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综合贯通地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3999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综合贯通地线,所述综合贯通地线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报警光纤,在报警光纤外侧套装有光纤护管,该光纤护管的外周绞合有若干线芯钢丝;线芯钢丝所围成的外圆周绞合有6根铜导体,铜导体的直径d=2.0mm—4.0mm,铜导体的绞合节距T与直径d之比T/d=20—30;在6根铜导体外侧设置有导电编织层,导电编织层由铜丝编织而成,导电编织层的编织密度为55%—65%,导电编织层内腔间隙中填充有导电填充物,在导电编织层上包覆有导电外护层。该轨道交通综合贯通地线有效导电面积大,具有电性能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交通综合贯通地线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综合接地线系统
,具体地涉及轨道交通用贯通地线。
技术介绍
综合接地系统是将沿着铁路两侧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气化、电力、通信设备及其他金属构筑物的地线有机、合理的结合起来进入贯通地线,以保证轨道交通各系统、各设备之间实现等电位连接,减少不同设备、不同系统间存在的电位差及可能造成的人身和设备安全隐患。贯通地线是综合接地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接地电缆。目前铁路等轨道交通贯通地线大都由单纯的铜绞线构成,该类结构的贯通地线由于铜线间存在着较大绞合间隙,直接影响整个贯通地线的有效通流面积,通流电阻率变大,造成电缆占据空间增大;贯通地线往往敷设于环境复杂的区域,单纯铜质的贯通地线容易产生锈蚀,使电缆的体积电阻率增大,导电性能不稳定,给整个接地系统带来极大的危害;现有的单纯铜芯贯通地线在敷设过程中难以承受人为或不可抗拒外力作用,很可能造成断裂损坏,如不能及时发现并实施维护同样会给轨道交通系统留下安全隐患;现有的贯通地线还存在敷设柔性不足的问题,给敷设施工带来不便。为满足轨道交通综合接地系统严格的使用要求,需要开发一种具有导电性能稳定、耐腐蚀等优良好性能的综合贯通地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导电面积大、使用寿命长的轨道交通综合贯通地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轨道交通综合贯通地线,所述综合贯通地线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报警光纤,在报警光纤外侧套装有光纤护管,该光纤护管的外周绞合有若干线芯钢丝;线芯钢丝所围成的外圆周绞合有6根铜导体,铜导体的直径d=2.0mm—4.0mm,铜导体的绞合节距T与直径d之比T/d=20—30;在6根铜导体外侧设置有导电编织层,导电编织层由铜丝编织而成,导电编织层的编织密度为55%—65%,导电编织层内腔间隙中填充有导电填充物,在导电编织层上包覆有导电外护层。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在导电编织层内腔间隙中填充了导电填充物,完全清除电缆截面的导电间隙,极大地提高了贯通地线的实际通电面积和泄流面积,提高了地线的导电率,增强了贯通地线的导电性能。又由于在铜导体的外侧包覆有导电编织层,且导电编织层的编织密度控制在55%—65%之间,采用铜丝编织结构作为地线护层的骨架,既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又使地线具有良好的柔软性,便于敷设施工,同时采用低编织密度,可以使导电填充物和导电外护层构成物质穿过编织网孔而相互融为一体,形成导电效果好、结构强度高的地线护层结构。还由于铜导体的直径控制在2.0mm—4.0mm之间,且铜导体的绞合节距T与其直径d之比T/d控制在20—30之间,既保证地线良好的导电性能,又使得地线保持合理的柔软性。在地线中心位置有报警光纤,并且光纤护管外周绞合有若干线芯钢丝,这种结构有利于地线工作状况和工作故障的及时监测和报警,还有效地增强了地线的抗拉强度,并且线芯对报警光纤还形成了可靠的保护。采用相互融合一体的导电填充物和导电外护层提高地线的耐腐蚀性能,延长了地线的使用寿命,确保地线的安全可靠工作的耐腐蚀性。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电填充物和导电外护层由导电高分子材料构成。电导率高,并且具有较高的耐腐性。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电填充物和导电外护层均由导电硅橡胶构成。导电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铜导体由若干铜丝绞合而成。导电性能好,并且有良好的柔性。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铜导体的绞合方向与线芯钢丝的绞合方向相反。保持地线结构的稳定合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线芯钢丝的直径为0.5mm—1.0mm,线芯钢丝的绞合节距为100mm—120mm。所述导电编织层的编织铜丝直径为0.10mm—0.20mm。所述光纤护管为不锈钢波纹管。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轨道交通综合贯通地线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轨道交通综合贯通地线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报警光纤,2—光纤护管,3—线芯钢丝,4—铜导体,5—导电填充物,6—导电编织层,7—导电外护层。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轨道交通综合贯通地线,在综合贯通地线截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报警光纤1,该报警光纤1套装于光纤护管2中,光纤护管2采用不锈钢波纹软管。在光纤护管2的外周面依次绞合有若干根线芯钢丝3,线芯钢丝3为碳素钢钢丝,该线芯钢丝3的直径为0.8mm,其绞合节距为110mm。在线芯钢丝3所围成的圆外周绞合有6根铜导体4,铜导体4由若干细铜丝相互绞合而成,铜导体4的直径d=3.0mm,铜导体4的绞合节距T=80mm。铜导体4的绞合方向与线芯钢丝3的绞合方向相反。在6根铜导体4外侧设置有导电编织层6,报警光纤1、线芯钢丝3和铜导体4均位于导电编织层6所围成的管腔内。导电编织层6由直径为0.12mm的铜丝编织而成,其编织密度60%,采用低编织密度的结构有利于导电填充物和导电外护层构成材料相互融合为一体;在导电编织层6的内腔间隙中充填有导电填充物5,在导电编织层6的外周包覆有导电外护层7,导电填充物5和导电外护层7均采用导电高分子材料。上述举出了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在不违背本技术基本原理的情况下,还有许多的变换和改进。如线芯钢丝直径不限于0.8mm,可优选在0.5mm—1.0mm之间,其线芯钢丝3的绞合节距优选在100mm—120mm之间,铜丝导体4既可采用铜质单丝,也可以用若干细铜丝绞合而成,铜导体4的直径也不限d=3.0mm,优选在d=2.0mm—4.0mm之间,该铜导体的绞合节距T与其直径d之比T/d=20—30;导电编织层6的钢丝直径不限于0.12mm,可控制于0.10mm—0.20mm之间,其编织密度则控制在55%—65%之间。导电填充物5和导电外护层7的构成材料既可是导电高分子材料,也可以是导电硅橡胶。上述的改进和变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综合贯通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贯通地线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报警光纤(1),在报警光纤(1)外侧套装有光纤护管(2),该光纤护管(2)的外周绞合有若干线芯钢丝(3);线芯钢丝(3)所围成的外圆周绞合有6根铜导体(4),铜导体(4)的直径d=2.0mm—4.0mm,铜导体(4)的绞合节距T与直径d之比T/d=20—30;在6根铜导体(4)外侧设置有导电编织层(6),导电编织层(6)由铜丝编织而成,导电编织层(6)的编织密度为55%—65%,导电编织层(6)内腔间隙中填充有导电填充物(5),在导电编织层(6)上包覆有导电外护层(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综合贯通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贯通地线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报警光纤(1),在报警光纤(1)外侧套装有光纤护管(2),该光纤护管(2)的外周绞合有若干线芯钢丝(3);线芯钢丝(3)所围成的外圆周绞合有6根铜导体(4),铜导体(4)的直径d=2.0mm—4.0mm,铜导体(4)的绞合节距T与直径d之比T/d=20—30;在6根铜导体(4)外侧设置有导电编织层(6),导电编织层(6)由铜丝编织而成,导电编织层(6)的编织密度为55%—65%,导电编织层(6)内腔间隙中填充有导电填充物(5),在导电编织层(6)上包覆有导电外护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综合贯通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填充物(5)和导电外护层(7)由导电高分子材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综合贯通地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纯姚勰吴荣美邵秀琴袁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