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单轨移动支架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3304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盾构单轨移动支架操作平台,其结构是:一对三角立架呈前后正对,两短边之间形成钝角且相交处顶点朝上,其中一短边沿左右向呈水平布置,作为平台框架杆,末端安装轮面水平的水平行走轮,另一短边朝下延伸,于末端部安装轮面沿前后向竖置的竖直行走轮;一对三角立架于两短边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多根沿前后向布置的加强杆固连,于前后两平台框架杆之间的多根加强杆上端铺设走道板,形成单轨移动支架操作平台的整体结构,能够依靠一对竖直行走轮滚动配合在其中任一侧轨道上,依靠一对水平行走轮滚动配合于临近于轨道一侧的隧道侧壁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移动,可操作性强,适用于在小空间上部线路的安装作业中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单轨移动支架操作平台
本技术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盾构单轨移动支架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口越发密集,城市交通压力剧增,为缓减当前城市交通,地铁建设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主流,其中区间隧道大量采用盾构法施工,而地铁施工中,铺轨完成后需要进行大量的机电安装、各种通信线路等,为了便于人员移动操作,且保证节点工期顺利实现的前提下节约成本投入,提高效率,势必需要备足一定的操作平台,便于在狭小空间施工操作,加快安装进度,及时确保地铁车辆运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盾构单轨移动支架操作平台,便于移动,可操作性强,适用于在小空间上部线路的安装作业中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盾构单轨移动支架操作平台,其结构特点是:一对三角立架呈前后正对,两短边之间形成钝角且相交处顶点朝上,其中一短边沿左右向呈水平布置,作为平台框架杆,末端安装轮面水平并能够绕中轴线回转的水平行走轮,另一短边朝下延伸,作为支撑立杆,并于末端部安装轮面沿前后向竖置、能够绕中轴线回转的竖直行走轮;一对三角立架于两短边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多根沿前后向布置的加强杆固连,于前后两平台框架杆之间的多根加强杆上端铺设走道板,形成所述单轨移动支架操作平台的整体结构,能够依靠一对竖直行走轮滚动配合在其中任一侧轨道上,依靠一对水平行走轮滚动配合于临近于轨道一侧的隧道侧壁面上。本技术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竖直行走轮通过第一轮轴装配在开口端朝下呈倒U型的槽钢支架两腿部之间,通过槽钢支架的腰部依靠高强螺栓固装于支撑立杆底端的矩形钢板上;所述竖置行走轮由同轴装配于第一轮轴上并相贴设的第一钢制轮体与第二钢制轮体组成,第一钢制轮体轮周包覆橡胶层,并滚动配合于轨道上端,第二钢制轮体外径大于第一钢制轮体,朝向轨道一侧的外圆面与所述轨道侧面相接触。所述水平行走轮轮体为橡胶滚轮,轮周滚动配合于所在侧隧道侧壁面的中部高度位置处,通过第二轮轴装配在开口端朝向隧道侧壁的U型支架上,所述U型支架焊接在平台框架杆杆端。相邻两加强杆杆间间距为250-300mm,多个加强杆共同作为单轨移动支架操作平台的爬梯结构。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结构简洁新颖、制造简单、成本低,适用于任何拱形隧道中的小空间上部线路的安装作业中,能够沿着隧道单侧轨道移动,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能够同时满足土建、机电及铺轨共同作业的施工需求,互不打扰且拆装方便,可重复利用,大大缓解了竣工交验的工期压力,有助于提高作业效率,节约施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应用于盾构区间成型隧道机电及线路施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未铺设走道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铺设走道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三角立架;2平台框架杆;3支撑立杆;4加强杆;5走道板;6槽钢支架;7第一轮轴;8第一钢制轮体;9第二钢制轮体;10U型支架;11第二轮轴;12水平行走轮;13矩形钢板;14高强螺栓;15轨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盾构单轨移动支架操作平台结构设置如下:一对三角立架1呈前后正对,两短边之间形成钝角且相交处顶点朝上,其中一短边沿左右向呈水平布置,作为平台框架杆2,末端安装轮面水平并能够绕中轴线回转的水平行走轮12,另一短边朝下延伸,作为支撑立杆3,并于末端部安装轮面沿前后向竖置、能够绕中轴线回转的竖直行走轮;一对三角立架1于两短边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多根沿前后向布置的加强杆4焊接相连,于前后两平台框架杆2之间的多根加强杆4上端铺设走道板5,形成单轨移动支架操作平台的整体结构,能够依靠一对竖直行走轮滚动配合在其中任一侧轨道15上,依靠一对水平行走轮12滚动配合于临近于轨道15一侧的隧道侧壁面上。具体实施中,相应的结构设置也包括:竖直行走轮通过第一轮轴7装配在开口端朝下呈倒U型的槽钢支架6两腿部之间,两轴端由轴承支承,通过槽钢支架6的腰部依靠高强螺栓14固装于支撑立杆3底端的矩形钢板13上;竖置行走轮由同轴装配于第一轮轴7上并相贴设的第一钢制轮体8与第二钢制轮体9组成,第一钢制轮体8轮周包覆橡胶层,并滚动配合于轨道15上端,第二钢制轮体9外径大于第一钢制轮体8,朝向轨道15一侧的外圆面与轨道15侧面相接触。在第一钢制轮体8的轮周包覆橡胶层,能够减小对轨道15的磨损,有利于后期运行维护。水平行走轮12轮体为橡胶滚轮,轮周滚动配合于所在侧隧道侧壁面的中部高度位置处,通过第二轮轴11装配在开口端朝向隧道侧壁的U型支架10上,两轴端由轴承支承,U型支架10也可采用槽钢制作,焊接在平台框架杆2杆端。水平行走轮12采用橡胶滚轮,能够保护管片不受损伤,且便于移动操作。相邻两加强杆4杆间间距为250-300mm,多个加强杆4共同作为单轨移动支架操作平台的爬梯结构,方便人员攀爬操作平台。上述各杆件均采用直径2cm的合金钢管制成。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丰富平台的使用灵活性,可以将三角立架1的各组成杆件设置为长度可调节的伸缩杆结构,实现平台整体尺寸可调。考虑到工程实际情况,可根据盾构设计参数及施工机电安装需求,提前采用现场常见材料如轻质合金钢管、支架走道板5等材料提前加工各杆件,后于隧道内组装完成,组装完成后方可投入使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盾构单轨移动支架操作平台,其特征是:/n一对三角立架呈前后正对,两短边之间形成钝角且相交处顶点朝上,其中一短边沿左右向呈水平布置,作为平台框架杆,末端安装轮面水平并能够绕中轴线回转的水平行走轮,另一短边朝下延伸,作为支撑立杆,并于末端部安装轮面沿前后向竖置、能够绕中轴线回转的竖直行走轮;/n一对三角立架于两短边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多根沿前后向布置的加强杆固连,于前后两平台框架杆之间的多根加强杆上端铺设走道板,形成所述单轨移动支架操作平台的整体结构,能够依靠一对竖直行走轮滚动配合在其中任一侧轨道上,依靠一对水平行走轮滚动配合于临近于轨道一侧的隧道侧壁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单轨移动支架操作平台,其特征是:
一对三角立架呈前后正对,两短边之间形成钝角且相交处顶点朝上,其中一短边沿左右向呈水平布置,作为平台框架杆,末端安装轮面水平并能够绕中轴线回转的水平行走轮,另一短边朝下延伸,作为支撑立杆,并于末端部安装轮面沿前后向竖置、能够绕中轴线回转的竖直行走轮;
一对三角立架于两短边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多根沿前后向布置的加强杆固连,于前后两平台框架杆之间的多根加强杆上端铺设走道板,形成所述单轨移动支架操作平台的整体结构,能够依靠一对竖直行走轮滚动配合在其中任一侧轨道上,依靠一对水平行走轮滚动配合于临近于轨道一侧的隧道侧壁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单轨移动支架操作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竖直行走轮通过第一轮轴装配在开口端朝下呈倒U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晨旭张壮壮刘贵香吴成伟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