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压器蜗壳流道蜗舌到基准孔中心检具及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243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压器蜗壳流道蜗舌到基准孔中心检具,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底部形成插入块,所述插入块与定位块底面之间形成装配台阶;以及水平旋转机构和测头;所述定位块与增压器蜗壳旋转配合,以带动处于检测位的测头在蜗舌前旋转,进而检测蜗舌与基准孔中心距离是否合格。检测方法,采用上述的检具;包括以下步骤:先将检具中的限位销拔起,旋转测头;放入蜗壳;再将测头转回原位,并将限位销插入销孔,将测头固定在检具的检测位;旋转整个检具,测头经过蜗壳舌尖位置时,通规应顺利通过,且止规应卡住,此为检测合格,否则即为不合格。操作简便,可实现生产线在线快速检测,增加检测频次,减少不良流出。减少不良流出。减少不良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压器蜗壳流道蜗舌到基准孔中心检具及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压器蜗壳流道蜗舌到基准孔中心检具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示, 蜗壳与出气口的连接处常有一种由壳壁形成,状如舌头的“舌状”结构,称为蜗舌。其作用是用来放置部分气体在蜗壳内循环流动。当旋转叶轮叶片通道出口处的气流掠过蜗舌附近时,蜗舌的舌头就把它们一分为二:大部分气流顺着通道流向了风机的出口;少部分气流则通过蜗舌、叶轮之间的间隙流回蜗壳,在蜗壳内随叶轮旋转达一周后重返蜗舌处参与新的分流。
[0003]例如在我公司开发的增压器蜗壳上,蜗舌的舌尖到基准孔有距离要求φ
±
0.5mm,铸造部的控制方案是流道扫描,检测频次是每班首件。但由于机加工后,机加工的基准中心与毛坯时的基准中心有偏差,误差约0.6mm,导致此处尺寸的测量有误差,故此需在机加工后对此尺寸再次进行检测。最初的检测方案是三坐标检测,扫描此处曲线,在曲线中选取舌尖最高点来计算到基准孔的距离(图中距离L),检测频次为每班首件,但由于三坐标测量毛坯时有一定误差,且三坐标资源有限,产线无法在线检测,故此考虑增加一种检具,快速检测此处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增压器蜗壳流道蜗舌到基准孔中心检具及检测方法,解决以往增压器蜗壳流道蜗舌到基准孔中心之间距离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增压器蜗壳流道蜗舌到基准孔中心检具,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底部形成插入块,所述插入块与定位块底面之间形成装配台阶,所述装配台阶适于与蜗壳基准端面A和基准孔径B相配合;以及水平旋转机构和测头,所述测头经水平旋转机构与定位块连接,所述测头位于定位块下方,所述水平旋转机构带动测头做旋转、以调节至测头前端边缘与基准孔中心的距离为最大值;即,将测头调节至检测位;所述定位块与增压器蜗壳旋转配合,以带动处于检测位的测头在蜗舌前旋转,进而检测蜗舌与基准孔中心距离是否合格。
[0006]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旋转机构包括旋转轴和调节块,所述旋转轴竖向穿过定位块,所述旋转轴下端螺纹连接测头,所述旋转轴上端固定连接调节块,所述调节块搁置在定位块上端,所述调节块在定位块上端做旋转、以带动测头做旋转。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块上穿设限位销,所述限位销适于在调节块上做上下移动,所述定位块上开设销孔,所述限位销插入销孔、以限制调节块在定位块上做旋转,进而将测头固定在检测位。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上固定设置手柄。进一步的,所述插入块的外径值为基准孔径B的下限值。进一步的,所述
定位块上设置观察槽,适于检具与待测蜗壳装配时观察蜗壳内的蜗舌位置。进一步的,所述插入块底部设置避让台阶。进一步的,所述测头采用通规或者止规。
[0007]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增压器蜗壳流道蜗舌到基准孔中心检测方法,采用上述的检具;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先将检具中的限位销拔起,此时,测头就处于可活动状态,旋转测头,使其能不干涉的放入蜗壳;步骤S02,用定位块贴平蜗壳基准端面A,底部插入块与基准孔径B配合定位,通过观察槽目视蜗舌位置,放入蜗壳;步骤S03,再将测头转回原位,并将限位销插入销孔,将测头固定在检具的检测位;步骤S04,旋转整个检具,测头经过蜗壳舌尖位置时,通规应顺利通过,且止规应卡住,此为检测合格,否则即为不合格。
[000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操作简便,可实现生产线在线快速检测,增加检测频次,减少不良流出。2、易损部件是可活动测头,此处可单独拆卸,单独更换,大大增加了检具寿命,降低了检具制造和消耗成本。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0]图1是待检测增压器蜗壳示意图;图2是检具示意图;图3是检具俯视图;图4是检具在蜗壳上检测时的示意图;其中,2、定位块,21、插入块,22、避让台阶,3、水平旋转机构,31、调节块,32、旋转轴,4、测头,5、限位销,6、手柄,7、观察槽,10、蜗壳,11、蜗舌。
[0011]具体实施方式
[0012]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
[0013]如图1所示,蜗壳10内的蜗舌11离基准孔中心的距离L是大于基准孔中心的孔径的,本专利技术的检具主要用于对距离L进行检测,检具在装配的时候利用蜗壳10上的基准端面A和基准孔径B作为定位基准。以下对检具的具体结构和原理进行介绍。
[0014]实施例一:如图2图3所示,一种增压器蜗壳流道蜗舌11到基准孔中心检具,包括定位块2,所述定位块2底部形成插入块21,所述插入块21与定位块2底面之间形成装配台阶,所述装配台阶适于与蜗壳基准端面A和基准孔径B相配合;以及水平旋转机构3和测头4,所述测头4经水平旋转机构3与定位块2连接,所述测头4位于定位块2下方,所述水平旋转机构3带动测头4做旋转、以调节至测头4前端边缘与基准孔中心的距离为最大值;即,将测头4调节至检测位;所述定位块2与增压器蜗壳旋转配合,以带动处于检测位的测头4在蜗舌11前旋转,进而检测蜗舌11与基准孔中心距离是否合格。
[0015]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的方式,所述水平旋转机构3包括旋转轴32和调节块31,所述旋转轴32竖向穿过定位块2,所述旋转轴32下端螺纹连接测头4,所述旋转轴32上端固定连接调节块31,所述调节块31搁置在定位块2上端,所述调节块31在定位块2上端做旋转、以带动测头4做旋转。
[0016]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的方式,所述调节块31上穿设限位销5,所述限位销5适于在调节块31上做上下移动,所述定位块2上开设销孔,所述限位销5插入销孔、以限制调节块31在定位块2上做旋转,进而将测头4固定在检测位。
[0017]测量时必须先用限位销5固定住测头4,使其无法活动,这样就能保证测头4前端边缘到基准中心的距离就是最大值,将测头4固定在检测位。
[0018]设计时,此处距离即为待测尺寸,通规设计为尺寸下限,止规为尺寸上限,再通过旋转检具,如果检具能不干涉的旋转则表示增压器蜗舌11到基准孔中心的距离大于检具设计的距离,如果干涉卡住了,则表示增压器蜗舌11到基准孔中心的距离小于检具设计的距离。
[0019]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的方式,所述定位块2上固定设置手柄6,通过手柄6可以方便转动检具。
[0020]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的方式,所述插入块21的外径值为基准孔径B的下限值。
[0021]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的方式,所述定位块2上设置观察槽7,适于检具与待测蜗壳装配时观察蜗壳内的蜗舌11位置,使工人无需盲目寻找待测部位,可提高检测效率。
[0022]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的方式,所述插入块21底部设置避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压器蜗壳流道蜗舌到基准孔中心检具,其特征是,包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底部形成插入块,所述插入块与定位块底面之间形成装配台阶,所述装配台阶适于与蜗壳基准端面A和基准孔径B相配合;以及水平旋转机构和测头,所述测头经水平旋转机构与定位块连接,所述测头位于定位块下方,所述水平旋转机构带动测头做旋转、以调节至测头前端边缘与基准孔中心的距离为最大值;即,将测头调节至检测位;所述定位块与增压器蜗壳旋转配合,以带动处于检测位的测头在蜗舌前旋转,进而检测蜗舌与基准孔中心距离是否合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器蜗壳流道蜗舌到基准孔中心检具,其特征是,所述水平旋转机构包括旋转轴和调节块,所述旋转轴竖向穿过定位块,所述旋转轴下端螺纹连接测头,所述旋转轴上端固定连接调节块,所述调节块搁置在定位块上端,所述调节块在定位块上端做旋转、以带动测头做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器蜗壳流道蜗舌到基准孔中心检具,其特征是,所述调节块上穿设限位销,所述限位销适于在调节块上做上下移动,所述定位块上开设销孔,所述限位销插入销孔、以限制调节块在定位块上做旋转,进而将测头固定在检测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器蜗壳流道蜗舌到基准孔中心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瑜
申请(专利权)人:科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