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收费的车辆出入口道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3131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收费的车辆出入口道闸,包括道闸本体,所述道闸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闸杆,所述闸杆的前后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阻尼器,所述第一阻尼器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第一阻尼器的外侧活动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闸杆的前侧和挡板的后侧,所述道闸本体前后侧的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阻尼器。该自动收费的车辆出入口道闸,通过道闸本体的前后侧均设有第一阻尼器、第一弹簧和挡板,便于车辆撞向闸杆时,减少车辆对闸杆的冲击力,降低闸杆的损坏程度,再通过道闸本体利用第二阻尼器和第二弹簧与底座连接,避免了车辆撞击闸杆时带动道闸本体大幅度移动,提高了道闸本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收费的车辆出入口道闸
本技术涉及道闸
,具体为一种自动收费的车辆出入口道闸。
技术介绍
道闸又称挡车器,是专门用于道路上限制机动车行驶的通道出入口管理设备,现广泛应用于公路收费站、停车场系统管理车辆通道,用于管理车辆的出入,电动道闸可单独通过无线遥控实现起落杆,也可以通过停车场管理系统(即ic刷卡管理系统)实行自动管理状态,可实现自动收费。在自动收费的车辆出入口道闸的实际应用中,偶尔会出现司机直接撞断闸杆,闯过出入口的行为;而闸杆为刚性构件,其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当汽车直接撞向闸杆时,由于闸杆为刚性构件,闸杆被汽车推动时,闸杆另一端会带动智能道闸的箱体移动,进而损坏智能道闸,智能道闸损坏,不仅会增加维修成本,且被损坏的只能道闸对应的出口则暂时无法使用,造成出入口拥堵,不利于汽车通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动收费的车辆出入口道闸,具备减少了车辆撞向闸杆时可减少车辆对道闸的冲击力、降低道闸的损坏程度的优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收费的车辆出入口道闸,包括道闸本体,所述道闸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闸杆,所述闸杆的前后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阻尼器,所述第一阻尼器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第一阻尼器的外侧活动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闸杆的前侧和挡板的后侧,所述道闸本体前后侧的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阻尼器,所述第二阻尼器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第二阻尼器的外侧活动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道闸本体的前侧和底座内腔的前侧。优选的,所述道闸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下部活动套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转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卡槽内腔的卡球,所述伸缩杆的外侧活动套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卡球和转杆。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卡球和第三弹簧的数量均为三个,三个所述伸缩杆、三个卡球和三个第三弹簧分别均匀分布在转杆的外侧。优选的,所述转杆的上部固定套接有挡圈,所述挡圈的顶部与支撑座内腔的底部接触。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四角均开设有安装孔。优选的,所述挡板的整体呈U字形状,所述闸杆的前后侧均均匀分布有五个第一阻尼器和五个第一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自动收费的车辆出入口道闸,通过道闸本体的前后侧均设有第一阻尼器、第一弹簧和挡板,便于车辆撞向闸杆时,减少车辆对闸杆的冲击力,降低闸杆的损坏程度,再通过道闸本体利用第二阻尼器和第二弹簧与底座连接,避免了车辆撞击闸杆时带动道闸本体大幅度移动,提高了道闸本体的使用寿命。2、该自动收费的车辆出入口道闸,通过底座的底部设有转杆和支撑座,便于此道闸根据不同的需求调节闸杆的朝向,提高了此道闸的实用性,通过转杆和支撑座之间利用伸缩杆、卡球和第三弹簧连接,便于对旋转后的转杆进行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闸杆和之间第一阻尼器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底座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转杆和支撑座之间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道闸本体;2、闸杆;3、第一阻尼器;4、挡板;5、第一弹簧;6、第二阻尼器;7、底座;8、第二弹簧;9、转杆;10、支撑座;11、卡槽;12、伸缩杆;13、卡球;14、第三弹簧;15、挡圈;16、安装板;17、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收费的车辆出入口道闸,包括道闸本体1,道闸本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闸杆2,闸杆2的前后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阻尼器3,第一阻尼器3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挡板4,第一阻尼器3的外侧活动套接有第一弹簧5,第一弹簧5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闸杆2的前侧和挡板4的后侧,道闸本体1前后侧的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阻尼器6,第二阻尼器6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底座7,第二阻尼器6的外侧活动套接有第二弹簧8,第二弹簧8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道闸本体1的前侧和底座7内腔的前侧;道闸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杆9,转杆9的下部活动套接有支撑座10,支撑座10的内壁开设有卡槽11,转杆9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杆12,伸缩杆1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卡槽11内腔的卡球13,伸缩杆12的外侧活动套接有第三弹簧14,第三弹簧14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卡球13和转杆9,通过底座7的底部设有转杆9和支撑座10,便于此道闸根据不同的需求调节闸杆2的朝向,提高了此道闸的实用性,通过转杆9和支撑座10之间利用伸缩杆12、卡球13和第三弹簧14连接,便于对旋转后的转杆9进行固定,伸缩杆12、卡球13和第三弹簧14的数量均为三个,三个伸缩杆12、三个卡球13和三个第三弹簧14分别均匀分布在转杆9的外侧,转杆9的上部固定套接有挡圈15,挡圈15的顶部与支撑座10内腔的底部接触,支撑座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6,安装板16的四角均开设有安装孔17,通过支撑座10的底部设有安装板16和安装孔17,便于此道闸安装到地面上,挡板4的整体呈U字形状,闸杆2的前后侧均均匀分布有五个第一阻尼器3和五个第一弹簧5,通过道闸本体1的前后侧均设有第一阻尼器3、第一弹簧5和挡板4,便于车辆撞向闸杆2时,减少车辆对闸杆2的冲击力,降低闸杆2的损坏程度,再通过道闸本体1利用第二阻尼器6和第二弹簧8与底座7连接,避免了车辆撞击闸杆2时带动道闸本体1大幅度移动,提高了道闸本体1的使用寿命。工作原理:首先,通过道闸本体1的前后侧均设有第一阻尼器3、第一弹簧5和挡板4,当于车辆撞向闸杆2时,减少车辆对闸杆2的冲击力,再通过道闸本体1利用第二阻尼器6和第二弹簧8与底座7连接,可避免了车辆撞击闸杆2时带动道闸本体1大幅度移动,提高了道闸本体1的使用寿命,通过转动道闸本体1可带动转杆9在支撑座10的内腔里旋转,从而改变了闸杆2的朝向,通过转杆9和支撑座10之间利用伸缩杆12、卡球13和第三弹簧14连接,可对旋转后的转杆9进行固定,即可。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收费的车辆出入口道闸,包括道闸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道闸本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闸杆(2),所述闸杆(2)的前后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阻尼器(3),所述第一阻尼器(3)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挡板(4),所述第一阻尼器(3)的外侧活动套接有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弹簧(5)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闸杆(2)的前侧和挡板(4)的后侧,所述道闸本体(1)前后侧的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阻尼器(6),所述第二阻尼器(6)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底座(7),所述第二阻尼器(6)的外侧活动套接有第二弹簧(8),所述第二弹簧(8)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道闸本体(1)的前侧和底座(7)内腔的前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收费的车辆出入口道闸,包括道闸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道闸本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闸杆(2),所述闸杆(2)的前后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阻尼器(3),所述第一阻尼器(3)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挡板(4),所述第一阻尼器(3)的外侧活动套接有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弹簧(5)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闸杆(2)的前侧和挡板(4)的后侧,所述道闸本体(1)前后侧的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阻尼器(6),所述第二阻尼器(6)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底座(7),所述第二阻尼器(6)的外侧活动套接有第二弹簧(8),所述第二弹簧(8)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道闸本体(1)的前侧和底座(7)内腔的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收费的车辆出入口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道闸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杆(9),所述转杆(9)的下部活动套接有支撑座(10),所述支撑座(10)的内壁开设有卡槽(11),所述转杆(9)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杆(12),所述伸缩杆(1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卡槽(11)内腔的卡球(13),所述伸缩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义贵杨与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楠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