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润华专利>正文

一种可高效气冷的防发热充电线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4008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高效气冷的防发热充电线缆,包括线缆以及固定连接在其外部的散热机构,所述线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头,且设置在线缆外部靠近充电头的一端,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线缆表面的金属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电线缆技术领域。该可高效气冷的防发热充电线缆,通过将线缆内部设置为空心结构,并设置两组马达和扇叶,一组设在金属套内部,用于带动线缆内部气流循环,一组设置在金属套外部,抽取外界冷空气并排进保护套与金属套之间的空隙内,可对金属套散热,间接对线缆内流通的热空气进行降温,可避免线缆充电时温度过高而烧坏,且内外隔绝,避免了灰尘进入线缆内部引起堵塞或造成断路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高效气冷的防发热充电线缆
本技术涉及充电线缆
,具体为一种可高效气冷的防发热充电线缆。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由于电缆带电,所以安装需要特别谨慎。现有的电动新能源汽车,一般需要适配的充电线缆进行充电,但充电线在长时间充电过程中,会发出较大的热量,会加速线缆的老化,严重时会烧坏充电线造成短路的情况,影响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高效气冷的防发热充电线缆,解决了充电线在长时间充电过程中,会发出较大的热量,会加速线缆的老化,严重时会烧坏充电线造成短路的情况,影响使用安全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高效气冷的防发热充电线缆,包括线缆以及固定连接在其外部的散热机构,所述线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头,且设置在线缆外部靠近充电头的一端,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线缆表面的金属套,所述金属套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空腔,两个空腔的内部均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马达,且马达输出轴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金属套的内部开设有与线缆上下两侧和右侧空腔连通的通气孔,且两个通气孔分别位于右侧马达的前后两侧。所述金属套的外部通过支撑片固定连接有保护套,且保护套与金属套之间留有均匀间隙,所述金属套左半部分的前侧与保护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且金属套右半部分的前后两侧均与保护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套的前侧且位于左侧空腔的内部开设有进气槽,所述保护套的前侧且位于保护套与金属套的空隙内均匀开设有多个出气孔。优选的,所述线缆包括外皮,所述外皮的内部设置有四根线束,且线束包括绝缘皮及其内侧包裹的若干根金属丝。优选的,所述外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十字隔片,且四根线束分隔在十字隔片的四面。优选的,所述外皮内部的空气通过十字隔片分割为上下两层空间,所述外皮右侧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连通上下两层空间和上下两个通气孔的导气孔。优选的,所述外皮的内表面与十字隔片的四边之间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十字隔片的上下两侧以及上下两瓣的中间均轴向开设有多个连通孔。优选的,所述保护套前侧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马达电性连接的插口,所述进气槽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滤网。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高效气冷的防发热充电线缆。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可高效气冷的防发热充电线缆,通过使散热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线缆表面的金属套,金属套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空腔,两个空腔的内部均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马达,且马达输出轴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扇叶,金属套的内部开设有与线缆上下两侧和右侧空腔连通的通气孔,且两个通气孔分别位于右侧马达的前后两侧,金属套的外部通过支撑片固定连接有保护套,且保护套与金属套之间留有均匀间隙,金属套左半部分的前侧与保护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且金属套右半部分的前后两侧均与保护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保护套的前侧且位于左侧空腔的内部开设有进气槽,保护套的前侧且位于保护套与金属套的空隙内均匀开设有多个出气孔,通过将线缆内部设置为空心结构,并设置两组马达和扇叶,一组设在金属套内部,用于带动线缆内部气流循环,一组设置在金属套外部,抽取外界冷空气并排进保护套与金属套之间的空隙内,可对金属套散热,间接对线缆内流通的热空气进行降温,可避免线缆充电时温度过高而烧坏,且内外隔绝,避免了灰尘进入线缆内部引起堵塞或造成断路等现象。(2)、该可高效气冷的防发热充电线缆,通过使线缆包括外皮,外皮的内部设置有四根线束,且线束包括绝缘皮及其内侧包裹的若干根金属丝,外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十字隔片,且四根线束分隔在十字隔片的四面,外皮内部的空气通过十字隔片分割为上下两层空间,外皮右侧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连通上下两层空间和上下两个通气孔的导气孔,外皮的内表面与十字隔片的四边之间均开设有圆孔,十字隔片的上下两侧以及上下两瓣的中间均轴向开设有多个连通孔,通过在线缆内部设置十字隔片,不仅可对线束起到隔绝和支撑效果,还可将其内腔分隔成两半,使空气可在其内全面完成循环,可更彻底的对线束进行冷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散热机构与线缆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散热机构与线缆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线缆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线缆内部热空气循环流通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金属套外部冷空气循环流通示意图。图中:1-线缆、11-外皮、12-线束、121-绝缘皮、122-金属丝、13-十字隔片、14-导气孔、15-圆孔、16-连通孔、2-散热机构、21-金属套、22-固定架、23-马达、24-扇叶、25-通气孔、26-支撑片、27-保护套、28-进气槽、29-出气孔、210-插口、211-滤网、3-充电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高效气冷的防发热充电线缆,包括线缆1以及固定连接在其外部的散热机构2,线缆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头3,且设置在线缆1外部靠近充电头3的一端,散热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在线缆1表面的金属套21,金属套21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空腔,两个空腔的内部均通过固定架22固定连接有马达23,且马达23输出轴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扇叶24,金属套21的内部开设有与线缆1上下两侧和右侧空腔连通的通气孔25,且两个通气孔25分别位于右侧马达23的前后两侧。金属套21的外部通过支撑片26固定连接有保护套27,且保护套27与金属套21之间留有均匀间隙,金属套21左半部分的前侧与保护套27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且金属套21右半部分的前后两侧均与保护套27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保护套27的前侧且位于左侧空腔的内部开设有进气槽28,保护套27的前侧且位于保护套27与金属套21的空隙内均匀开设有多个出气孔29,保护套27前侧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马达23电性连接的插口210,进气槽2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滤网211,通过将线缆1内部设置为空心结构,并设置两组马达23和扇叶24,一组设在金属套21内部,用于带动线缆1内部气流循环,一组设置在金属套21外部,抽取外界冷空气并排进保护套27与金属套21之间的空隙内,可对金属套21散热,间接对线缆1内流通的热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高效气冷的防发热充电线缆,包括线缆(1)以及固定连接在其外部的散热机构(2),所述线缆(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头(3),且设置在线缆(1)外部靠近充电头(3)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在线缆(1)表面的金属套(21),所述金属套(21)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空腔,两个空腔的内部均通过固定架(22)固定连接有马达(23),且马达(23)输出轴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扇叶(24),所述金属套(21)的内部开设有与线缆(1)上下两侧和右侧空腔连通的通气孔(25),且两个通气孔(25)分别位于右侧马达(23)的前后两侧;/n所述金属套(21)的外部通过支撑片(26)固定连接有保护套(27),且保护套(27)与金属套(21)之间留有均匀间隙,所述金属套(21)左半部分的前侧与保护套(27)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且金属套(21)右半部分的前后两侧均与保护套(27)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套(27)的前侧且位于左侧空腔的内部开设有进气槽(28),所述保护套(27)的前侧且位于保护套(27)与金属套(21)的空隙内均匀开设有多个出气孔(2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高效气冷的防发热充电线缆,包括线缆(1)以及固定连接在其外部的散热机构(2),所述线缆(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头(3),且设置在线缆(1)外部靠近充电头(3)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在线缆(1)表面的金属套(21),所述金属套(21)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空腔,两个空腔的内部均通过固定架(22)固定连接有马达(23),且马达(23)输出轴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扇叶(24),所述金属套(21)的内部开设有与线缆(1)上下两侧和右侧空腔连通的通气孔(25),且两个通气孔(25)分别位于右侧马达(23)的前后两侧;
所述金属套(21)的外部通过支撑片(26)固定连接有保护套(27),且保护套(27)与金属套(21)之间留有均匀间隙,所述金属套(21)左半部分的前侧与保护套(27)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且金属套(21)右半部分的前后两侧均与保护套(27)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套(27)的前侧且位于左侧空腔的内部开设有进气槽(28),所述保护套(27)的前侧且位于保护套(27)与金属套(21)的空隙内均匀开设有多个出气孔(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高效气冷的防发热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润华
申请(专利权)人:罗润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