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轨电车充电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2274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有轨电车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有轨电车充电系统,有轨电车充电系统包括无线通信单元,及通过无线通信单元通信连接的充电控制单元和车载储能单元,有轨电车充电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有轨电车进站前,充电控制单元获取当前时刻所述车载储能单元的多组运行状态数据;设定预设判断条件,当多组运行状态数据满足预设判断条件时,基于多组运行状态数据确定充电控制单元的充电工况,待有轨电车进站后,充电控制单元根据充电工况对有轨电车进行充电。本发明专利技术保证了有轨电车在进站时能够以合理充电工况对有轨电车进行充电,缩短了有轨电车进站充电时间,并避免不合理充电对有轨电车的储能装置的二次破坏,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安全性。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轨电车充电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轨电车储能
,特别涉及一种有轨电车充电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有轨电车以其节能环保、安全便捷等优势,已被大量推广应用。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有轨电车已有的比较完善的充电系统,该充电系统主要是在车站内设置充电桩,通过电子标签检测有轨电车进站后,通过架设的受电弓为有轨电车上的储能装置供电。该充电系统通常先以恒流充电方式将储能装置充电值工作电压上限,再进入恒压充电模式,直至压差满足设置值后切除供电,充电完成。
[0004]但就现有技术而言,该充电系统在有轨电车进站充电时并不能第一时间掌握储能装置的运行状态,仅通过检测储能装置端电压与充电系统输出电压之间的压差来确定充电工况,极容易导致充电电流过大对储能装置造成冲击,使得充电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低,并且若采用试充机制,将有轨电车负载使用情况和储能装置的最大可用容量考虑在内,又会大幅延长有轨电车进站充电的时间,而且未考虑储能装置的运行工况,充电时还可能会对车载储能装置造成二次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轨电车充电控制方法,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有轨电车充电控制方法中不能及时掌握有轨电车储能装置运行状态、可靠性低及安全性低的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轨电车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有轨电车充电系统,有轨电车充电装置包括无线通信单元,及通过无线通信单元通信连接的充电控制单元和车载储能单元,有轨电车充电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br/>[0007]S1:有轨电车进站前,充电控制单元获取当前时刻车载储能单元的多组运行状态数据;
[0008]S2:设定预设判断条件,当多组运行状态数据满足预设判断条件时,基于多组运行状态数据确定充电控制单元的充电工况,待有轨电车进站后,充电控制单元根据充电工况对有轨电车进行充电。
[000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S2步骤中预设判断条件,具体包括:
[0010]第一预设判断条件和第二预设判断条件;
[0011]第一预设判断条件包括:判断当前时刻多组运行状态数据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0012]第二预设判断条件包括:判断当前时刻多组运行状态数据与下一时刻多组运行状态数据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其中,多组运行数据的组数为两组。
[00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S2步骤中充电控制单元的充电工况的确定方法,具体包括:
[0014]车载储能单元包括多个并联的车载储能模块,基于多个车载储能模块的运行状态数据,确定充电控制单元的多个预充电电流。
[00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S1步骤中运行状态数据包括:
[0016]车载储能单元的电量状态数据、车载储能单元的故障状态数据及车载储能单元的参数状态数据。
[001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S2步骤中充电控制单元根据充电工况对有轨电车进行充电,具体包括:
[0018]充电过程中,充电控制单元实时获取车载储能单元的故障状态数据;
[0019]若当前时刻故障状态数据与上一时刻故障状态数据不一致,则基于当前时刻车载储能单元的运行状态数据,更新充电控制单元的充电工况;
[0020]充电控制单元根据更新后的充电工况对车载储能单元进行充电。
[002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0022]S3:当充电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压值与车载储能单元的输入端的电压值的差值小于第三阈值时,则充电控制单元停止对车载储能单元进行充电。
[002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0024]S0:划分故障等级,有轨电车进站前,实时获取车载储能单元的故障状态数据,若存在故障的车载储能单元,则基于故障状态数据确定车载储能单元的故障等级,基于故障等级,控制车载储能单元动作以消除故障的车载储能单元,并将车载储能单元的运行状态数据发送至充电控制单元。
[002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S2步骤中,还包括:
[0026]待有轨电车进站后,车载储能单元获取充电控制单元的充电工况;
[0027]若充电控制单元的充电工况与车载储能单元的运行状态数据匹配成功,则充电控制单元根据充电工况对车载储能单元进行充电;
[0028]若充电控制单元的充电工况与车载储能单元的运行状态数据匹配失败,则充电控制单元基于当前时刻的车载储能单元的运行状态数据,更新充电控制单元的充电工况,充电控制单元根据更新后的充电工况对车载储能单元进行充电。
[002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S2步骤中,还包括:
[0030]充电过程中,当车载储能单元有故障报警信号时,则基于车载储能单元的故障状态数据,确定车载储能单元的故障等级,基于故障等级,控制车载储能单元动作以消除故障报警信号,待消除故障报警信号后,充电控制单元继续对所述车载储能单元进行充电,直至充电结束。
[003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S0步骤中所述故障等级包括:一级故障、二级故障及三级故障。
[003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轨电车充电控制方法,充电系统通过采用无线通信将充电控制单元和车载储能单元通信连接,在列车未进站前通过获取车载储能单元的运行状态数据确定充电控制单元的充电工况,根据充电工况对有轨电车进行充电,解决了现有技术有轨电车充电控制方法中不能及时掌握有轨电车储能装置运行状态、可靠性低及安全性低的问题,保证了有轨电车在进站时能够以合理充电工况对有轨电车进行充电,缩短了有轨电车进站充电时间,并避免不合理充电对有轨电车的储能装置的二次破坏,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34]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个有轨电车充电系统的结构框图;
[0036]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个有轨电车充电系统的流程图;
[0037]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个有轨电车进站前充电控制单元的控制流程图;
[0038]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个有轨电车进站后充电控制单元的控制流程图;
[0039]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个有轨电车进站前车载储能单元的控制流程图;
[0040]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个有轨电车进站后车载储能单元的控制流程图;
[0041]以上图中:
[0042]1、无线通信单元;11、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2、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充电控制单元;21、充电控制模块;22、充电模块;3、车载储能单元;31、车载储能模块;32、车载储能模块;33、储能接触器;34、电源管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了使本
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轨电车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有轨电车充电系统,所述有轨电车充电系统包括无线通信单元,及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通信连接的充电控制单元和车载储能单元,所述有轨电车充电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所述有轨电车进站前,所述充电控制单元获取当前时刻所述车载储能单元的多组运行状态数据;S2:设定预设判断条件,当多组所述运行状态数据满足所述预设判断条件时,基于多组所述运行状态数据确定所述充电控制单元的充电工况,待所述有轨电车进站后,所述充电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充电工况对所述车载储能单元进行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电车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所述预设判断条件,具体包括:第一预设判断条件和第二预设判断条件;所述第一预设判断条件包括:判断当前时刻多组所述运行状态数据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二预设判断条件包括:判断当前时刻多组所述运行状态数据与下一时刻多组所述运行状态数据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其中,所述多组运行数据的组数为两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电车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所述充电控制单元的充电工况的确定方法,具体包括:所述车载储能单元包括多个并联的车载储能模块,基于多个所述车载储能模块的所述运行状态数据,确定所述充电控制单元的多个充电档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电车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所述运行状态数据包括:所述车载储能单元的电量状态数据、所述车载储能单元的故障状态数据及所述车载储能单元的参数状态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轨电车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所述充电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充电工况对所述有轨电车进行充电,具体包括:充电过程中,所述充电控制单元实时获取所述车载储能单元的所述故障状态数据;若当前时刻所述故障状态数据与上一时刻所述故障状态数据不一致,则基于当前时刻所述车载储能单元的运行状态数据,更新所述充电控制单元的充电工况;所述充电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挪于桐杨阳张海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