4511)推动第二升降板(4512)升降,第二升降板(4512)上设有橡胶垫(4513);所述吊装组件(6)包括外框架(613),导向组件(4)和升降组件(5)安装在外框架(613)内,外框架(613)内还设有镜像分布的第二安装板(61),第二安装板(61)下方设有第四安装板(67),第四安装板(67)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三滑轨(671)和阵列分布的连接杆(673),连接杆(673)与下方的第二安装板(61)固定连接,第三滑轨(671)上均设有第三滑块(672),第三滑块(672)上设有镜像分布的滑动板(68),滑动板(68)下设有吊装板(682),吊装板(682)一侧设有吊装柱(683);所述第三输送机(7)包括第四支架(71),第四支架(71)下设有支撑板(72),收板组件(8)包括阵列分布的第五安装板(81),下方的第五安装板(81)与支撑板(72)固定连接,阵列分布的第五安装板(81)之间设有第二滑动杆(83),第二滑动杆(83)上设有第二滑动块(831),第二滑动块(831)上共同设有第三升降板(84),第三升降板(84)一侧设有阵列分布的第四滑轨(841),第四滑轨(841)上均设有第四滑块(842),第四滑轨(841)之间设有镜像分布的第二气缸(843),第三升降板(84)另一侧设有阵列分布的连接块(844),第四滑块(842)上设有镜像分布的下料板(85),下料板(85)上设有阵列分布的辅助轮(8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纤维织物整理的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1)包括镜像分布的第一侧支板(11),第一侧支板(11)下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支架(12),第一侧支板(11)之间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电动辊筒(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纤维织物整理的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箱(2)内设有镜像分布的支撑泡棉(21),支撑泡棉(21)上设有圆形槽(22)和第一开槽(23),第一输送机(1)内的第一电动辊筒(13)将包装箱(2)输送至导向组件(4)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纤维织物整理的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板(26)上设有镜像分布的第一挡块(27)和镜像阵列分布的第二挡块(28),第一挡块(27)和第二挡块(28)防止织物料卷(24)脱落,第二输送机(3)内的第一电动辊筒(13)带动输料板(26)移动,输料板(26)带动织物料卷(24)移动至导向组件(4)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纤维织物整理的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杆(52)中间位置设有转动轴(521),第一升降杆(52)一端与第二支架(51)转动连接,第一支撑块(56)与第一升降杆(52)转动连接,第一升降杆(52)之间还设有第一连接杆(55),第二升降杆(53)与第一升降杆(52)通过转动轴(521)交叉连接,第二升降杆(53)一端与第二支架(51)转动连接,第二支撑块(57)与第二升降杆(53)转动连接,第二支架(51)内一端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液压杆(54),第一液压杆(54)一端与第二支架(51)转动连接,第一液压杆(54)另一端设有推动块(541),推动块(541)与第一连接杆(55)转动连接,第一液压杆(54)推动第一连接杆(55)移动,第一连接杆(55)带动第一升降杆(52)和第二升降杆(53)升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纤维织物整理的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杆(52)和第二升降杆(53)推动第一升降板(41)升降,第一升降板(41)上设有镜像分布的第三支架(411),第二输送架(43)内设有输送带(431),第二输送架(43)之间设有第一电机(44),第一电机(44)两端设有动力轴(441),动力轴(441)带动输送带(431)转动;所述第一移动板(451)下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滑动块(452),第一滑动块(452)内设有第一滑动杆(453),第一滑动杆(453)与第一滑动块(452)滑动配合,第一滑动杆(453)两端均设有固定板(454),一端的固定板(454)上设有第二电机(455),第二电机(455)动力端设有第一丝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凌龙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