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河道中双向承压旋转弧门的闸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3141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河道中双向承压旋转弧门的闸室结构,包括闸底板、设置于闸底板左右两侧的闸墩,两侧闸墩内侧的中部分别设置安装旋转弧门的旋转轴的支座,两侧闸墩内侧的上游侧中上部分别设置固定启闭设备的操作平台,两侧闸墩内侧的下游侧上部分别设置固定锁定装置的锁定架,两侧闸墩上部分别设置有从闸墩顶部通向操作平台的楼梯,两侧闸墩内侧壁分别都设置有安装防止旋转弧门漏水的止水门槽和引导旋转弧门转动的轨道门槽,闸底板上设置容纳旋转弧门下卧至水平的弧形底板,在弧形底板的下游端部设置有底坎。适用于沿海城市河道整治工程中需双向挡水、双向承受水压力的情况,并且景观效果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河道中双向承压旋转弧门的闸室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闸室结构,尤其是一种用于河道中双向承压旋转弧门的闸室结构。
技术介绍
许多低海拔沿海城市河道水污染主要原因是受外海潮水的频繁影响,形成感潮河段,河道水体的盐度变化剧烈,很难有水生物的生长。并且,下游外海黑臭潮水和污染底泥还会经常随潮水上溯,造成河道重复污染,最终形成黑臭水体。而沿海河道一般比降小,潮水上溯的很远,影响的范围就非常大。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城市河道的水生态及周边人居环境。河口建闸控制潮水,隔离海水和河水,是解决海潮上溯和水体交叉污染问题的一种有效工程措施。传统平板闸门挡潮闸结构简单成熟且投资小,但如在周围是成熟建成区环境中应用中,因设有上部排架结构,阻碍视线在城市环境中并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河道中双向承压旋转弧门的闸室结构,尤其是适用于沿海城市河道整治工程中需上游挡水、下游挡潮,拥有良好的外观,与城市整体美化环境保持一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河道中双向承压旋转弧门的闸室结构,包括闸底板、设置于闸底板左右两侧的闸墩,两侧闸墩内侧的中部分别设置安装旋转弧门的旋转轴的支座,两侧闸墩内侧的上游侧中上部分别设置固定启闭设备的操作平台,两侧闸墩内侧的下游侧上部分别设置固定锁定装置的锁定架,两侧闸墩上部分别设置有从闸墩顶部通向操作平台的楼梯,两侧闸墩内侧壁分别都设置有安装防止旋转弧门漏水的止水门槽和引导旋转弧门转动的轨道门槽,闸底板上设置容纳旋转弧门下卧至水平的弧形底板,在弧形底板的下游端部设置有底坎。所述支座周围混凝土中预埋沿圆周扇形方向的预埋锚筋和环形箍筋,使支座周边混凝土受力扩散均匀。所述操作平台中设置预埋件,以便固定启闭设备,承受旋转弧门的启闭力;所述锁定架中设置预埋件,以便固定锁定装置,为检修工况下提供支撑点。所述楼梯为踏步式楼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避免了采用传统的上部排架结构,不会阻挡视线而影响城市景观,是一种可双向挡水(上游挡来水、下游挡潮水),启闭灵活,土建结构简单,景观效果突出闸室结构。解决了低海拔沿海城市受海潮影响城市河道治理问题,达到了工程与城市美化环境的协调统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用于河道中双向承压旋转弧门的闸室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纵剖面图(上下游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用于河道中双向承压旋转弧门的闸室结构,包括闸底板1、设置于闸底板左右两侧的闸墩2,两侧闸墩2内侧的中部分别设置安装旋转弧门的旋转轴的支座3,两侧闸墩2内侧的上游侧中上部分别设置固定启闭设备的操作平台4,两侧闸墩2内侧的下游侧上部分别设置固定锁定装置的锁定架5,两侧闸墩2上部分别设置有从闸墩2顶部通向操作平台4的楼梯9,两侧闸墩2内侧壁分别都设置有安装防止旋转弧门漏水的止水门槽7和引导旋转弧门转动的轨道门槽6,闸底板1上设置容纳旋转弧门下卧至水平的弧形底板12,在弧形底板12的下游端部设置有底坎8。所述支座3周围混凝土中预埋沿圆周扇形方向的预埋锚筋10和环形箍筋11,使支座周边混凝土受力扩散均匀。所述操作平台4中设置预埋件,以便固定启闭设备,承受旋转弧门的启闭力;所述锁定架5中设置预埋件,以便固定锁定装置,为检修工况下提供支撑点。所述楼梯9为踏步式楼梯。具体地说,闸底板是闸室底部承重和防护地基的基础板。闸门开启时需向下旋转至水平,设置弧形底板为使其与闸门行走路径一致。弧门通过支铰连接旋转,能够减小启闭需要的高度。支座结构为圆环,原则上弧形可以在360°范围内旋转任意角度后,支座均可承担该方向闸门推力,并且有利于在闸墩上的受力扩散。启闭附属结构全部布置于闸墩内,不高于闸墩,不需采用高耸的上部排架结构。旋转弧门支铰固定在两侧闸墩的支座上。操作平台上液压启闭机驱动支撑结构,带动门体旋转,实现旋转弧门开启和关闭。根据上游洪水和下游潮水水位,运用旋转弧门开启或关闭进行双向挡水。避免了采用传统的上部排架结构,起到了不会阻挡视线而影响城市景观的作用。本技术的闸室结构适用较宽的闸孔,土建结构简单,景观性好。闸门的启闭通过液压启闭机操作,自动化程度较高,安全可靠性好。启闭设备和检修工况下的闸门均在水面以上,检修维护方便。尤其适用于沿海城市河道整治工程中需双向挡水(上游挡来水、下游挡潮水)、双向承受水压力的情况,并且景观效果突出。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即凡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河道中双向承压旋转弧门的闸室结构,包括闸底板(1)、设置于闸底板左右两侧的闸墩(2),其特征在于,两侧闸墩(2)内侧的中部分别设置安装旋转弧门的旋转轴的支座(3),两侧闸墩(2)内侧的上游侧中上部分别设置固定启闭设备的操作平台(4),两侧闸墩(2)内侧的下游侧上部分别设置固定锁定装置的锁定架(5),两侧闸墩(2)上部分别设置有从闸墩(2)顶部通向操作平台(4)的楼梯(9),两侧闸墩(2)内侧壁分别都设置有安装防止旋转弧门漏水的止水门槽(7)和引导旋转弧门转动的轨道门槽(6),闸底板(1)上设置容纳旋转弧门下卧至水平的弧形底板(12),在弧形底板(12)的下游端部设置有底坎(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河道中双向承压旋转弧门的闸室结构,包括闸底板(1)、设置于闸底板左右两侧的闸墩(2),其特征在于,两侧闸墩(2)内侧的中部分别设置安装旋转弧门的旋转轴的支座(3),两侧闸墩(2)内侧的上游侧中上部分别设置固定启闭设备的操作平台(4),两侧闸墩(2)内侧的下游侧上部分别设置固定锁定装置的锁定架(5),两侧闸墩(2)上部分别设置有从闸墩(2)顶部通向操作平台(4)的楼梯(9),两侧闸墩(2)内侧壁分别都设置有安装防止旋转弧门漏水的止水门槽(7)和引导旋转弧门转动的轨道门槽(6),闸底板(1)上设置容纳旋转弧门下卧至水平的弧形底板(12),在弧形底板(12)的下游端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永涛杨子强王可安宇天任泽栋赵雅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