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四足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对位套框,所述限位套和对位套框的内部活动插接有插接条。通过将对位块与对位套框对位,转动手持片以带动内螺纹管转动,即带动内螺纹管在螺纹轴的表面转动并横向螺栓移动,使插接条滑插至限位套内部,即可使防护侧板固定装配在机器人本体的侧表面,通过设置防护垫条和吸能棉条,使得防护侧板侧身触及外物时,得以通过吸能棉条溃缩吸能,使防护垫条受压,从而使得机器人本体得到防护,达到了便于根据防护需求加装防护结构的效果,避免了受外物触击而受损的情况,使用起来更加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四足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四足机器人。
技术介绍
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机器人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基本特征,可以辅助甚至替代人类完成危险、繁重、复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服务人类生活,扩大或延伸人的活动及能力范围。目前现有的机器人的周身大多缺乏防护结构,使得机器人容易被外部物体触击受损,或机器人移动时触碰外物而受损,不便于根据防护需求加装防护结构,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四足机器人,解决了目前现有的机器人的周身大多缺乏防护结构,使得机器人容易被外部物体触击受损,或机器人移动时触碰外物而受损,不便于根据防护需求加装防护结构,安全性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四足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对位套框,所述限位套和对位套框的内部活动插接有插接条,所述插接条位于对位套框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对位块,所述插接条位于对位套框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防护侧板,所述防护侧板远离插接条一侧面粘接有防护垫条,所述防护垫条的表面粘接有吸能棉条,所述吸能棉条的表面开设有缓冲凹槽,所述防护侧板靠近插接条一侧面的中部安装有轴承,所述防护侧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内螺纹管,所述内螺纹管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手持片,所述内螺纹管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轴,且螺纹轴的端部与机器人本体的侧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手持片的表面设有防滑条,所述防滑条为凸纹条结构。优选的,所述缓冲凹槽为V状凹槽,所述吸能棉条采用纳米海绵材质制成。优选的,所述防护垫条采用氟橡胶材质制成。优选的,所述对位套框靠近限位套一端的套壁厚度大于其另一端套壁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防护结构的四足机器人,通过将对位块与对位套框对位,转动手持片以带动内螺纹管转动,即带动内螺纹管在螺纹轴的表面转动并横向螺栓移动,使插接条滑插至限位套内部,即可使防护侧板固定装配在机器人本体的侧表面,通过设置防护垫条和吸能棉条,使得防护侧板侧身触及外物时,得以通过吸能棉条溃缩吸能,使防护垫条受压,从而使得机器人本体得到防护,达到了便于根据防护需求加装防护结构的效果,避免了受外物触击而受损的情况,使用起来更加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结构俯剖图。图中:1机器人本体、2限位套、3对位套框、4插接条、5对位块、6防护侧板、7防护垫条、8吸能棉条、9缓冲凹槽、10轴承、11内螺纹管、12手持片、13螺纹轴、14防滑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2,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四足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机器人本体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套2,限位套2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对位套框3,对位套框3靠近限位套2一端的套壁厚度大于其另一端套壁厚度,限位套2和对位套框3的内部活动插接有插接条4,插接条4位于对位套框3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对位块5,插接条4位于对位套框3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防护侧板6,防护侧板6远离插接条4一侧面粘接有防护垫条7,防护垫条7采用氟橡胶材质制成,防护垫条7的表面粘接有吸能棉条8,吸能棉条8的表面开设有缓冲凹槽9,缓冲凹槽9为V状凹槽,吸能棉条8采用纳米海绵材质制成,防护侧板6靠近插接条4一侧面的中部安装有轴承10,防护侧板6通过轴承10转动连接有内螺纹管11,内螺纹管1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手持片12,内螺纹管1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轴13,且螺纹轴13的端部与机器人本体1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手持片12的表面设有防滑条14,防滑条14为凸纹条结构,通过将对位块5与对位套框3对位,转动手持片12以带动内螺纹管11转动,即带动内螺纹管11在螺纹轴13的表面转动并横向螺栓移动,使插接条4滑插至限位套2内部,即可使防护侧板6固定装配在机器人本体1的侧表面,通过设置防护垫条7和吸能棉条8,使得防护侧板6侧身触及外物时,得以通过吸能棉条8溃缩吸能,使防护垫条7受压,从而使得机器人本体1得到防护,达到了便于根据防护需求加装防护结构的效果,避免了受外物触击而受损的情况,使用起来更加安全。综上所述,该具有防护结构的四足机器人,通过将对位块5与对位套框3对位,转动手持片12以带动内螺纹管11转动,即带动内螺纹管11在螺纹轴13的表面转动并横向螺栓移动,使插接条4滑插至限位套2内部,即可使防护侧板6固定装配在机器人本体1的侧表面,通过设置防护垫条7和吸能棉条8,使得防护侧板6侧身触及外物时,得以通过吸能棉条8溃缩吸能,使防护垫条7受压,从而使得机器人本体1得到防护,达到了便于根据防护需求加装防护结构的效果,避免了受外物触击而受损的情况,使用起来更加安全,解决了目前现有的机器人的周身大多缺乏防护结构,使得机器人容易被外部物体触击受损,或机器人移动时触碰外物而受损,不便于根据防护需求加装防护结构,安全性较差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四足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套(2),所述限位套(2)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对位套框(3),所述限位套(2)和对位套框(3)的内部活动插接有插接条(4),所述插接条(4)位于对位套框(3)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对位块(5),所述插接条(4)位于对位套框(3)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防护侧板(6),所述防护侧板(6)远离插接条(4)一侧面粘接有防护垫条(7),所述防护垫条(7)的表面粘接有吸能棉条(8),所述吸能棉条(8)的表面开设有缓冲凹槽(9),所述防护侧板(6)靠近插接条(4)一侧面的中部安装有轴承(10),所述防护侧板(6)通过轴承(10)转动连接有内螺纹管(11),所述内螺纹管(1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手持片(12),所述内螺纹管(1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轴(13),且螺纹轴(13)的端部与机器人本体(1)的侧表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四足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套(2),所述限位套(2)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对位套框(3),所述限位套(2)和对位套框(3)的内部活动插接有插接条(4),所述插接条(4)位于对位套框(3)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对位块(5),所述插接条(4)位于对位套框(3)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防护侧板(6),所述防护侧板(6)远离插接条(4)一侧面粘接有防护垫条(7),所述防护垫条(7)的表面粘接有吸能棉条(8),所述吸能棉条(8)的表面开设有缓冲凹槽(9),所述防护侧板(6)靠近插接条(4)一侧面的中部安装有轴承(10),所述防护侧板(6)通过轴承(10)转动连接有内螺纹管(11),所述内螺纹管(1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手持片(12),所述内螺纹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孙杰,梁锋,薛兴雨,
申请(专利权)人:陈孙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