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的安全气囊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373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安全气囊模块(10),该安全气囊模块具有:折叠的、可充气的安全气囊(12);紧固元件(14),该紧固元件用于将安全气囊(12)装配在机动车辆上;装配套(16),经折叠的安全气囊(12)容纳并且固定在该装配套中;以及长形延伸的、柔性的固持带(18,19),这些固持带用于在安全气囊(12)已展开、已充气的状态下对其加以定位,固持带从紧固在安全气囊(12)上的第一带端部(20)延伸至相反的第二带端部(22),紧固元件(14)安置在第二带端部上,其中固持带(18,19)在安全气囊(12)已折叠的状态下与装配套(16)相连接或者被容纳在装配套(16)中。装配套(16)中。装配套(16)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机动车辆的安全气囊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安全气囊模块,所述安全气囊模块具有:折叠的、可充气的安全气囊;紧固元件,所述紧固元件用于将所述安全气囊装配在所述机动车辆上;装配套,经折叠的安全气囊容纳并且固定在所述装配套中;以及长形延伸的、柔性的固持带,所述固持带用于将所述安全气囊定位在其已展开、已充气的状态,所述固持带从紧固在所述安全气囊上的第一带端部延伸至相反的第二带端部,所述紧固元件安置在所述第二带端部上。
[0002]尤其用于护住车辆乘员的安全气囊必须在其已展开、已充气的状态下在车辆内部空间中相对于车辆占据限定的位置,以实现预先确定的约束效果。
[0003]为了紧固在机动车辆中,在许多已知的安全气囊中其填充开口的边缘被夹紧在安全气囊模块的壳体部分上。这种安全气囊的示例是用于驾驶员和副驾驶员的正面安全气囊。
[0004]然而此外也存在侧向安全气囊,这些侧向安全气囊例如被实施为帘式安全气囊并且不仅在其填充开口的区域中、而且也借助长形延伸的、柔性的固持带被固定在机动车辆上。这些固持带既被紧固在安全气囊上又被紧固在车辆上,以便在机动车辆中跨接安全气囊与相应的锚固点之间的间距。在发生事故时,借助这些固持带将安全气囊固持在其期望的位置。固持带通常被紧固在机动车辆的A柱、B柱、C柱和/或D柱上。
[0005]为了将固持带装配在机动车辆上,通常设置有安置在固持带处的紧固元件。在现有技术中这些紧固元件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金属板制成的凸片。凸片可以设有钩状的伸出部和/或开口,以便将凸片例如插入到车辆车身的开口中或者与车辆车身相拧接。如此被紧固的安全气囊例如从EP 2 995 513A1中已知。
[0006]在将安全气囊模块装配在车辆车身上之后,固持带仍是松弛的并且仅在安全气囊展开时才被绷紧。至少在理论上存在如下可能性,即,例如在安置车辆内饰件时可能会夹住松弛地挂着的固持带,这随后在触发安全气囊模块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非期望地延迟或影响安全气囊展开。此外,例如如果装配工人或装配机器人卡在安全气囊模块的松弛的带区段上,则可能会对车辆的进一步装配造成干扰。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气囊模块,在该安全气囊模块中以较低的成本确保特别可靠的、快速的且预先限定的安全气囊展开。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这个目的通过一种开篇所述类型的安全气囊模块来实现,在该安全气囊模块中固持带在安全气囊已折叠的状态下与装配套相连接或者被容纳在装配套中。因此,除了固定已折叠的安全气囊之外,装配套在此还用于对固持带进行定位和位置固定,从而使得在安全气囊模块之外不再存在自由挂着的、松弛的带区段。
[0009]固持带优选是纺织带、尤其织物带,由此该固持带可以价格便宜地制造成拉伸强度较高并且通过缝合而以较低的成本紧固在安全气囊上。安全气囊优选同样由织物制成,其中然而替代性地还可能设想其他的实施方式,例如安全气囊由塑料薄膜制成。
[0010]在安全气囊模块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持带单独地实施并且在所述第一带端部处与所述安全气囊相连接、尤其相缝合。然而替代性地还可能设想的是,所述固持带被实
施为安全气囊伸出部,从而使得所述安全气囊在所述第一带端部处一体式地过渡为所述固持带。
[0011]优选地,所述固持带在所述安全气囊已展开、已充气状态下在所述第一带端部与所述紧固元件之间在其自由的带长度上以长形延伸的方式被张紧,其中所述固持带在所述安全气囊已折叠的状态下与所述装配套相连接或者被容纳在所述装配套中,其方式为使得所述固持带弯曲或折叠至少一次以缩短自由的带长度。
[0012]根据安全气囊模块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安全气囊是帘式安全气囊、尤其帘式侧向安全气囊。这种安全气囊模块是特别大的并且通常具有特别长的固持带,因此松弛的带区段特别成问题并且在安全气囊已折叠的状态下对固持带的定位或固定产生极其有利的影响。
[0013]尤其在帘式安全气囊中,所述装配套可以是沿纵向轴线长形延伸的装配软管,所述装配软管在至少一个轴向端部处具有带有减小的软管截面的软管端部区段,其中所述第二带端部延伸穿过所述软管端部区段并且其余部分的固持带以邻接所述软管端部区段折叠的方式被容纳在所述装配软管中。
[0014]紧固元件优选是板凸片、尤其由钢制成的冲压弯曲件。
[0015]所述装配套可以由可撕裂的材料制成并且/或者具有理论断裂位置,从而使得所述装配套提供装配固定并且在所述安全气囊展开时撕裂。常规的由薄织物或塑料制成的装配套已用于安全气囊的装配固定并且在该安全气囊展开时撕裂,从而使得这个装配套的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现在仅在装配套撕裂的情况下还释放被容纳在该装配套中的或者被紧固在其上的固持带。这种装配套例如可以由长形延伸的材料条带制成,该材料条带的纵向边缘彼此叠置并且借助纵向接缝彼此连接,从而形成长形延伸的装配软管。
[0016]根据安全气囊模块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紧固元件与所述装配套相连接。由此以简单的方式确保(松弛的)固持带例如以折叠或折皱在一起的方式保持在装配套中并且不会无意地被拉出,直至装配套撕裂。
[0017]在安全气囊模块的这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固元件和所述装配套优选具有相对应的装配开口,以容纳装配螺栓,所述装配螺栓将所述装配套和所述紧固元件紧固在所述机动车辆上、尤其紧固在所述机动车辆的车身上。替代性地或附加地,紧固元件、尤其紧固元件的钩状的伸出部可以延伸穿过装配套中的开口。
[0018]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装配套(具体地该装配套的周向壁)具有径向开口,其中固持带延伸穿过这个开口并且在其开口边缘处偏转。开口尤其被布置成使得通过带偏转而从最初松弛的带区段去除松动。因此,以最低的成本将固持带最大程度地固定在其位置处并且该固持带不再具有松弛的带区段。尤其,所述装配套可以具有多个开口,所述固持带穿纫穿过所述开口。通过这种方式以相对较低的成本产生更牢固的交织并且因此在固持带与装配套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连接。
[0019]从参照附图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以下说明中得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在这些附图中:
[0020]‑
图1示出了安全气囊模块的示意性截面图,该安全气囊模块具有处于其折叠状态下的安全气囊;
[0021]‑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安全气囊模块,该安全气囊模块具有处于其已展开、已充气
的状态下的安全气囊;
[0022]‑
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安全气囊模块在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固持带的区域中的细节;以及
[0023]‑
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安全气囊模块在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固持带的区域中的细节。
[0024]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机动车辆的安全气囊模块10,该安全气囊模块具有:折叠的、可充气的安全气囊12;紧固元件14,该紧固元件用于将安全气囊12装配在机动车辆上;装配套16,在该装配套中容纳并且固定有折叠的安全气囊12;以及长形延伸的、柔性的固持带18、19,这些固持带用于在安全气囊12的已展开、已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安全气囊模块,所述安全气囊模块具有:折叠的、可充气的安全气囊(12);紧固元件(14),所述紧固元件用于将所述安全气囊(12)装配在所述机动车辆上;装配套(16),经折叠的安全气囊(12)容纳并且固定在所述装配套中;以及长形延伸的、柔性的固持带(18,19),所述固持带用于在所述安全气囊(12)已展开、已充气的状态下对其加以定位,所述固持带从紧固在所述安全气囊(12)上的第一带端部(20)延伸至相反的第二带端部(22),所述紧固元件(14)安置在所述第二带端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带(18,19)在所述安全气囊(12)已折叠的状态下与所述装配套(16)相连接或者被容纳在所述装配套(16)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带(18,19)是纺织带、尤其织物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带(18)单独地实施并且在所述第一带端部(20)处与所述安全气囊(12)相连接、尤其相缝合。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带(19)被实施为安全气囊伸出部,从而使得所述安全气囊(12)在所述第一带端部(20)处一体式地过渡为所述固持带(19)。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安全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带(18,19)在所述安全气囊(12)已展开、已充气的状态下在所述第一带端部(20)与所述紧固元件(14)之间在其自由的带长度上以长形延伸的方式被张紧,其中所述固持带(18,19)在所述安全气囊(12)已折叠的状态下与所述装配套(16)相连接或者被容纳在所述装配套(16)中,其方式为使得所述固持带弯曲或折叠至少一次以缩短自由的带长度。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安全气囊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
申请(专利权)人:安全生命汽车安全零部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