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热加工间通风分区域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03574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43
厨房热加工间通风分区域控制系统,涉及大中型中餐热加工间施工领域,包括灶台、排风系统、新风系统、补风系统及控制系统。灶台设置至少一个,灶台内设有内置补风装置,并内置补风装置与灶台的打火装置联动启闭。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面板,控制面板设置在靠近灶台处。补风系统包括补风主管路及与补风主管路连通的至少一道补风支管路;补风主管路的进风口与补风机组的出风口连通,补风主管路上设有补风主管路旁通控制阀,补风主管路旁通控制阀与控制系统的控制面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在仅仅使用较少的灶具时也需要将所有的排风、送风等设备打开,造成了在低生产负荷情况下系统的耗热量及耗电量较高,造成了较大的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厨房热加工间通风分区域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大中型中餐热加工间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厨房热加工间通风分区域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在北方冬季施工项目中发现,其业态被重新规划后,采暖总装机容量不降反升,这一调整与国家倡导的建筑节能政策似乎背道而驰。建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为何仅仅业态调整就会导致能耗增加呢,究其原因是由于现在的新兴商业体大大增加了餐饮比重导致,而餐饮区域中厨房属于能耗大户。厨房冬季计算负荷占总建筑冬季负荷的33%,推算其日运行能耗占据总建筑日耗热量的23%。经调研发现,大型厨房在使用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灶具均能在满负荷运行,说明存在负荷率问题。但常规做法为同一组灶具无论多少设备均对应单个排风罩,而且系统的送排风设备的型号也比较大。这样在仅仅使用较少的灶具时也需要将所有的排风、送风等设备打开,造成了在低生产负荷情况下系统的耗热量及耗电量较高,造成了较大的浪费。在现有公开技术中均将厨房补风设置为一个系统,而在较为高端的节能厨房还存在灶具边上或者油烟罩边上的局部补风系统,这些措施可以进一步将厨房能耗降至更低。这一点在以往的公开技术上并没有被提及,导致更加全面复杂的通风系统无法适用。另外已公开专利中往往是一套通风系统负担多个热加工间,在实际的大规模热加工间中这样的设置不会出现。仅仅一个热加工间可能就需要存在多套通风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厨房热加工间通风分区域控制系统,解决在仅仅使用较少的灶具时也需要将所有的排风、送风等设备打开,造成了在低生产负荷情况下系统的耗热量及耗电量较高,造成了较大的浪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厨房热加工间通风分区域控制系统,包括灶台、排风系统、新风系统、补风系统及控制系统。灶台设置至少一个,灶台内设有内置补风装置,并内置补风装置与灶台的打火装置联动启闭。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面板,控制面板设置在靠近灶台处。补风系统包括补风主管路及与补风主管路连通的至少一道补风支管路;补风主管路的进风口与补风机组的出风口连通,补风主管路上设有补风主管路旁通控制阀,补风主管路旁通控制阀与控制系统的控制面板电连接;补风支管路的出风口与灶台内的内置补风装置连通,补风支管路上设有补风支管路控制阀,补风支管路控制阀与控制系统的控制面板电连接,补风支管路控制阀与灶台的打火装置联动启闭;补风机组的控制开关与控制系统的控制面板电连接;补风机组内设有补风机组变频器。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补风主管路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补风系统电连接,且压力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的控制面板电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排风系统包括排烟主管路、与排烟主管路并联连通的至少一道排烟支管路及与排烟主管路并联连通的至少一道排风机管路。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排烟支管路的进风口与排烟罩连通,排烟支管路上设有排烟控制阀,排烟控制阀与控制系统的控制面板电连接,排烟控制阀与灶台的打火装置联动启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排烟罩对应设置在灶台的正上方,并与灶台的设置数量相适应。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排风机管路的出风口与排风机连通,排风机的控制开关与控制系统的控制面板电连接;排风机设置至少一台。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新风系统包括新风主管路及与新风主管路连通的至少一道新风支管路。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新风主管路的进风口与新风机组的出风口连通,新风机组的控制开关与控制系统的控制面板电连接;新风机组内设有新风机组变频器。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新风支管路的出风口与新风送风口连通,新风送风口对应设置在相邻两排烟罩之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厨房热加工间内设有自动控制的压差传感器,压差传感器与新风系统电连接,且压差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的控制面板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控制系统,能够根据负荷需求通过控制系统对排风系统、新风系统及补风系统进行控制和调整,解决在低负荷过程中各系统能耗过高的问题,保证在低负荷率工作下拥有最大的节能效率。2,本技术设置补风主管路旁通控制阀和补风支管路控制阀,通过补风主管路旁通控制阀实现全面补风,当补风需求量较小时,可通过调整旁通风量满足末端所需风量。3,本技术灶台的打火装置与补风支管路控制阀和排烟控制阀联动,提高了系统控制的安全及可靠性,使用简单、方便。4,本技术控制系统设置在热加工间内人员便于操作的位置,在操作区域内即可实现设定及控制,便于控制系统的调试及运行过程中人为的调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厨房热加工间通风分区域控制系统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厨房热加工间通风分区域控制系统的示意图二。附图标记:1—灶台、2—排风系统、3—新风系统、4—补风系统、5—控制系统、6—压力传感器、7—压差传感器、2.1—排烟罩、2.2—排风机、2.3—排烟支管路、2.4—排烟主管路、2.5—排风机管路、2.6—排烟控制阀、3.1—新风机组、3.2—新风主管路、3.3—新风送风口、3.4—新风支管路、3.5—新风密闭阀、3.6—电动水管阀门、4.1—补风机组、4.2—补风主管路、4.3—补风支管路、4.4—补风支管路控制阀、4.5—补风主管路旁通控制阀、5.1—控制面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加图1和图2所示,厨房热加工间通风分区域控制系统,包括灶台1、排风系统2、新风系统3、补风系统4及控制系统5。本技术针对一个大型厨房热加工间的通风系统进行控制。灶台1,灶台1设置至少一个,灶台1内设有内置补风装置,并内置补风装置与灶台1的打火装置联动启闭。内置补风装置,包括设置在灶台1内三侧的静压箱、开设在静压箱顶面并与外部连通的送风口、设置在灶台1内并分别与三侧的静压箱的底面连通的补风管道、通过四通连接件与补风管道连通的补风机及与补风机连通的连通管道,连通管道与开设在灶台1上的进风口连通,进风口通过外连管道与室外连通。控制系统5,包括控制面板5.1,控制面板5.1设置在热加工间内人员便于操作的位置处。排风系统2,包括排烟主管路2.4、与排烟主管路2.4并联连通的至少一道排烟支管路2.3及与排烟主管路2.4并联连通的至少一道排风机管路2.5;排烟支管路2.3的进风口与排烟罩2.1连通,排烟支管路2.3上设有排烟控制阀2.6,排烟控制阀2.6与控制系统5的控制面板5.1电连接,排烟控制阀2.6与灶台1的打火装置联动启闭;排烟罩2.1对应设置在灶台1的正上方,并与灶台1的设置数量相适应;排风机管路2.5的出风口与排风机2.2连通,排风机2.2的控制开关与控制系统5的控制面板5.1电连接,排风机2.2的启停及频率设定均可以在厨房热加工间内通过控制面板5.1进行控制;排风机2.2设置至少一台,排风机2.2设置多台时形成排风机组,排风机组可以根据排烟控制阀2.6的开启数量调整频率运行或调整适当的台数运行;排风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厨房热加工间通风分区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灶台(1)、排风系统(2)、新风系统(3)、补风系统(4)及控制系统(5);/n灶台(1)设置至少一个,灶台(1)内设有内置补风装置,并内置补风装置与灶台(1)的打火装置联动启闭;/n控制系统(5)包括控制面板(5.1),控制面板(5.1)设置在靠近灶台(1)处;/n补风系统(4)包括补风主管路(4.2)及与补风主管路(4.2)连通的至少一道补风支管路(4.3);补风主管路(4.2)的进风口与补风机组(4.1)的出风口连通,补风主管路(4.2)上设有补风主管路旁通控制阀 (4.5),补风主管路旁通控制阀(4.5)与控制系统(5)的控制面板(5.1)电连接;补风支管路(4.3)的出风口与灶台(1)内的内置补风装置连通,补风支管路(4.3)上设有补风支管路控制阀(4.4),补风支管路控制阀(4.4)与控制系统(5)的控制面板(5.1)电连接,补风支管路控制阀(4.4)与灶台(1)的打火装置联动启闭;补风机组(4.1)的控制开关与控制系统(5)的控制面板(5.1)电连接;补风机组(4.1)内设有补风机组变频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厨房热加工间通风分区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灶台(1)、排风系统(2)、新风系统(3)、补风系统(4)及控制系统(5);
灶台(1)设置至少一个,灶台(1)内设有内置补风装置,并内置补风装置与灶台(1)的打火装置联动启闭;
控制系统(5)包括控制面板(5.1),控制面板(5.1)设置在靠近灶台(1)处;
补风系统(4)包括补风主管路(4.2)及与补风主管路(4.2)连通的至少一道补风支管路(4.3);补风主管路(4.2)的进风口与补风机组(4.1)的出风口连通,补风主管路(4.2)上设有补风主管路旁通控制阀(4.5),补风主管路旁通控制阀(4.5)与控制系统(5)的控制面板(5.1)电连接;补风支管路(4.3)的出风口与灶台(1)内的内置补风装置连通,补风支管路(4.3)上设有补风支管路控制阀(4.4),补风支管路控制阀(4.4)与控制系统(5)的控制面板(5.1)电连接,补风支管路控制阀(4.4)与灶台(1)的打火装置联动启闭;补风机组(4.1)的控制开关与控制系统(5)的控制面板(5.1)电连接;补风机组(4.1)内设有补风机组变频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热加工间通风分区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补风主管路(4.2)上设有压力传感器(6),压力传感器(6)与补风系统(4)电连接,且压力传感器(6)与控制系统(5)的控制面板(5.1)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热加工间通风分区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排风系统(2)包括排烟主管路(2.4)、与排烟主管路(2.4)并联连通的至少一道排烟支管路(2.3)及与排烟主管路(2.4)并联连通的至少一道排风机管路(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厨房热加工间通风分区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