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淼专利>正文

文件资料实物载体传递监控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03934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48
文件资料实物载体传递监控管理系统属于监控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文件资料实物载体传递监控管理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文件资料实物载体传递监控管理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电动实物载体箱、实物载体传送通道、用于标识实物载体箱在通道运动时的所在位置的红外灯位置标识网络、用于控制实物载体箱在通道行驶中转弯的二维码标识网络和管理终端,电动实物载体箱上设置有与二维码标识网络相配合的二维码扫描头和与红外灯位置标识网络相配合的红外光接收器,管理终端与电动实物载体箱进行无线通讯,红外灯位置标识网络的信号传输端口与管理终端的信号传输端口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文件资料实物载体传递监控管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监控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文件资料实物载体传递监控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信息传递,是信息社会的一种运行方式。信息传递有很多种方式,比如电子语音信息、数据信息和图像信息使用信息网络传递,信号信息使用灯、火、声音等传递,实物信息使用邮寄方式、人工方式传递等等。在实物信息传递中,目前计较流行的传递方式邮寄、快递,通过航空、铁运、船运、车运等运输载体达成传递任务。但在有些环境下,实物信息传递主要是通过人工方式(人员传送),比如在一个单位环境、在一个区域环境等。采用人工方式传递实物信息是一种比较稳妥的方案,也是一种比较可靠的传递方法。但在有些情况下,由于人员工作繁忙、传递人员少、传递任务多、处于安全保密考虑等原因,采用人工方式传递实物信息就不适合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采用一种新的、其它的方式来传递实物信息,比如采用实物传递通道方式自动传递实物信息。例如,在一个单位环境设计建设一个实物传递通道网络,这个实物传递通道网络通达单位的各个用户、大楼里的各个楼层、环境内的各个楼房,通过实物载体箱在实物传递网络自行运动,来完成实物信息的传递,以取代人工传递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文件资料实物载体传递监控管理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电动实物载体箱、实物载体传送通道、用于标识实物载体箱在通道运动时的所在位置的红外灯位置标识网络、用于控制实物载体箱在通道行驶中转弯的二维码标识网络和管理终端,电动实物载体箱上设置有与二维码标识网络相配合的二维码扫描头和与红外灯位置标识网络相配合的红外光接收器,管理终端与电动实物载体箱进行无线通讯,红外灯位置标识网络的信号传输端口与管理终端的信号传输端口相连。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电动实物载体箱包括箱体,箱体为中空结构,箱体一侧具有中空部分连通的开口,中空部分内设置有可滑进滑出的实物载体盒,箱体下端四角设置有万向轮,箱体下端中部两侧设置有动力轮,箱体下端设置有红外光接收器和二维码扫描头;箱体上设置有实物载体盒推出收回部件,推出收回部件的控制电路的推出控制信号接收端口与指纹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口相连,指纹模块的指纹采集窗口设置在箱体上端,推出收回部件的控制电路的收回控制信号接收端口与箱体上端的回收开关相连。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箱体尺寸为长500mm×宽300mm×高200mm。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红外光接收器设置在动力轮与一侧万向轮之间,二维码扫描头设置在动力轮与另一侧万向轮之间。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推出收回部件包括齿条、齿轮和同步电机,同步电机的转子杆两端各连接一个齿轮,一个齿轮与一个齿条啮合,两个齿条分别固定在箱体内两侧,同步电机与实物载体盒相连。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实物载体传送通道采用封闭式结构的通道。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实物载体传送通道采用钢铁或塑料或水泥通道。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实物载体传送通道包括直线通道、转弯通道、坡道通道、用户收发平台、停车场。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实物载体传送通道通过坡道结构连接楼层,坡道坡度不大于10度。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红外灯位置标识网络包括红外灯控制电路和红外灯,每个红外灯控制电路连接24个红外灯,各红外灯控制电路通过网络接口组网。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红外灯位置标识网络用于实物载体传送通道标识,标识实物载体箱在通道运动时的所在位置,电动实物载体箱判读红外灯的个数来确定在实物载体传送通道的位置。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二维码标识网络包括多个不同的二维码,安装在实物载体传送通道的各路口处,当实物载体箱扫描到二维码时通过控制实物载体箱动力轮转向。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电动实物载体箱的控制电路包括PIC18F97J60芯片U1,U1的6、21、22、23、43、45、46、52、53、54、55、70、84、87脚分别与INT1、ENABLE-R、CWR、CLKR、PWM、RX1、TX1、TX2、CLKL、CWL、ENABLE-L、RX2、SCL、SDA对应相连。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二维码扫描头采用SCH-400型二维码扫描头F1,F1的TX、RX端分别与TX2、RX2对应相连。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还包括FXAS21002C芯片U2,U2的3、11、12脚分别与INT1、SCL、SDA对应相连,U2的15、17、18脚分别与电容C23一端、电容C22一端、3.3V端相连,电容C23另一端、电容C22另一端接地。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红外光接收器包括PIC-12043芯片F2,F2的1脚接RX1,F2的2脚分别与地、电容C5一端相连,C5另一端分别与F2的3脚、电阻R3一端相连,R3另一端接3.3V;3.3V依次通过电阻R5、发光二极管DR接PNP三极管Q1发射极,Q1基极通过电阻R6接PWM,Q1集电极接PNP三极管Q2发射极,Q2基极通过电阻R7接TX1,Q2集电极接地。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左侧动力轮驱动电机的第一控制线圈两端分别与TB6600HQ芯片UL的16、14脚对应相连,左侧动力轮驱动电机的第二控制线圈两端分别与TB6600HQ芯片UL的12、10脚对应相连,UL的15脚通过电阻R31接地,UL的11脚通过电阻R32接地;UL的1脚依次通过发光二极管D1、电阻R35分别与5V、电阻R34一端、电阻R36一端相连,R34另一端通过发光二极管D2接UL的25脚,R36另一端通过变阻器WL接地,WL的调节端接UL的5脚;UL的7、8、9脚分别与LM1、LM2、LM3对应相连,UL的22、21、18脚分别与LCW、LCLK、LENABLE对应相连,LM1分别与电阻R37一端、三位拨码开关SL的1脚相连,LM2分别与电阻R38一端、SL的2脚相连,LM3分别与电阻R39一端、SL的3脚相连,R37、R38、R39另一端接5V,SL的4、5、6脚接地;CLKL通过电阻R51接PC817芯片U3输入端阳极,U3输入端阴极分别与PC817芯片U4、U5输入端阴极、地相连,U4输入端阳极通过电阻R52接CWL,U5输入端阳极通过电阻R53接ENABLE-L;U3输出端集电极分别与LCLK、电阻R54一端相连,R54另一端分别与5V、电阻R55一端、电阻R56一端相连,R55另一端分别与LCW、U4输出端集电极相连,R56另一端分别与LENABLE、U5输出端集电极相连;U3、U4、U5输出端发射极接地;右侧动力轮驱动电机的第一控制线圈两端分别与TB6600HQ芯片UR的16、14脚对应相连,右侧动力轮驱动电机的第二控制线圈两端分别与TB6600HQ芯片UR的12、10脚对应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文件资料实物载体传递监控管理系统,包括电动实物载体箱、实物载体传送通道、用于标识实物载体箱在通道运动时的所在位置的红外灯位置标识网络、用于控制实物载体箱在通道行驶中转弯的二维码标识网络和管理终端,电动实物载体箱上设置有与二维码标识网络相配合的二维码扫描头和与红外灯位置标识网络相配合的红外光接收器,管理终端与电动实物载体箱进行无线通讯,红外灯位置标识网络的信号传输端口与管理终端的信号传输端口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文件资料实物载体传递监控管理系统,包括电动实物载体箱、实物载体传送通道、用于标识实物载体箱在通道运动时的所在位置的红外灯位置标识网络、用于控制实物载体箱在通道行驶中转弯的二维码标识网络和管理终端,电动实物载体箱上设置有与二维码标识网络相配合的二维码扫描头和与红外灯位置标识网络相配合的红外光接收器,管理终端与电动实物载体箱进行无线通讯,红外灯位置标识网络的信号传输端口与管理终端的信号传输端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文件资料实物载体传递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实物载体箱包括箱体,箱体为中空结构,箱体一侧具有中空部分连通的开口,中空部分内设置有可滑进滑出的实物载体盒,箱体下端四角设置有万向轮,箱体下端中部两侧设置有动力轮,箱体下端设置有红外光接收器和二维码扫描头;
箱体上设置有实物载体盒推出收回部件,推出收回部件的控制电路的推出控制信号接收端口与指纹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口相连,指纹模块的指纹采集窗口设置在箱体上端,推出收回部件的控制电路的收回控制信号接收端口与箱体上端的回收开关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文件资料实物载体传递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出收回部件包括齿条、齿轮和同步电机,同步电机的转子杆两端各连接一个齿轮,一个齿轮与一个齿条啮合,两个齿条分别固定在箱体内两侧,同步电机与实物载体盒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文件资料实物载体传递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物载体传送通道采用封闭式结构的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文件资料实物载体传递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实物载体箱的控制电路包括PIC18F97J60芯片U1,U1的6、21、22、23、43、45、46、52、53、54、55、70、84、87脚分别与INT1、ENABLE-R、CWR、CLKR、PWM、RX1、TX1、TX2、CLKL、CWL、ENABLE-L、RX2、SCL、SDA对应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文件资料实物载体传递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FXAS21002C芯片U2,U2的3、11、12脚分别与INT1、SCL、SDA对应相连,U2的15、17、18脚分别与电容C23一端、电容C22一端、3.3V端相连,电容C23另一端、电容C22另一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文件资料实物载体传递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接收器包括PIC-12043芯片F2,F2的1脚接RX1,F2的2脚分别与地、电容C5一端相连,C5另一端分别与F2的3脚、电阻R3一端相连,R3另一端接3.3V;
3.3V依次通过电阻R5、发光二极管DR接PNP三极管Q1发射极,Q1基极通过电阻R6接PWM,Q1集电极接PNP三极管Q2发射极,Q2基极通过电阻R7接TX1,Q2集电极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文件资料实物载体传递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左侧动力轮驱动电机的第一控制线圈两端分别与TB6600HQ芯片UL的16、14脚对应相连,左侧动力轮驱动电机的第二控制线圈两端分别与TB6600HQ芯片UL的12、10脚对应相连,UL的15脚通过电阻R31接地,UL的11脚通过电阻R32接地;
UL的1脚依次通过发光二极管D1、电阻R35分别与5V、电阻R34一端、电阻R36一端相连,R34另一端通过发光二极管D2接UL的25脚,R36另一端通过变阻器WL接地,WL的调节端接UL的5脚;
UL的7、8、9脚分别与LM1、LM2、LM3对应相连,UL的22、21、18脚分别与LCW、LCLK、LENABLE对应相连,LM1分别与电阻R37一端、三位拨码开关SL的1脚相连,LM2分别与电阻R38一端、SL的2脚相连,LM3分别与电阻R39一端、SL的3脚相连,R37、R38、R39另一端接5V,SL的4、5、6脚接地;
CLKL通过电阻R51接PC817芯片U3输入端阳极,U3输入端阴极分别与PC817芯片U4、U5输入端阴极、地相连,U4输入端阳极通过电阻R52接CWL,U5输入端阳极通过电阻R53接ENABLE-L;
U3输出端集电极分别与LCLK、电阻R54一端相连,R54另一端分别与5V、电阻R55一端、电阻R56一端相连,R55另一端分别与LCW、U4输出端集电极相连,R56另一端分别与LENABLE、U5输出端集电极相连;U3、U4、U5输出端发射极接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淼吴晓明冯丽艳周宇曌马君梅张大治王兵兵周嬉嬉陈春满纪绪于淼淼周云宝夏自权王海通韩沐霖于泽源
申请(专利权)人:王淼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