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钉箱机的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2562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2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钉箱机的转向装置,涉及瓦楞纸箱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改善了耗费大量劳动力的问题,其包括安装于传送道上的转向件,所述转向件包括第一抵接杆与第二抵接杆,所述第一抵接杆与第二抵接杆均呈竖直状态,所述第一抵接杆靠近传送道入口的一侧,所述第二抵接杆靠近传送道出口的一侧,所述第一抵接杆与第二抵接杆之间形成一个转向面,所述转向面自传送道入口朝向出口倾斜设置。本申请能够节省大量劳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钉箱机的转向装置
本申请涉及瓦楞纸箱生产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钉箱机的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包装市场的不断发展,客户在产品包装方面对瓦楞纸箱的外观要求也越来越讲究,除要求版面印刷墨色均匀、印迹清晰、色彩鲜艳外,在瓦楞纸纸箱成型方面还要求钉锯必须整齐、美观。市场的需求,使各种全自动、半自动的钉箱机也不断涌现并为用户所喜欢。自动钉箱机,一般由供纸部、折叠部、钉箱部和计数堆积输出部组成。参照图5,钉箱机的输出部上设置有传送道4,传送道4包括传送架41、间隔设置于传送架41上表面的传送辊42以及驱动传送辊42转动的驱动机构43。在瓦楞纸箱的生产运输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将堆叠的纸箱进行换向,通常经过人工对纸箱进行转向,因此,消耗大量的劳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减少劳动力成本,本申请提供一种钉箱机的转向装置。本申请提供一种钉箱机的转向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钉箱机的转向装置,包括安装于传送道上的转向件,所述转向件包括第一抵接杆与第二抵接杆,所述第一抵接杆与第二抵接杆均呈竖直状态,所述第一抵接杆靠近传送道入口的一侧,所述第二抵接杆靠近传送道出口的一侧,所述第一抵接杆与第二抵接杆之间形成一个转向面,所述转向面自传送道入口朝向出口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堆叠的纸箱形成一个长方体在传送道上传送,长方体的长边与第一抵接杆抵接,且第一抵接杆位于长方体长边中心的一侧;长方体与第一抵接杆接触后,继续在传送辊的作用下发生转动,直至长方体长边的一侧面与转向面贴合;随后长方体长边的一侧面与第二抵接杆接触,并在传送辊的作用下继续发生转动,最终使得长方体长边的一侧面与传送辊长度方向接近垂直状态,完成转向工作,从而节省大量劳动力。优选的,所述转向件还包括连接第一抵接杆与第二抵接杆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两端对应套设于第一抵接杆与第二抵接杆上,所述导向板位于传送辊上方,所述转向面为导向板靠近传送辊中心的一侧面;所述第一抵接杆与第二抵接杆的底部均延伸至传送辊下方,所述第一抵接杆与第二抵接杆的底端之间连接有固定座,所述传送道下方设置有驱动固定座沿传送辊长度方向移动的调节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组件预先将固定座调节至合适位置,使得堆叠呈长方体的纸箱与导向板套设于第一抵接杆的一端接触,在传送辊的转动运输下,纸箱发生转动,直至长方体的一侧与导向板贴合;继续在传送辊的运输下,长方体的一侧面绕导向板套设于第二抵接杆的一端发生转动,最终完成转向工作。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螺杆、与螺杆平行的导向杆以及驱动螺杆转动的驱动件,所述螺杆与传送辊平行设置,螺杆的一端与传送架的一侧转动连接,另一侧延伸至传送架另一侧外部,并与驱动件连接;所述螺杆水平穿设于固定座上,且与固定座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杆设置有两个且分布于螺杆的两侧并与传送架连接,且导向杆穿设于固定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式,固定座在两导向杆的导向作用下,通过驱动件带动螺杆转动,进而带动固定座沿螺杆长方向移动,从而调节导向板的位置。优选的,所述导向板的一侧转动连接于第一抵接杆上,所述导向板的上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供第二抵接杆插设的腰形孔;所述第一抵接杆与第二抵接杆于导向板的下边沿处均设置有限制导向板向下移动的限位凸环;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供第二抵接杆沿螺杆长度方向移动的调节槽,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二抵接杆的锁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板的一侧转动连接于第一抵接杆上,另一端通过开设腰形孔插设于第二抵接杆上,第二抵接杆可沿调节槽长度方向移动,进而调节导向板相对于传送道传送方向的夹角,再通过锁紧件将第二抵接杆锁紧以保持导向板的稳定;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调整导向板相对于传送道传送方向的夹角,使得堆叠的纸箱能够更为顺利的完成转向工作。优选的,所述锁紧件为锁紧螺母,所述第二抵接杆的外壁上设置有抵接于调节槽上边沿槽口的抵接环,所述第二抵接杆的下端穿过调节槽并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抵接杆在抵接环与锁紧螺母的作用下保持固定,其锁紧方式简单实用。优选的,所述第一抵接杆与第二抵接杆于导向板的上边沿均螺接有固定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螺母分别锁紧在第一抵接杆与第二抵接杆之后,使得导向板被夹紧于固定螺母与限位凸环之间,限制导向板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提高工作稳定。优选的,所述导向板还包括有截面呈弧形结构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弧面朝向传送道的入口,所述缓冲板位于导向板靠近传送道入口的一侧,所述缓冲板采用具有弹性的金属材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缓冲板采用具有弹性的金属材质,当堆叠的纸箱首先接触到缓冲板时,能够将大部分碰撞力进行缓冲,减少整个转向件的振动,提高转向件的工作稳定性;同时减少对纸箱的反冲作用力,使得堆叠的纸箱能够保持较平整的堆叠状态。优选的,所述第一抵接杆于传送辊的下方侧壁上连接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一端与第一抵接杆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座连接,且加强杆所在的平面垂直于传送辊的轴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堆叠的纸箱与导向板碰撞后,大部分力传递到第一抵接杆上,通过加强杆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第一抵接杆的抗冲击能力。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当堆叠的呈长方体状的纸箱在传送辊上移动时,预先将导向板沿螺杆长度方向调整,使得缓冲板位于长方体长边中心的一侧;长方体的长边在传送辊的传送下与缓冲板抵接后;在传送辊的作用下发生转动,直至长方体长边的一侧面与导向板的转向面贴合;随后纸箱传送辊的作用下继续绕导向杆远离第一抵接杆的一端发生转动,最终使得长方体长边的一侧面与传送辊长度方向接近垂直状态,完成转向工作,从而节省大量劳动力;2.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旋松第一抵接杆与第二抵接杆上的固定螺母,再旋松第二抵接杆下端的缩减螺母,即可调整导向板相对于传送道传送方向的角度,使得堆叠的纸箱能够更顺利完成转向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转向件与传送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转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转向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堆叠的纸箱进行转向的过程示意图;图5是相关技术中传送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转向件;11、第一抵接杆;111、加强杆;12、第二抵接杆;121、抵接环;13、导向板;131、缓冲板;132、腰形孔;14、固定座;141、调节槽;15、限位凸环;16、固定螺母;2、调节组件;21、螺杆;22、导向杆;23、驱动件;3、锁紧螺母;4、传送道;41、传送架;42、传送辊;43、驱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钉箱机的转向装置。参照图1和图2,转向装置包括安装于传送道4上的转向件1。转向件1包括第一抵接杆11、第二抵接杆12以及导向板13。第一抵接杆11与第二抵接杆12均呈竖直状态,第一抵接杆11靠近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钉箱机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传送道(4)上的转向件(1),所述转向件(1)包括第一抵接杆(11)与第二抵接杆(12),所述第一抵接杆(11)与第二抵接杆(12)均呈竖直状态,所述第一抵接杆(11)靠近传送道(4)入口的一侧,所述第二抵接杆(12)靠近传送道(4)出口的一侧,所述第一抵接杆(11)与第二抵接杆(12)之间形成一个转向面,所述转向面自传送道(4)入口朝向出口倾斜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钉箱机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传送道(4)上的转向件(1),所述转向件(1)包括第一抵接杆(11)与第二抵接杆(12),所述第一抵接杆(11)与第二抵接杆(12)均呈竖直状态,所述第一抵接杆(11)靠近传送道(4)入口的一侧,所述第二抵接杆(12)靠近传送道(4)出口的一侧,所述第一抵接杆(11)与第二抵接杆(12)之间形成一个转向面,所述转向面自传送道(4)入口朝向出口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钉箱机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件(1)还包括连接第一抵接杆(11)与第二抵接杆(12)的导向板(13),所述导向板(13)的两端对应套设于第一抵接杆(11)与第二抵接杆(12)上,所述导向板(13)位于传送辊(42)上方,所述转向面为导向板(13)靠近传送辊(42)中心的一侧面;
所述第一抵接杆(11)与第二抵接杆(12)的底部均延伸至传送辊(42)下方,所述第一抵接杆(11)与第二抵接杆(12)的底端之间连接有固定座(14),所述传送道(4)下方设置有驱动固定座(14)沿传送辊(42)长度方向移动的调节组件(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钉箱机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螺杆(21)、与螺杆(21)平行的导向杆(22)以及驱动螺杆(21)转动的驱动件(23),所述螺杆(21)与传送辊(42)平行设置,螺杆(21)的一端与传送架(41)的一侧转动连接,另一侧延伸至传送架(41)另一侧外部,并与驱动件(23)连接;所述螺杆(21)水平穿设于固定座(14)上,且与固定座(14)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杆(22)设置有两个且分布于螺杆(21)的两侧并与传送架(41)连接,且导向杆(22)穿设于固定座(14)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榕升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