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4314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轴。两个线圈以许多不同实现方式中的一个实现方式缠绕。在一个实现方式中,两个线圈绕具有至少三个凸缘的线轴的一部分缠绕。第一线圈绕线轴的第一部分设置在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之间,并且第二线圈绕线轴的第二部分设置在第二凸缘与第三凸缘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轴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声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该声装置中使用的具有不同绕组的线圈。
技术介绍
包括平衡电枢接收器的产生声音的声装置是众所周知的,该平衡电枢接收器将电输入信号转换成以变化的声压级(SPL)为特征的声输出信号。这种装置用于助听器、头戴式耳机、听觉器、耳塞、用户佩戴的其它听力装置中。声接收器通常包括电动机和线圈,向该线圈施加电激励信号。线圈绕电枢的一部分(也称为簧片)设置,电枢的可移动部分均衡地设置在磁体之间,这些磁体通常由轭保持。将激励信号或输入信号施加至接收器线圈会调制磁场,从而导致簧片在磁体之间偏转。偏转簧片连结至设置在部分封闭的接收器壳体内的振膜的可移动部分(称为叶片),其中,叶片的移动迫使空气通过壳体的声出口或声端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线轴,所述线轴包括:至少第一凸缘、第二凸缘和第三凸缘;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绕所述线轴的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第二凸缘之间;以及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绕所述线轴的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凸缘与所述第三凸缘之间。附图说明在参照附图考虑以下详细说明后,本公开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图1和图2例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线轴,该线轴用于绕其缠绕一个或更多个线圈;图3至图6例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绕其缠绕有两个线圈的线轴;图7例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彼此附接的两个线圈以及另外附接至线圈中的一个线圈的外表面的电端子接口;图8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利用图3至图6所示的线轴和线圈的接收器的截面图;图9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电枢的示意图,该电枢在工作时与两个线圈以及与线圈中的一个线圈并联设置的电容器联接;图10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例示了实现图9的构造的接收器中的频率与声压级(SPL)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图11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例示了实现图9的构造的接收器中的频率与阻抗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图12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电枢的示意图,该电枢在工作时与两个线圈以及与线圈中的一个线圈串联设置的电容器联接;图13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例示了实现图12的构造的接收器中的频率与声压级(SPL)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图14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例示了实现图12的构造的接收器中的频率与阻抗之间的关系的图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为了简单和清楚,例示了图中的要素。将进一步理解,可以以特定的发生顺序描述或描绘某些动作或步骤,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除非特别指出特定顺序,否则实际上不需要关于序列的这种特异性。还将理解,本文使用的术语和表达具有与这样的术语和表达关于其对应的各自的探究和研究领域一致的普通含义,除非本文另外阐述了特定含义。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涉及在产生声音的声接收器(在本文中也称为“接收器”)中实现的线圈。包含声接收器的声装置可以实现为助听器或其它听力装置,诸如具有延伸入耳内或耳上的部分的耳后(BTE)装置、耳道内(ITC)或部分在耳道内的装置、耳道内接收器(RIC)装置、头戴式耳机、有线或无线入耳式(ITE)耳塞或耳机或体现为如下某一其它装置,其响应于电输入信号而产生声输出信号并旨在在用户的耳朵上、内部或附近使用。本公开涉及以许多不同实现方式中的一个实现方式缠绕的两个线圈。在一个实现方式中,两个线圈绕具有至少三个凸缘的线轴的一部分缠绕。第一线圈绕线轴的第一部分设置在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之间,并且第二线圈绕线轴的第二部分设置在第二凸缘与第三凸缘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抗电路元件与两个线圈中的一个线圈联接。在一些示例中,电抗电路元件与两个线圈中的一个线圈串联联接,并且在一些其它示例中,电抗电路元件与两个线圈中的一个线圈并联联接。在一些示例中,电抗电路元件直接安装在线轴上。在一些示例中,电抗电路元件包括电容器。在根据线轴的上述实现方式的一些其它实施方式中,多个电端子嵌入在线轴中,使得各个电端子电联接至两个线圈的对应端。一方面,线圈的四个端部共有四个电端子,即,各个线圈两个电端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线圈具有彼此不同的匝。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线轴在具有壳体、设置在该壳体中的振膜以及连结至该振膜的电枢的声接收器中实现。振膜至少部分地规定前腔容积和后腔容积,其中前腔容积在声学上联接至接收器的声输出端。线轴按照使得线轴绕电枢的一部分设置的方式在接收器中实现。在一个实现方式中,声接收器包括壳体、振膜、电枢、两个线圈和端子板。线圈绕电枢的一部分设置,并且端子板安装在线圈中的至少一个线圈上。端子板具有多个电触点,各个电触点联接至线圈的对应端。因此,对于两个线圈,总共有四个端部,因此有四个电触点。在该实现方式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线圈彼此附接。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端子板经由热接合安装在线圈中的至少一个线圈上。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电抗电路元件与线圈中的一个线圈联接。在一些示例中,电抗电路元件安装在线圈中的一个线圈上,而在一些其它示例中,电抗电路元件直接安装在端子板上。在一些示例中,电抗电路元件与线圈中的一个线圈串联联接,而在一些其它示例中,电抗电路元件与线圈中的一个线圈并联联接。在一些示例中,电抗电路元件包括电容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个线圈的端部与另一线圈的端部共享公共触点,并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线圈具有不同的线规或不同的匝以及可能彼此不同的电阻值。在图1至图6中,线轴100被示出为具有从其延伸的三个凸缘102、104、106。视情况,凸缘可以称为突起、突出、延伸部、边缘或唇缘。凸缘102、104、106远离线轴100的纵轴径向延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凸缘102、104、106相对于彼此平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凸缘102、104、106相对于线轴100的主体110是整体的或一体的。如图1所示,主体110是线轴100的如下部分,如图2所示,线圈将绕该部分缠绕。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凸缘102、104、106与主体110分开形成,并且线轴100通过经由任何合适的附接方式(例如,包括但不限于胶合、焊接、锡焊和锥形接头)将凸缘102、104、106附接至主体110而形成。线轴100由任何合适的非导电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塑料、瓷器和陶瓷)制成。线轴100还包括内腔108,以允许电枢延伸穿过线轴,如本文进一步解释的。线轴100为将绕该线轴缠绕的一个或更多个线圈提供支持。如图所示,当线圈200、202绕主体110缠绕时,第一线圈200和第二线圈202被中间凸缘104分开。具体地,第一线圈200设置在一个外凸缘102与中间凸缘104之间,并且第二线圈202设置在另一外凸缘106与中间凸缘104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中间凸缘104沿着主体110位于两个外凸缘102、106之间的中间位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中间凸缘104比另一外凸缘更靠近一个外凸缘102或外凸缘106。例如,如图3至图6所示,相比于第三凸缘106,中间凸缘或第二凸缘104更靠近第一凸缘102。图3至图6还示出了在线圈200、202与连接构件302之间延伸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轴包括:/n至少第一凸缘、第二凸缘和第三凸缘;/n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绕所述线轴的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第二凸缘之间;以及/n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绕所述线轴的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凸缘与所述第三凸缘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30 US 62/955,1791.一种线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轴包括:
至少第一凸缘、第二凸缘和第三凸缘;
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绕所述线轴的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第二凸缘之间;以及
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绕所述线轴的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凸缘与所述第三凸缘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轴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线圈或所述第二线圈联接的电抗电路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电路元件与所述第一线圈或所述第二线圈串联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电路元件与所述第一线圈或所述第二线圈并联联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电路元件包括电容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辉S·阿尔巴赫里R·谢尔斯基T·米勒C·金
申请(专利权)人:美商楼氏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