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供电结构以及具有该结构的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187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供电机构,包括底座和旋转供电组件,旋转供电组件装设在底座上,旋转供电组件在底座上旋转时,通过第二导电件及第一导电部件将电源及/或信号传递至负载。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保持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使旋转供电组件旋转时保持对负载进行电源及/或信号的传输,并且旋转的角度和周数不受限制,灯具的使用状态调节更加灵活,用户使用灯具时更加便利,增强了使用体验。增强了使用体验。增强了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供电结构以及具有该结构的灯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供电机构和灯具,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台灯的旋转供电机构以及具有该结构的灯具。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市场上大部分照明产品,尤其是台上照明灯具,底座上安装的灯杆不能以其自身中心轴为轴进行360
°
无限制甚至多圈数的旋转。由于照明产品一般将供电主体设置在底座上,需要通过导电体穿过灯杆,最终把电源和信号传输给灯头的发光部件。为此,在底座和灯杆之间设置了导线作为导电体,如果灯杆在底座上做不限角度的旋转,灯杆内的导线就会扭断损坏,所以不能实现灯杆的360
°
无限制甚至多圈数旋转,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供电结构以及具有该结构的灯具,以实现灯杆360
°
无限制甚至多圈数旋转,解决现有技术中旋转局限、影响使用体验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转供电机构,包括:
[0005]底座,具有第一导电件;
[0006]旋转供电组件,装设于底座上,旋转供电组件具有第二导电件,第二导电件电性连接于第一导电件及一负载,第二导电件接收电源及/或信号,旋转供电组件在底座上旋转时,通过第二导电件及第一导电部件将电源及/或信号传递至负载。
[0007]本技术方案通过保持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实现旋转供电组件旋转时负载供电及/或接收信号。
[000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包括:
[0009]底座下盖,其上设置第一导电件;
[0010]底座上盖,扣设于底座下盖上且罩覆第一导电件,底座上盖上开设有对位于第一导电件的轴孔,第二导电件的一端穿过轴孔电性连接于第一导电件。
[0011]本技术方案通过轴孔实现旋转供电组件在底座上的旋转以及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的电性连接。
[001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旋转供电组件包括:
[0013]承载部,负载装设于承载部上;
[0014]转动部,装设于底座上盖上,承载部装设于转动部上,第二导电件装设于转动部内,承载部转动时,转动部与承载部同步转动,第二导电件持续与第一导电件接触连接将电源及/或信号传递至负载。
[0015]本技术方案通过转动部与底座的连接实现旋转供电组件的转动。
[001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转动部包括:
[0017]上轴承,装设于底座上盖的上表面上且对位于轴孔;
[0018]轴承上盖,装设于底座上盖的上表面上且罩覆于上轴承,第二导电件装设于轴承上盖的底部;
[0019]下轴承,装设于底座上盖的下表面上且对位于轴孔;
[0020]轴承下盖,装设于底座上盖的下表面上且罩覆于下轴承,轴承下盖与轴承上盖连接,第二导电件的一端穿过上轴承、轴孔及下轴承电性连接于第一导电件。
[0021]本技术方案使底座通过轴承实现对承载部的支撑。
[002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上盖的上表面的中部向底座下盖的方向凹陷延伸形成一凹陷部,轴孔开设于凹陷部的中部,上轴承与轴承上盖装设于凹陷部的上表面上,下轴承与轴承下盖装设于凹陷部的下表面上。本技术方案通过凹陷部对轴承上盖以及上轴承进行隐藏安装,实现较小的结构体积。
[0023]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件包括:
[0024]轨道板,装设于底座下盖上;
[0025]环形轨道,装设于轨道板上,且对位于轴孔,环形轨道与第二导电件电性连接。
[0026]本技术方案通过环形轨道实现第二导电件旋转时保持与第一导电件的接触连接。
[002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电件包括:
[0028]POGOPIN板,装设于轴承上盖的底部上,POGOPIN板电性连接于负载;
[0029]POGOPIN针,其一端装设于POGOPIN板上,POGOPIN针的另一端穿过上轴承、轴孔及下轴承电性连接于环形轨道。
[0030]本技术方案通过具有弹性的POGOPIN针使第二导电件移动过程中保持与第一导电件的紧密接触,实现电性连接的稳定。
[0031]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旋转供电机构还包括:供电模块,装设于底座下盖上且电性连接轨道板,供电模块将接收的电源及/或信号,依次通过轨道板及POGOPIN板传递至负载。本技术方案通过供电模块将电源及/或信号引入,从而实现对负载进行电源及/或信号的传输。
[003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轴承上盖装设于凹陷部上表面上时,轴承上盖的上表面与底座上盖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本技术方案通过轴承上盖与底座上盖的对齐,实现底座整体外观上的平整。
[003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灯具,包括:
[0034]灯臂;
[0035]灯头,装设于灯臂上;以及;
[0036]上述的旋转供电机构,灯臂连接于旋转供电机构,通过旋转供电机构将电源及/或信号传递至灯头。本技术方案的灯具通过旋转供电机构实现灯杆在底座上360
°
无限制甚至多圈数旋转,增强用与使用体验。
[0037]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保持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使旋转供电组件旋转时保持对负载进行电源及/或信号的传输,并且旋转的角度和周数不受限制,灯具的使用状态调节更加灵活,用户使用灯具时更加便利,增强了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3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
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9]图1为本专利技术旋转供电机构的爆炸结构图;
[0040]图2为本专利技术旋转供电机构的剖视结构图;
[0041]图3为本专利技术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中:
[0043]1、底座;11、底座下盖;12、底座上盖;13、轴孔;14、凹陷部;
[0044]2、旋转供电组件;21、承载部;22、转动部;23、上轴承;24、轴承上盖;25、下轴承;26、轴承下盖;
[0045]31、第一导电件;32、第二导电件;33、轨道板;34、环形轨道;35、POGOPIN板;36、POGOPIN针;
[0046]4、供电模块;5、灯头;6、灯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供电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具有第一导电件;旋转供电组件,装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旋转供电组件具有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件及一负载,所述第二导电件接收电源及/或信号,所述旋转供电组件在所述底座上旋转时,通过所述第二导电件及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将电源及/或信号传递至所述负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供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座下盖,其上设置所述第一导电件;底座上盖,扣设于所述底座下盖上且罩覆所述第一导电件,所述底座上盖上开设有对位于所述第一导电件的轴孔,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一端穿过所述轴孔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供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供电组件包括:承载部,所述负载装设于所述承载部上;转动部,装设于所述底座上盖上,所述承载部装设于所述转动部上,所述第二导电件装设于所述转动部内,所述承载部转动时,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承载部同步转动,所述第二导电件持续与所述第一导电件接触连接将电源及/或信号传递至所述负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供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包括:上轴承,装设于所述底座上盖的上表面上且对位于所述轴孔;轴承上盖,装设于所述底座上盖的上表面上且罩覆于所述上轴承,所述第二导电件装设于所述轴承上盖的底部;下轴承,装设于所述底座上盖的下表面上且对位于所述轴孔;轴承下盖,装设于所述底座上盖的下表面上且罩覆于所述下轴承,所述轴承下盖与所述轴承上盖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一端穿过所述上轴承、所述轴孔及所述下轴承电性连接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胜闯许芳黄翔一孙国强于延红孙斌斌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易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