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电脑中央处理器(CPU)的散热器,该散热结构是由透风罩、散热网片及底板所组合成,其特征是该透风罩的顶面及两侧面均设有镂空的通孔,可与散热网片卡扣组成的散热片组的通孔相对应,形成蜂巢状导流散热网,在风扇导入气流时,可畅快气流,并将热源流通并迅速扩散于上方及前后左右四面,而能强化热源散发速度,促进CPU所产生热源的导热效果,提高风扇效能,令CPU始终保持在最佳的操作温度下,进而提高电脑使用稳定性。(*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改进的散热器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器,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电脑中央处理器的散热器。中央处理器(CPU)乃电脑核心,由于电脑科技的需求、发展以及集成电路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使得CPU执行的速度和效率愈来愈快,CPU执行的速度愈快,其所产生相对应的热量也愈高,而若未能将CPU的热量迅速扩散,对于电脑操作的安定性影响甚钜。因此,为解决CPU过热问题,最直接而简单的方式即是在CPU上加装一散热装置,使CPU所产生的高温,可藉由散热装置将热源导散出,以保持CPU执行的稳定度。而目前一般散热装置是由风扇及散热器所组合而成,其中,风扇是螺固于散热器之上,散热器的底板则紧密压住CPU,使CPU运作时所产生的高温,即因风扇将气体导入,通过散热器的散热片区将热源导散出,而达到散热的功能。然而已知散热器结构(请参阅图1),多以铝挤型加工将散热片11与散热片底板12一体成型,再将顶面开设进风口101的散热器上盖10覆盖而成,由于受限于压模及挤压技术,其散热片11的风阻面11较为宽厚,不仅阻隔风扇的气流面较大,导热速度较慢,且散热槽12间距大,因此散热片数量少,散热面积也小,又散热器上盖10将散热片11封住,热源皆从前后两端散发,对于散热器的散热速度产生不良影响,使得风扇效果不佳。另外,目前市面尚有一种鳍片式散热器结构,如图2所示,其是将散热片14以滚轧方式成型,然后将散热片14与底板15铆接或胶合,再将散热器上盖13组合。但在组装时,散热片14与散热片间需要间隔区141,如此将减少散热面积,且其组装较为不易,质量难以控制。而此种散热片的气流阻隔面亦较粗大,其水平面与风扇的距离又太接近,反阻隔风扇气流,消耗风扇功率,并未有改善铝挤型加工散热器的缺点。本创作人有鉴于已知散热器的结构设计上的各种缺点,而导致实用及-->稳定性上的诸多不良,乃依其从事电子五金的制造经验和技术累积,针对上述缺点悉心研究各种解决的方法,在经过不断的研究与改进后,终于创作出一种改进的散热器结构,能摒除已知技术的诸多缺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散热器,藉此结构,以促进CPU所产生热源的导热、散热效果,提高电脑使用稳定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的散热器,主要包括有透风罩、散热网片及底板,其特征在于:该透风罩的顶面设有多个镂空的顶通孔,其两侧面设有相对称的多个镂空的侧通孔;该散热网片为片身设有多个通孔的薄片,其通孔的排列、结构与透风罩的侧通孔相同,该散热网片经前后卡扣而组成散热片组,该散热片组形成的网状通孔,与透风罩的侧通孔对应相通而形成蜂巢状对流孔。具体而言,本技术是将散热网片以单片冲压成型,制造出较传统铝挤型、滚轧型更薄的组合式散热网片,散热网片的阻隔面较薄,使风扇的气流阻隔较小,可降低风阻所产生的逆流,而在相同面积时,散热片的数量又可较常用为多,大幅度强化与热源的接触面积,并在片身设有多个镂空的通孔,可与透风罩两侧的通孔对应相通而形成蜂巢状对流孔,使风扇导入的气流可迅速顺畅流通,减少阻流,同时从CPU散发出的热源也可以迅速向上及从四面导散而出,不仅有较佳导热效果,又可使散热片达到最佳散热作用,而能充分发挥风扇功能,并解决愈来愈快的CPU执行速度的过热问题。本技术利用设有通孔的散热网片组成散热片组,对应透风罩的通孔,藉此形成蜂巢状对流孔的导流散热网,在风扇导入气流时,可畅快气流,并将热源流通并迅速扩散于上方及前后左右四面,而能强化热源散发速度,加快散热效果,使CPU始终保持在最佳的工作温度下,进而提高电脑使用稳定性。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已知散热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已知另一散热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请参阅图3,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其组成的单元是包括有透风罩16、散热网片17及底板19,其中,该透风罩16概呈门形状,在顶面位于入风口163的两翼设有多个镂空的顶通孔161,在两侧面则同时设有相对称的多个镂空的侧通孔162,藉以增加与外界空气的接触和交流,两侧面底端并各设有多个铆合槽164以供底板19相铆合;该散热网片17是一体冲压成型,其结构较常用为薄,在底端设有卡梢173可前后卡扣组合成散热片组18,而在散热网片17经卡扣组合成散热片组18时,数量可较常用为多,因此形成绵密的导热接触面,遂可构成较大的散热表面积,能加速散热,而且散热网片风阻面172较薄,可降低风扇自入风口163导入气流时的阻流干扰,又,散热网片17片身相应部位设有多个镂空的通孔171,通孔171与透风罩16的侧通孔162的排列组合结构相同,该散热片组18形成的网状通孔171与通风罩16的侧通孔162对应相通而形成蜂巢状对流孔;该底板19是一平板,板顶面可与散热网片17底部胶合,在两侧端面各设有多个铆合钩191,以与透风罩16的铆合槽164铆合,板底面则因夹扣件(未显示)的扣压而可与CPU紧接密合。请参阅图4,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本技术在依序将散热网片17卡扣组成散热片组18,并与底板19胶合,然后套盖透风罩16与底板19稳固铆合后,散热网片17的通孔171即与透风罩16的侧通孔162对应相通而形成蜂巢状对流孔,当热源从CP产生后,会经由底板19将热量传递至散热网片17,此时藉由散热网片17绵密的导热接触面,可迅速将热量吸收及扩散,而散热网片17由于通孔171的设计而自然形成网状空巢,其热量因而较易扩散,同时风扇自入风口163不断将外界气流导入时,即可利用蜂巢状对流孔所形成的导流散热网,将导入气流加速顺畅流通,再因透风罩16的顶通孔161及侧通孔162与外界空气的接触和交流,使热量可以向上方以及四面扩散排出,而能充分发挥散热效能。-->综上所述,本技术为一合理完善的创作,不公具备优良的实用性,而在结构空间形态设计上属前所未有的创新,具有新颖性,且以冲床技术制造通孔式散热网片,可明显提高电脑中央处理器散热功能,亦属突破已知技术窠臼的高度创作,并能有效解决已知散热器的缺点,具有先进性,因此,本案符合技术专利的各项申请要件,故依法提出技术专利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散热器,主要包括有透风罩、散热网片及底板,其特征在于:该透风罩的顶面设有多个镂空的顶通孔,其两侧面设有相对称的多个镂空的侧通孔;该散热网片为片身设有多个通孔的薄片,其通孔的排列、结构与透风罩的侧通孔相同,该散热网片经前后卡扣而组成散热片组,该散热片组形成的网状通孔,与透风罩的侧通孔对应相通而形成蜂巢状对流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改进的散热器,主要包括有透风罩、散热网片及底板,其特征在于:该透风罩的顶面设有多个镂空的顶通孔,其两侧面设有相对称的多个镂空的侧通孔;该散热网片为片身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文珍,
申请(专利权)人:魏文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