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3810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助于抑制顶端部的磨损的工艺装备。工艺装备包含无心磨削装置(10A)的托板(200)。托板(200)具有:顶端部(400),其与被加工物(W)接触;主体部(300),其支承顶端部(400);以及变形控制部(340),其促进由施加在顶端部(400)的负荷引起的主体部(300)的弯曲。曲。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艺装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艺装备。

技术介绍

[0002]在工艺装备中包含夹具和工具。夹具用于被加工物的定位等。工具用于被加工物的加工。在一例中,工艺装备由主体部和顶端部构成。主体部支承顶端部。顶端部与被加工物接触。专利文献1示出了现有的夹具的一例。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

1045号公报。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7]在工艺装备中,期望抑制顶端部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助于抑制顶端部的磨损的工艺装备。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工艺装备具有:顶端部,其与被加工物接触;主体部,其支承所述顶端部;以及变形控制部,其促进由施加在所述顶端部的负荷引起的所述主体部的弯曲。
[0011]根据上述工艺装备,通过主体部的弯曲而难以在顶端部局部地产生应力,抑制顶端部的磨损。
[0012]在所述工艺装备的一例中,所述主体部包含:第一主体部,其被固定在支承所述主体部的支承部;以及第二主体部,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顶端部之间,所述变形控制部构成为促进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弯曲。
[0013]根据上述工艺装备,主体部容易弯曲。
[0014]在所述工艺装备的一例中,所述变形控制部包含:第一控制部,其通过设定所述第二主体部的长度来促进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弯曲。
[0015]根据上述工艺装备,能够容易地形成变形控制部。
[0016]在所述工艺装备的一例中,所述第一控制部包含比所述第一主体部长的所述第二主体部。
[0017]根据上述工艺装备,第二主体部容易弯曲。
[0018]在所述工艺装备的一例中,所述变形控制部包含:第二控制部,其通过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剖面形状部分地变化促进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变形。
[0019]根据上述工艺装备,能够容易地形成变形控制部。
[0020]在所述工艺装备的一例中,所述第二控制部包含被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凹部。
[0021]根据上述工艺装备,能够容易地形成变形控制部。
[0022]在所述工艺装备的一例中,所述凹部构成为沿着与排列有所述主体部和所述顶端部的第一基准方向正交的第二基准方向。
[0023]根据上述工艺装备,第二主体部容易均匀地弯曲。
[0024]在所述工艺装备的一例中,所述顶端部包含烧结体。
[0025]根据上述工艺装备,顶端部的耐磨损性变高。
[0026]在所述工艺装备的一例中,所述顶端部的弹性模量比所述主体部的弹性模量大。
[0027]根据上述工艺装备,顶端部难以变形。
[0028]在所述工艺装备的一例中,所述工艺装备包含夹具。
[0029]根据上述工艺装备,支承被加工物的顶端部难以磨损。
[0030]在所述工艺装备的一例中,所述夹具包含薄板。
[0031]根据上述工艺装备,能够适当地支承细的被加工物。
[0032]在所述工艺装备的一例中,所述夹具包含无心磨削装置的托板。
[0033]根据上述工艺装备,难以在顶端部发生局部磨损。
[0034]专利技术效果
[0035]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工艺装备有助于抑制顶端部的磨损。
附图说明
[0036]图1是表示包含第一实施方式的工艺装备的机床的图。
[0037]图2是表示包含第二实施方式的工艺装备的机床的图。
[0038]图3是托板的主视图。
[0039]图4是托板等的剖视图。
[0040]图5是表示非控制托板的应力分布的图。
[0041]图6表示托板的应力分布。
[0042]图7是实施例的托板的后视图。
[0043]图8是表示包含第三实施方式的工艺装备的机床的图。
[0044]图9是刮刀等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第一实施方式)
[0046]如图1所示,例如工艺装备100被组装到机床10。在对工艺装备100的说明中使用直角坐标系。包含X轴和Y轴的平面表示工艺装备100的俯视。包含X轴和Z轴的平面表示工艺装备100的主视图。包含Y轴和Z轴的平面表示工艺装备100的侧视。与Z轴平行的方向是第一基准方向。与X轴平行的方向是第二基准方向。与Y轴平行的方向是第三基准方向。
[0047]工艺装备100包含夹具100A和工具100B。机床10对被加工物W实施加工。被加工物W例如包含金属、木材以及石材等。机床10进行的加工例如包含切断、穿孔、磨削、研磨、压延、锻造以及弯折等。组装在机床10的夹具100A引导或决定被加工物W或工具的位置。组装在机床10的工具100B对被加工物W实施加工。
[0048]工艺装备100包含主体部110和顶端部120。主体部110和顶端部120例如在第一基准方向上排列。主体部110支承顶端部120。顶端部120与被加工物W接触。顶端部120例如是
比主体部110小的构件。工艺装备100进一步包含接合部130。接合部130接合主体部110和顶端部120。举例表示接合部130的结构。在第一例中,接合部130通过冶金结合的方式接合主体部110和顶端部120。在第二例中,接合部130通过机械结合的方式接合主体部110和顶端部120。在第三例中,接合部130通过化学结合的方式接合主体部110和顶端部120。在第四例中,接合部130通过第一至第三例中的至少2种方式接合主体部110和顶端部120。
[0049]主体部110包含第一主体部111。支承部20包含固定部30。第一主体部111被固定在固定部30。固定部30构成为能够拆装主体部110。在第一主体部111被固定在固定部30的状态下,支承部20支承主体部110。固定部30例如包含结合构造31或装夹装置40。举例表示结合构造31的结构。在第一例中,结合构造31利用附带螺丝的紧固件31A将第一主体部111固定在固定部30。在第二例中,结合构造31利用公差配合将第一主体部111固定在固定部30。
[0050]主体部110包含第二主体部112。第一主体部111和第二主体部112在第一基准方向上排列。第二主体部112设置在第一主体部111与顶端部120之间。接合部130接合第二主体部112与顶端部120。举例表示第一主体部111和第二主体部112的关系。在第一例中,第一主体部111和第二主体部112构成为一体。在第二例中,分别单独构成的第一主体部111和第二主体部112相互接合。在第一主体部111与第二主体部112接合的方式中,例如包含与通过接合部130接合主体部110与顶端部120的方式相同的方式。
[0051]举例表示与第一基准方向相关的主体部110和顶端部120的长度关系。在第一例中,主体部110的长度比顶端部120的长度长。在第一例中,包含接下来的第十一至第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艺装备,具有:顶端部,其与被加工物接触;主体部,其支承所述顶端部;以及变形控制部,其促进由施加在所述顶端部的负荷引起的所述主体部的弯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装备,其中,所述主体部包含:第一主体部,其被固定在支承所述主体部的支承部,以及第二主体部,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顶端部之间,所述变形控制部构成为促进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弯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装备,其中,所述变形控制部包含:第一控制部,其通过设定所述第二主体部的长度来促进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弯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艺装备,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部包含比所述第一主体部长的所述第二主体部。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工艺装备,其中,所述变形控制部包含:第二控制部,其通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栗阳辅佐藤慎一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钻石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