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铁桥梁用的表面横跨式全方位检测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223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铁桥梁用的表面横跨式全方位检测机器人,包括滑车组件、搭载平台、第一检测装置、回转机构、机械臂和第二检测装置;搭载平台通过滑车组件在高铁桥梁的上表面滑动,且在其上表面靠其前端一侧设有第一检测装置,并通过第一检测装置对高铁桥梁上表面进行检测;在搭载平台上表面靠其后端一侧设有回转机构,且在回转机构上设有四个机械臂,四个机械臂相对于载平台的两侧对称设置,且相邻两个机械臂下端与对应第二检测装置固定连接,第二检测装置的检测端分别朝高铁桥梁的两侧下表面以及下方两侧面设置,并分别对高铁桥梁的两侧下表面以及下方两侧面进行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高铁桥梁的全方位检测范围,省时省力,且提高了检测效率。提高了检测效率。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铁桥梁用的表面横跨式全方位检测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高铁桥梁用的表面横跨式全方位检测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高铁的飞速发展,高铁桥梁的质量问题越来越重要,因此为确保高铁桥梁的质量,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对高铁桥梁进行检测。目前传统技术手段一般是采用桥梁检测车搭载工作人员使用仪器进行检测,这就需要工作人员长时间在检测车上的作业平台进行工作,但是在检测的时候往往容易无法移动到某些检测位置,对检测作业造成一定困扰,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发生危险,实用性不强。因此,以上问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铁桥梁用的表面横跨式全方位检测机器人,通过搭载平台、滑车组件、第一检测装置、机械臂和第二检测装置的配合使用,实现了高铁桥梁的全方位检测范围,省时省力,且提高了检测效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铁桥梁用的表面横跨式全方位检测机器人,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滑车组件、搭载平台、第一检测装置、回转机构、机械臂和第二检测装置;所述搭载平台水平设置,且其下表面通过滑车组件在高铁桥梁的上表面水平滑动;在所述搭载平台的上表面靠其前端一侧还竖直设有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的固定端与所述搭载平台竖直转动连接,且其检测端朝前设置,并对高铁桥梁的上表面进行检测;在所述搭载平台的上表面靠其后端一侧还水平设有回转机构,且在所述回转机构的上表面还呈矩形竖直对称设有四个机械臂,四个所述机械臂相对于所述搭载平台的两侧对称设置,且每一所述机械臂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回转机构竖直铰接,每一所述机械臂的下端分别向高铁桥梁的两侧下表面延伸,且每相邻两个机械臂的下端分别与对应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的固定端固定连接,每一所述第二检测装置通过搭载平台分别沿高铁桥梁的下方两侧面水平滑动,且其检测端分别朝高铁桥梁的两侧下表面以及下方两侧面设置,并分别对高铁桥梁的两侧下表面以及下方两侧面进行检测。
[0005]优选的,所述回转机构包括筒体、底座、马达、回旋齿轮箱、驱动齿轮和回旋环;在所述搭载平台的上表面靠其后端一侧还竖直设有筒体,且在所述筒体的正上方还同轴心水平间隔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为水平设置的圆形结构,且其直径大于所述筒体的直径;在所述底座与所述筒体之间还水平平行同轴心设有回旋环,所述回旋环的内圈上表面与所述底座螺接固定,且其外圈下表面与所述筒体螺接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靠搭载平台前端一侧还分别竖直设有马达和回旋齿轮箱,所述马达与所述回旋齿轮箱联动连接,并通过回旋齿轮箱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螺接固定,所述回旋齿轮箱的输出端竖直向下延伸出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并通过驱动齿轮与所述回旋环的外圈啮合连接;在马达的驱动下,通过驱动齿轮与回旋环的啮合配合,底座绕搭载平台做水平旋转。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侧板、第一摆臂、第一检测组件、电机、电机固定架、主齿轮、从齿轮和转轴;在所述搭载平台的上表面靠其前端一侧还竖直对称设有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相对于所述搭载平台的两侧对称设置,且其下端分别与所述搭载平台垂直焊接固定;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偏上位置还水平垂直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垂直延伸出对应所述侧板,并分别与对应所述侧板转动连接;在所述转轴的中间位置还竖直设有第一摆臂,所述第一摆臂的下端与所述转轴套接固定,且其上端竖直向上延伸出两个所述侧板的上端所在平面,并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检测端朝前设置,且通过转轴来调节检测角度,并对高铁桥梁的上表面进行检测;在所述转轴的一端还同轴心套接固定设有从齿轮,且所述从齿轮设于对应所述侧板的外侧;在所述从齿轮的正下方还设有电机固定架,所述电机固定架为U形结构,且其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侧板的外侧面垂直焊接固定,在所述电机固定架的外底面还垂直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垂直延伸至所述电机固定架的内部,并通过主齿轮与所述从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电机固定架对所述主齿轮的转动不产生干涉,且在电机的驱动下,通过主齿轮和从齿轮的啮合配合,第一检测组件进行检测角度的调节。
[0007]优选的,在所述搭载平台的上表面还竖直设有第二缓冲装置,所述第二缓冲装置设于所述回转机构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之间,且其设置位置与所述第一摆臂的转动轨迹相对应;所述第二缓冲装置包括第二缓冲框、第二橡胶垫、第一磁铁、第二磁铁、伸缩杆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缓冲框为水平设置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在其上表面还水平固定设有第二橡胶垫;在所述第二缓冲框的内顶面还水平固定设有第二磁铁,且在所述第二磁铁的正下方还水平间隔设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相匹配,且其设置位置与所述第二磁铁的设置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相斥设置,且在所述第一磁铁的下表面四个直角处还竖直对称设有伸缩杆,每一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磁铁固定连接,且其下端分别竖直向下延伸出所述第二缓冲框的下表面,并分别与水平设置的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还包括滚轮基座和滚轮;在所述第二缓冲装置的每一个伸缩杆外侧面偏上位置还水平对称设有滚轮基座,每一所述滚轮基座均水平设于所述第二缓冲框内,且其一端分别与对应所述伸缩杆垂直固定连接,在每一所述滚轮基座的另一端还竖直横向转动设有滚轮,且每一所述滚轮分别与所述第二缓冲框的对应内侧壁贴合;每一所述伸缩杆分别沿所述第二缓冲框的下表面竖直上下滑动,且每一所述滚轮分别沿所述第二缓冲框的对应内侧壁竖直上下滚动;所述第二缓冲装置通过第二固定板与所述搭载平台的上表面对应位置螺接固定,且通过第二橡胶垫抵紧在收起状态下的第一摆臂上,并对第一摆臂进行缓冲减震。
[0009]优选的,每一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均包括箱体、第二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和第二摆臂;每一所述机械臂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对应位置铰接,且每相邻两个所述机械臂的下端分别与对应所述箱体的一侧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并分别带动对应所述箱体进行竖直平面内的角度调节;在每一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还分别对称设有第二检测组件,且每一所述第二检测组件的检测端分别朝高铁桥梁的两侧下表面设置,并分别对高铁桥梁的两侧下表面进行检测;在每一所述箱体靠搭载平台前端一侧的侧面上还竖直设有第二摆臂,每一所述第二摆臂的下端分别与对应所述箱体铰接,且其上端分别与对应所述第三检
测组件的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检测组件的检测端朝前设置,且通过第二摆臂来调节检测角度,并对高铁桥梁的下方两侧面进行检测。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每一所述第二检测组件以及每一所述第三检测组件均相同,且均包括高清摄像机、超声波探伤仪、X光射线探伤仪、红外测距模块和补光LED灯,每一所述清摄像机、超声波探伤仪、X光射线探伤仪、红外测距模块以及补光LED灯的输出端分别朝高铁桥梁的对应上表面、两侧下表面以及下方两侧面设置。
[0011]优选的,在每一所述箱体的另一侧面四个直角处还对称设有第一缓冲装置,且每一所述第一缓冲装置分别设置在对应所述箱体与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铁桥梁用的表面横跨式全方位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车组件、搭载平台、第一检测装置、回转机构、机械臂和第二检测装置;所述搭载平台水平设置,且其下表面通过滑车组件在高铁桥梁的上表面水平滑动;在所述搭载平台的上表面靠其前端一侧还竖直设有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的固定端与所述搭载平台竖直转动连接,且其检测端朝前设置,并对高铁桥梁的上表面进行检测;在所述搭载平台的上表面靠其后端一侧还水平设有回转机构,且在所述回转机构的上表面还呈矩形竖直对称设有四个机械臂,四个所述机械臂相对于所述搭载平台的两侧对称设置,且每一所述机械臂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回转机构竖直铰接,每一所述机械臂的下端分别向高铁桥梁的两侧下表面延伸,且每相邻两个机械臂的下端分别与对应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的固定端固定连接,每一所述第二检测装置通过搭载平台分别沿高铁桥梁的下方两侧面水平滑动,且其检测端分别朝高铁桥梁的两侧下表面以及下方两侧面设置,并分别对高铁桥梁的两侧下表面以及下方两侧面进行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桥梁用的表面横跨式全方位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机构包括筒体、底座、马达、回旋齿轮箱、驱动齿轮和回旋环;在所述搭载平台的上表面靠其后端一侧还竖直设有筒体,且在所述筒体的正上方还同轴心水平间隔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为水平设置的圆形结构,且其直径大于所述筒体的直径;在所述底座与所述筒体之间还水平平行同轴心设有回旋环,所述回旋环的内圈上表面与所述底座螺接固定,且其外圈下表面与所述筒体螺接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靠搭载平台前端一侧还分别竖直设有马达和回旋齿轮箱,所述马达与所述回旋齿轮箱联动连接,并通过回旋齿轮箱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螺接固定,所述回旋齿轮箱的输出端竖直向下延伸出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并通过驱动齿轮与所述回旋环的外圈啮合连接;在马达的驱动下,通过驱动齿轮与回旋环的啮合配合,底座绕搭载平台做水平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铁桥梁用的表面横跨式全方位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侧板、第一摆臂、第一检测组件、电机、电机固定架、主齿轮、从齿轮和转轴;在所述搭载平台的上表面靠其前端一侧还竖直对称设有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相对于所述搭载平台的两侧对称设置,且其下端分别与所述搭载平台垂直焊接固定;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偏上位置还水平垂直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垂直延伸出对应所述侧板,并分别与对应所述侧板转动连接;在所述转轴的中间位置还竖直设有第一摆臂,所述第一摆臂的下端与所述转轴套接固定,且其上端竖直向上延伸出两个所述侧板的上端所在平面,并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检测端朝前设置,且通过转轴来调节检测角度,并对高铁桥梁的上表面进行检测;在所述转轴的一端还同轴心套接固定设有从齿轮,且所述从齿轮设于对应所述侧板的外侧;在所述从齿轮的正下方还设有电机固定架,所述电机固定架为U形结构,且其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侧板的外侧面垂直焊接固定,在所述电机固定架的外底面还垂直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垂直延伸至所述电机固定架的内部,并通过主齿轮与所述从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电机固定架对所述主齿轮的转动不产生干涉,且在电机的驱动下,通过主齿轮和从齿轮的啮合配合,第一检测组件进行检测角度的调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铁桥梁用的表面横跨式全方位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搭载平台的上表面还竖直设有第二缓冲装置,所述第二缓冲装置设于所述回转
机构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之间,且其设置位置与所述第一摆臂的转动轨迹相对应;所述第二缓冲装置包括第二缓冲框、第二橡胶垫、第一磁铁、第二磁铁、伸缩杆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缓冲框为水平设置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在其上表面还水平固定设有第二橡胶垫;在所述第二缓冲框的内顶面还水平固定设有第二磁铁,且在所述第二磁铁的正下方还水平间隔设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相匹配,且其设置位置与所述第二磁铁的设置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相斥设置,且在所述第一磁铁的下表面四个直角处还竖直对称设有伸缩杆,每一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磁铁固定连接,且其下端分别竖直向下延伸出所述第二缓冲框的下表面,并分别与水平设置的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玉凤张彧萌金亚云唐玉芝陈欣元陈章耀刘大炜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