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形外伸预制叠合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319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领域,具体涉及T形外伸预制叠合楼板。包括T形外伸预制叠合楼板本体;所述T形外伸预制叠合楼板本体包括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所述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对接叠合;所述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内均设有若干条受拉钢筋、至少两条箍筋和隔音带,所述箍筋用于捆绑固定钢筋;所述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对接叠合处还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底部均填充有用于防水的防裂砂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不但能够节约成本,同时还能够优化叠合楼板整体防水隔音效果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T形外伸预制叠合楼板
本技术属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领域,具体涉及T形外伸预制叠合楼板。
技术介绍
目前,全国各地正大力推行并实行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其中叠合楼板为预制部件之一。叠合楼板是预制和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一种较好结构形式。预制预应力薄板与上部现浇混凝土层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工作,薄板的预应力主筋即是叠合楼板的主筋。预应力薄板用作现浇混凝土层的底模,不必为现浇层支撑模板,薄板底面光滑平整,板缝经处理后,顶棚可以不再抹灰。这种叠合楼板具有现浇楼板的整体性、刚度大、抗裂性好、不增加钢筋消耗、节约模板等优点。然而,现有传统楼板的接合缝隙处,存在水泥干固微裂后防水性能差的缺陷,如果考虑增加使用其他材料解决防水问题,又会造成成本价格上涨,不利于销售。另外,传统楼板的接合缝隙处还存在隔音效果不好的问题。例如,申请号为CN201820976291.1的中国技术专利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用叠合楼板,包括固定螺栓、插头、钢筋、横架、插槽、隔音带、叠合楼板和紧固板,所述叠合楼板四周均设置有钢筋,所述叠合楼板前端设置有插槽,所述叠合楼板后端设置有插头,所述两叠合楼板中间设置有隔音带,所述叠合楼板上端设置有横架,所述叠合楼板两侧均设置有紧固板,所述紧固板上设置有固定螺栓。虽然通过在两叠合楼板间设置隔音带,能够有效增强叠合楼板的隔音能力,通过用紧固板将两叠合楼板连接能够有效减少因应力集中而导致叠合楼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搭建临时支撑,节约成本,同时,通过在叠合楼板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插槽与插头,能够增加叠合楼板连接时的稳固性,但是其缺点在于其叠合楼板的缝隙处虽然增加了隔音效果,但是却不具备防水效果;另外,通过用紧固板将两叠合楼板连接,虽然能够减少临时支撑,从而降低成本价格,但是仍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叠合楼板接合缝隙处,存在水泥干固微裂后防水性能差以及隔音效果不好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不但能够节约成本,同时还能够优化叠合楼板整体防水隔音效果的T形外伸预制叠合楼板。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T形外伸预制叠合楼板,包括T形外伸预制叠合楼板本体;所述T形外伸预制叠合楼板本体包括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所述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对接叠合;所述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内均设有若干条受拉钢筋、至少两条箍筋和隔音带,所述箍筋用于捆绑固定钢筋;所述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对接叠合处还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底部均填充有用于防水的防裂砂浆。作为优选,所述隔音带采用隔音棉制作。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楼板内设有两条隔音带,所述两条隔音带之间部分空间上下重叠。作为优选,所述受拉钢筋为纵向的受拉主筋,所述箍筋用于对受拉钢筋的横向以及外伸锚固。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楼板与第二楼板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均相同,形状不同。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长度与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相同,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呈三角形。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在宽度方向上均设有外伸段,所述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通过外伸段对接叠合;所述外伸段内设有钢筋,并通过钢筋与第一楼板或第二楼板本体连接,所述外伸段内设有的钢筋上弯锚固。作为优选,所述设有外伸段的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横截面均呈T形,所述外伸段的长度为100m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T形外伸预制叠合楼板的外伸部分接合使得板缝处也具有隔音效果,同时增加了板缝隙处的防水能力,优化了楼板的防水隔音效果,降低了防水材料的使用量,节约施工成本;(2)本技术在两块楼板对接形成的凹槽部位和楼板底部位置使用防裂砂浆,有效解决了传统楼板的接合处缝隙,在水泥干固后微裂,导致防水性能变差的问题,并且不会造成成本价格上涨;(3)本技术中两块楼板的外伸叠合部分能够在施工时提供支撑效果,无需搭建多余支撑,节约施工开支。(4)本技术中的叠合楼板具有现浇楼板的整体性、刚度大、抗裂性好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T形外伸预制叠合楼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一种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楼板的一种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第二楼板的一种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第一楼板内隔音带的一种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第二楼板内隔音带的一种俯视图。图中:第一楼板1、第二楼板2、受拉钢筋3、箍筋4、隔音带5、凹槽6、外伸段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的T形外伸预制叠合楼板,包括T形外伸预制叠合楼板本体;所述T形外伸预制叠合楼板本体包括第一楼板1和第二楼板2,所述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对接叠合;所述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内均设有多条受拉钢筋3,受拉钢筋分布在楼板的底部和顶部,构成楼板的形状雏形,受拉钢筋通过箍筋4捆绑固定;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均设有隔音带5。其中,受拉钢筋为纵向的受拉主筋,所述箍筋用于对受拉钢筋的横向以及外伸锚固。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楼板与第二楼板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均相同,但形状不同。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在宽度方向上均设有外伸段7,且向宽度的两侧外伸,所述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通过外伸段对接叠合;所述外伸段内同样设有钢筋,并通过钢筋与第一楼板或第二楼板本体连接,所述外伸段内设有的钢筋上弯锚固。两块楼板的外伸叠合部分能够在施工时提供支撑效果,无需搭建多余支撑,节约施工开支。因为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在宽度方向上均设有外伸段,所以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横截面均呈T形,所述外伸段的长度设定为100mm,外伸段的厚度为第一楼板或第二楼板厚度的一半,外伸段的宽度与两块楼板的宽度一致。又如图2所示,两种不同形状的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在本体下部拼接处,各有一个与楼板同长且相同的切角,两块楼板对接叠合后形成与叠合楼板同长的凹槽6,所述凹槽在横截面上形成三角形,在凹槽部位以及两块楼板底部使用防裂砂浆。在两块楼板对接形成的凹槽部位和楼板底部位置使用防裂砂浆,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楼板的接合处缝隙,在水泥干固后微裂,导致防水性能变差的问题,并且不会造成成本价格上涨。如图3至图6所示,第一楼板内设有一条隔音带,第二楼板内设有两条隔音带,隔音带均位于第一楼板或第二楼板的中部。其中,第二楼板内的两条隔音带在垂直方向上,呈上下分布,两条隔音带之间部分空间上下重叠(图6中阴影部分),具体如图4和图6所示。本技术通过在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中间设置隔音带,能够有效增强叠合楼板的隔音能力,特别的使两板间缝隙处也具有隔音效果。另外,隔音带材料为隔音棉,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T形外伸预制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T形外伸预制叠合楼板本体;所述T形外伸预制叠合楼板本体包括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所述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对接叠合;所述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内均设有若干条受拉钢筋、至少两条箍筋和隔音带,所述箍筋用于捆绑固定钢筋;所述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对接叠合处还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底部均填充有用于防水的防裂砂浆。/n

【技术特征摘要】
1.T形外伸预制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T形外伸预制叠合楼板本体;所述T形外伸预制叠合楼板本体包括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所述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对接叠合;所述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内均设有若干条受拉钢筋、至少两条箍筋和隔音带,所述箍筋用于捆绑固定钢筋;所述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对接叠合处还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底部均填充有用于防水的防裂砂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形外伸预制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带采用隔音棉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形外伸预制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楼板内设有两条隔音带,所述两条隔音带之间部分空间上下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形外伸预制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拉钢筋为纵向的受拉主筋,所述箍筋用于对受拉钢筋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书文陈永锋程骥许素环张志成罗维维吴含秦康龚晋德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新疆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