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脉动击穿阻尼压力变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370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脉动击穿阻尼压力变送器,涉及压力变送器结构领域,包括变送器本体和安装在变送器本体上方的接线部;变送器本体内开设有压力腔,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压力腔内,压力传感器下方的压力腔内安装有阻尼片,变送器本体底部为带外螺纹的中空的安装轴,安装轴与压力腔相连通,变送器本体外设有真空夹层,真空夹层通过抽真空管与外接抽真空装置连接,真空夹层外设有介质夹层,介质夹层分别与介质入管和介质出管相连通,压力腔上设有泄压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压力腔内压力传感器下方设置阻尼片,能够有效缓冲脉冲高压对压力传感器的损伤,通过真空夹层和介质夹层能够有效提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耐寒和耐高温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脉动击穿阻尼压力变送器
本技术涉及压力变送器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脉动击穿阻尼压力变送器。
技术介绍
压力变送器是一种将压力转换成气动信号或电动信号进行控制和远传的设备。它能将测压元件传感器感受到的气体、液体等物理压力参数转变成标准的电信号(如4~20mADC等),以供给指示报警仪、记录仪、调节器等二次仪表进行测量、指示和过程调节。压力变送器是工业实践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控环境,涉及水利水电、铁路交通、智能建筑、生产自控、航空航天、军工、石化、油井、电力、船舶、机床、管道等众多行业。现有压力变送器内部的传感器的受压面容易受到压力脉冲的损坏和击穿,造成压力变送器损坏,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脉动击穿阻尼压力变送器,解决现有的压力变送器内部传感器受压面容易被击穿损坏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脉动击穿阻尼压力变送器,包括变送器本体和安装在所述变送器本体上方的接线部;所述变送器本体内开设有压力腔,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压力腔内,所述压力传感器下方的压力腔内安装有阻尼片,所述变送器本体底部为带外螺纹的中空的安装轴,所述安装轴与压力腔相连通,所述变送器本体外设有真空夹层,所述真空夹层通过抽真空管与外接抽真空装置连接,所述抽真空管上安装有阀门,所述真空夹层外设有介质夹层,所述介质夹层分别与介质入管和介质出管相连通,所述介质入管和介质出管上分别安装有阀门,所述压力腔上设有泄压阀。优选的,所述变送器本体上设有显示屏。优选的,所述显示屏外罩设有可拆卸的罩壳。优选的,所述安装轴的外螺纹上方套设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变送器本体的安装轴上方设有水平方向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两侧开设有安装通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在压力腔内压力传感器下方设置阻尼片,能够有效缓冲脉冲高压对压力传感器的损伤,通过真空夹层和介质夹层能够有效提升本技术的耐寒和耐高温性能,提升本技术的使用寿命和广泛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变送器本体,2-接线部,3-压力传感器,4-压力腔,5-阻尼片,6-显示屏,7-安装轴,8-密封圈,9-安装板,10-安装螺栓,11-真空夹层,12-抽真空管,13-介质夹层,14-介质入管,15-介质出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一种防脉动击穿阻尼压力变送器,包括变送器本体1和安装在所述变送器本体1上方的接线部2;所述变送器本体1内开设有压力腔4,压力传感器3安装在所述压力腔4内,为了降低对压力传感器3的高压脉冲损伤,所述压力传感器3下方的压力腔4内安装有阻尼片5,能够有效缓冲降低脉冲冲击力和震动,降低了对压力传感器3的损伤;所述变送器本体1底部为带外螺纹的中空的安装轴7,所述安装轴7与压力腔4相连通,便于将本技术通过螺纹连接在待检测的容器上;为了进一步提升本技术的广泛适用性,所述变送器本体1外设有真空夹层11,所述真空夹层11通过抽真空管12与外接抽真空装置连接,所述抽真空管12上安装有阀门,当真空夹层11内的真空度不足时,通过抽真空装置对真空夹层11进行抽真空,通过在变送器本体1外设置真空夹层11,能够有效提升本技术的耐高温或耐低温特性,降低高温或低温对变送器本体1内的电子元器件的损伤,提升本技术的广泛适用性和使用寿命;为了进一步提升本技术的耐寒或耐高温性能,所述真空夹层11外设有介质夹层13,所述介质夹层13分别与介质入管14和介质出管15相连通,所述介质入管14和介质出管15上分别安装有阀门,当需要检测高温介质时,可以向介质夹层13内输入冷却介质,当需要检测低温介质时,可以向介质夹层13内输入低温介质,从而有效降低对本技术的损伤,提升使用寿命和广泛适用性,所述压力腔4上设有泄压阀,当压力腔4内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值时进行泄压,防止对本技术造成损伤。使用时,通过安装轴7将本技术与待检测容器相连通,待检测容器内的介质进入压力腔4,在阻尼片5的缓冲下,压力传感器3检测到压力信号,由于本技术在变送器本体1外设置有真空夹层11,能够有效提升本技术的耐高温或耐低温特性,且真空夹层11外设有介质夹层13,当需要检测高温介质时,可以向介质夹层13内输入冷却介质,当需要检测低温介质时,可以向介质夹层13内输入低温介质,从而有效降低对本技术的损伤。本技术通过在压力腔4内压力传感器3下方设置阻尼片5,能够有效缓冲脉冲高压对压力传感器3的损伤,通过真空夹层11和介质夹层13能够有效提升本技术的耐寒和耐高温性能,提升本技术的使用寿命和广泛适用性。为了便于工人监测,所述变送器本体1上设有显示屏6,便于将检测结果直接显示在显示屏上。为了进一步提升本技术的使用寿命,防止液体灰尘等进入对显示屏6内的电子元器件造成损伤,所述显示屏6外罩设有可拆卸的罩壳,便于工人打开查验。为了保证本技术与待检测容器之间的密封效果,所述安装轴7的外螺纹上方套设有密封圈8,能够保证安装轴7与待检测容器之间的密封性。为了进一步提升本技术与待检测容器之间的安装稳定性,所述变送器本体1的安装轴7上方设有水平方向的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两侧开设有安装通孔,便于安装螺栓10穿过安装板9上的安装通孔将本技术固定在外部的安装位置处,从而在安装轴7对变送器本体1进行垂直方向的安装固定的同时,对变送器本体1的水平方向进行固定,这样对变送器本体1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双重固定,保证了本技术的安装稳定性。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脉动击穿阻尼压力变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送器本体(1)和安装在所述变送器本体(1)上方的接线部(2);/n所述变送器本体(1)内开设有压力腔(4),压力传感器(3)安装在所述压力腔(4)内,所述压力传感器(3)下方的压力腔(4)内安装有阻尼片(5),所述变送器本体(1)底部为带外螺纹的中空的安装轴(7),所述安装轴(7)与压力腔(4)相连通,所述变送器本体(1)外设有真空夹层(11),所述真空夹层(11)通过抽真空管(12)与外接抽真空装置连接,所述抽真空管(12)上安装有阀门,所述真空夹层(11)外设有介质夹层(13),所述介质夹层(13)分别与介质入管(14)和介质出管(15)相连通,所述介质入管(14)和介质出管(15)上分别安装有阀门,所述压力腔(4)上设有泄压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脉动击穿阻尼压力变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送器本体(1)和安装在所述变送器本体(1)上方的接线部(2);
所述变送器本体(1)内开设有压力腔(4),压力传感器(3)安装在所述压力腔(4)内,所述压力传感器(3)下方的压力腔(4)内安装有阻尼片(5),所述变送器本体(1)底部为带外螺纹的中空的安装轴(7),所述安装轴(7)与压力腔(4)相连通,所述变送器本体(1)外设有真空夹层(11),所述真空夹层(11)通过抽真空管(12)与外接抽真空装置连接,所述抽真空管(12)上安装有阀门,所述真空夹层(11)外设有介质夹层(13),所述介质夹层(13)分别与介质入管(14)和介质出管(15)相连通,所述介质入管(14)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华控电器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