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卵巢癌的药物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3963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49
本申请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治疗卵巢癌的药物组合,具体涉及药物组合、联用药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用途。试剂盒及其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治疗卵巢癌的药物组合


[0001]本申请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治疗卵巢癌的药物组合、联用药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0002]酪氨酸激酶是一组催化蛋白质酪氨酸残基磷酸化的酶,在细胞内的信号转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参与正常细胞的调节、信号传递和发育,也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和凋亡密切相关。许多受体酪氨酸激酶都与肿瘤的形成相关,根据其细胞外区域结构的不同可分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PDGFR)、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等等。
[0003]PD

L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l)又称为CD247和B7

H1,是程序性死亡分子l(Programmed death,PD

1)的一个配体。PD

L1在多种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而且肿瘤的恶性程度以及不良预后与PD

L1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在肿瘤微环境中,癌症细胞表面的PD

L1通过与T细胞表面的PD

1或CD80的结合,抑制T细胞的激活和增殖,促进效应T细胞进入衰竭或无反应状态,诱导T细胞的凋亡,刺激辅助T细胞分化成为调节性T细胞,从而阻止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抗PD

L1抗体可以通过阻断PD

L1与PD

1及CD80的相互作用,使得相关的负调控信号不能被启动与传导,从而避免了在肿瘤微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的活性被抑制,使T细胞可以发挥杀伤和抑制肿瘤细胞的功能。由于抗PD

L1抗体能够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因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安全性。
[0004]卵巢癌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3位,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在全球范围内,发达国家的卵巢癌发病率为9.1/10万,发展中国家为5.0/10万。2018年美国约有22240例女性罹患卵巢癌,14070例患者死于卵巢癌。
[0005]目前,晚期卵巢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卵巢癌全面分期术/肿瘤细胞减灭术,以及术后以铂类为基础的一线化疗。尽管20年多来,随着外科手术技能的提升,以及紫杉醇类、铂类和众多二线化疗药物的临床应用,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然不足30%。大部分晚期患者在完成了标准的治疗后最终出现疾病复发。临床上,根据患者接受含铂方案的化疗后出现复发的时间不同,化疗结束6个月以后出现的复发为铂敏感型复发;化疗结束6个月以内复发的则为铂耐药型复发。但可惜的是,几乎所有铂敏感型的患者最终都会发展为对铂类耐药,这些患者预后差,生存期短,是卵巢癌当下的研究热点。而铂耐药型卵巢癌治疗选择非常有限,可试用的化疗药物包括脂质体阿霉素、吉西他滨、拓扑替康、依托泊苷、多西他赛等,但这些单药化疗方案的客观有效率(ORR)大约只有10%

30%,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仅为3

4个月。因此,临床上通过寻找新的有效药物治疗铂耐药患者显得尤为迫切。
[0006]专利技术概述
[0007]一方面,本申请提供药物组合,其包括抗PD

L1抗体和安罗替尼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0008]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用于治疗卵巢癌的联用药物组合物,其包括抗PD

L1抗体和安罗替尼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0009]进一步地,安罗替尼处于自由碱形式、或处于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形式。例如,所述安罗替尼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以是盐酸盐或二盐酸盐。
[0010]进一步地,抗PD

L1抗体包含如下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1或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有至少80%同源性的重链CDR1区;与SEQ ID NO:2或SEQ ID NO: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有至少80%同源性的重链CDR2区;与SEQ ID NO:3或SEQ ID NO: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有至少80%同源性的重链CDR3区;与SEQ ID NO:7或SEQ ID NO:1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有至少80%同源性的轻链CDR1区;与SEQ ID NO:8或SEQ ID NO:1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有至少80%同源性的轻链CDR2区;与SEQ ID NO:9或SEQ ID NO:1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有至少80%同源性的轻链CDR3区。更进一步地,抗PD

L1抗体包含如下氨基酸序列:选自SEQ ID NO:1或SEQ ID NO:4的重链CDR1区;选自SEQ ID NO:2或SEQ ID NO:5的重链CDR2区;选自SEQ ID NO:3或SEQ ID NO:6的重链CDR3区;选自SEQ ID NO:7或SEQ ID NO:10的轻链CDR1区;选自SEQ ID NO:8或SEQ ID NO:11的轻链CDR2区;选自SEQ ID NO:9或SEQ ID NO:12的轻链CDR3区。更进一步地,所述抗PD

L1抗体包含:具有以SEQ ID NO:1示出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CDR1区,具有以SEQ ID NO:2示出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CDR2区,具有以SEQ ID NO:3示出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CDR3区;以及具有以SEQ ID NO:7示出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CDR1区,具有以SEQ ID NO:8示出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CDR2区,具有以SEQ ID NO:9示出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CDR3区。更进一步地,抗PD

L1抗体包含如下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13或SEQ ID NO:1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有至少80%同源性的重链可变区;与SEQ ID NO:15或SEQ ID NO:1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有至少80%同源性的轻链可变区。更进一步地,所述抗PD

L1抗体包含:选自hu13C5

hIgG1、hu13C5

hIgG4、hu5G11

hIgG1或hu5G11

hIgG4人源化抗体的可变重链,和选自hu13C5

hIgG1、hu13C5

hIgG4、hu5G11

hIgG1或hu5G11

hIgG4人源化抗体的可变轻链。
[0011]进一步地,本申请的上述联用药物组合物包装于同一试剂盒中,所述试剂盒还包括PD

L1抗体和安罗替尼联合使用治疗卵巢癌的说明。
[0012]进一步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联用药物组合物,其包括含600~2400mg的抗PD

L1抗体的药物组合物和单剂量为6mg、8mg、10mg和/或12mg安罗替尼的药物组合物。其中含抗PD

L1抗体的药物组合物为单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物组合在制备用于治疗卵巢癌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的药物组合包括抗PD

L1抗体和安罗替尼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是固定组合或非固定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装于同一试剂盒中,所述试剂盒还包括PD

L1抗体、安罗替尼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联合使用治疗卵巢癌的说明。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的给药周期是14天~42天;优选地,给药周期为14天、21天、28天、35天或42天;更优选地,给药周期是21天。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抗PD

L1抗体每个周期给药一次;或者抗PD

L1抗体于每个给药周期的第1、2、3、4、5、6、或7天给药一次;和/或安罗替尼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于每个给药周期的第1

7天、第7

14天、第1

14天、或第7

21天连续给药。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的给药周期是21天。7.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1)抗PD

L1抗体于每个给药周期的第1

7天内的一天给药一次;2)安罗替尼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于每个给药周期的第1

28天连续给药;或者,1)抗PD

L1抗体于每个给药周期的第1天给药一次;2)安罗替尼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于每个给药周期的第1

14天连续给药;或者,1)抗PD

L1抗体hu5G11

hIgG1于每个给药周期的第1天给药一次;2)安罗替尼二盐酸盐于每个给药周期的第1

14天连续给药。8.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抗PD

L1抗体和安罗替尼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同时、顺序或间隔给药;或者抗PD

L1抗体和安罗替尼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莉王训强戴峻李许于鼎
申请(专利权)人: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