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永锋专利>正文

一种煤矿开采降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3313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煤矿开采降尘装置,包括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顶部与注水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箱的左侧开设有抽水孔,抽水孔的内壁与抽水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抽水管的底端与蓄水箱的底部内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抽水管的左端穿过蓄水箱左侧壁并位于抽水箱的内部。该煤矿开采降尘装置,通过设置驱动电机在主转板和转动柱的作用下带动第一连动杆转动,并设置转动杆、第二连动杆、推动杆和第一连动杆相配合,使得滑塞沿抽水箱内壁滑动,从而间歇性的进行抽水并从喷雾头喷出,实现电动控制装置喷水降尘,并使喷雾头有节奏的进行喷雾,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开采降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煤矿开采
,具体为一种煤矿开采降尘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煤炭依然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重要的能源之一。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在煤矿采掘的过程中,掘工艺自身存在着大量的粉尘,尤其在放炮、隔煤、放煤等多个作业环节,粉尘的出现无法避免,在地下封闭的状态粉尘的处理非常关键。在煤炭的开采中需要在掘井巷道内放炮,在放炮时会产生大量粉尘,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现有的降尘装置大多采用电力驱动,而在矿道开采过程中使用电器增加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在放炮后大多使用高压喷雾进行冲刷的方式进行降尘,这种方式费时费力,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0460744U提出了一种煤矿开采降尘装置,包括吸蓄水箱,所述吸蓄水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吸蓄水箱的内侧设有活塞机构,所述活塞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流冲击板,所述吸蓄水箱一端固定连接有蓄蓄水箱,所述吸蓄水箱通过吸水管与蓄蓄水箱连通,所述吸蓄水箱上端固定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圆盘形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喷雾机构。该技术通过设置气流冲击板,在开采放炮过程中可推动气流冲击板运动,带动滑塞运动,将蓄蓄水箱内的水吸取至吸蓄水箱内,并通过喷雾头喷出,可自动进行除尘操作,通过设置喷雾管,在喷雾时可带动壳体转动,在离心力作用下可将降尘喷雾喷洒至更远的距离,提高了其工作面积,降尘效果较好。但是该装置通过推动气流冲击板使弹簧带动滑塞运动,以此来实现喷水除尘,手动推动推动杆较为费力,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矿开采降尘装置,解决了通过推动气流冲击板使弹簧带动滑塞运动,以此来实现喷水除尘,手动推动推动杆较为费力,影响工作效率。(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开采降尘装置,包括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顶部与注水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箱的左侧开设有抽水孔,抽水孔的内壁与抽水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抽水管的底端与蓄水箱的底部内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抽水管的左端穿过蓄水箱左侧壁并位于抽水箱的内部,所述抽水箱的右侧与蓄水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抽水箱的底部与一组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抽水箱左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的底部分别与一组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前固定板的前侧与电机座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座的顶部与驱动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穿过前固定板并与主转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主转板的后侧与转动柱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外壁的后侧与第一连动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动杆的顶端与转动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前侧的中部与前固定板的后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底端与第二连动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动杆前侧的顶部与推动杆的后侧转动连接,所述推动杆的右端与滑塞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塞的外壁与抽水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抽水箱的顶部与出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的顶端与壳体的底端连通,所述壳体的外壁等距固定连接有多组喷雾头。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底部与蓄水箱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支撑柱的宽度与抽水箱的宽度相等。优选的,所述壳体的直径大于出水管且喷雾头均匀分布在壳体四侧。优选的,所述前固定板前侧至后固定板后侧的距离与抽水箱的宽度相等,前固定板的后侧与主转板的前侧相接触且后固定板的前侧与第二连动杆的后侧相接触。优选的,所述主转板的后侧与转动杆的前侧和推动杆的前侧均位于同一垂直面上且转动杆和推动杆的宽度相等。优选的,所述滑塞水平移动的距离小于滑塞左侧至抽水箱左侧壁的距离且滑塞向右滑动的最大距离小于滑塞右侧至出水管右侧内壁的距离。(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矿开采降尘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煤矿开采降尘装置,通过设置驱动电机在主转板和转动柱的作用下带动第一连动杆转动,并设置转动杆、第二连动杆、推动杆和第一连动杆相配合,使得滑塞沿抽水箱内壁滑动,从而间歇性的进行抽水并从喷雾头喷出,实现电动控制装置喷水降尘,并使喷雾头有节奏的进行喷雾,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2、该煤矿开采降尘装置,通过设置支撑柱的底部与蓄水箱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设置支撑柱的宽度与抽水箱的宽度相等,使得支撑柱更好的对装置进行支撑,提高装置的稳定性,通过在壳体四周均设置喷雾头,使得装置可以向四周喷雾,提高装置的降尘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主转板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蓄水箱;2、抽水箱;3、前固定板;4、主转板;5、转动柱;6、第一连动杆;7、转动杆;8、第二连动杆;9、推动杆;10、滑塞;11、抽水管;12、驱动电机;13、电机座;14、出水管;15、壳体;16、喷雾头;17、注水口;18、后固定板;19、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煤矿开采降尘装置,包括蓄水箱1,蓄水箱1的顶部与注水口17的底部固定连接,蓄水箱1的左侧开设有抽水孔,抽水孔的内壁与抽水管11的外壁固定连接,抽水管11的底端与蓄水箱1的底部内壁之间留有空隙,抽水管11的左端穿过蓄水箱1左侧壁并位于抽水箱2的内部,抽水箱2的右侧与蓄水箱1的左侧固定连接,抽水箱2的底部与一组支撑柱19的顶部固定连接,抽水箱2左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固定板3和后固定板18的右侧固定连接,前固定板3和后固定板18的底部分别与一组支撑柱19的顶部固定连接,前固定板3的前侧与电机座13的后侧固定连接,电机座13的顶部与驱动电机12的底部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2的输出端穿过前固定板3并与主转板4的前侧固定连接,主转板4的后侧与转动柱5的前端固定连接,转动柱5外壁的后侧与第一连动杆6的底端转动连接,第一连动杆6的顶端与转动杆7的顶端转动连接,转动杆7前侧的中部与前固定板3的后侧转动连接,转动杆7的底端与第二连动杆8的底端转动连接,第二连动杆8前侧的顶部与推动杆9的后侧转动连接,推动杆9的右端与滑塞10的左侧固定连接,滑塞10的外壁与抽水箱2的内壁滑动连接,抽水箱2的顶部与出水管14的底部固定连接,出水管14的顶端与壳体15的底端连通,壳体15的外壁等距固定连接有多组喷雾头16。具体的,为了便于装置的放置和稳定运行,支撑柱19的底部与蓄水箱1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支撑柱19的宽度与抽水箱2的宽度相等,蓄水箱1和支撑柱19的底部均与地面相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开采降尘装置,包括蓄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1)的顶部与注水口(1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箱(1)的左侧开设有抽水孔,抽水孔的内壁与抽水管(1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抽水管(11)的底端与蓄水箱(1)的底部内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抽水管(11)的左端穿过蓄水箱(1)左侧壁并位于抽水箱(2)的内部,所述抽水箱(2)的右侧与蓄水箱(1)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抽水箱(2)的底部与一组支撑柱(19)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抽水箱(2)左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固定板(3)和后固定板(18)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前固定板(3)和后固定板(18)的底部分别与一组支撑柱(19)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前固定板(3)的前侧与电机座(13)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座(13)的顶部与驱动电机(1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2)的输出端穿过前固定板(3)并与主转板(4)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主转板(4)的后侧与转动柱(5)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5)外壁的后侧与第一连动杆(6)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动杆(6)的顶端与转动杆(7)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7)前侧的中部与前固定板(3)的后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7)的底端与第二连动杆(8)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动杆(8)前侧的顶部与推动杆(9)的后侧转动连接,所述推动杆(9)的右端与滑塞(10)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塞(10)的外壁与抽水箱(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抽水箱(2)的顶部与出水管(1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14)的顶端与壳体(15)的底端连通,所述壳体(15)的外壁等距固定连接有多组喷雾头(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开采降尘装置,包括蓄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1)的顶部与注水口(1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箱(1)的左侧开设有抽水孔,抽水孔的内壁与抽水管(1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抽水管(11)的底端与蓄水箱(1)的底部内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抽水管(11)的左端穿过蓄水箱(1)左侧壁并位于抽水箱(2)的内部,所述抽水箱(2)的右侧与蓄水箱(1)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抽水箱(2)的底部与一组支撑柱(19)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抽水箱(2)左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固定板(3)和后固定板(18)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前固定板(3)和后固定板(18)的底部分别与一组支撑柱(19)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前固定板(3)的前侧与电机座(13)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座(13)的顶部与驱动电机(1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2)的输出端穿过前固定板(3)并与主转板(4)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主转板(4)的后侧与转动柱(5)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5)外壁的后侧与第一连动杆(6)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动杆(6)的顶端与转动杆(7)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7)前侧的中部与前固定板(3)的后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7)的底端与第二连动杆(8)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动杆(8)前侧的顶部与推动杆(9)的后侧转动连接,所述推动杆(9)的右端与滑塞(10)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塞(10)的外壁与抽水箱(2)的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芹芹李永锋
申请(专利权)人:李永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