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人车身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1841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人车身加工装置,包括加工车厢,加工车厢的内部设有工作台板,加工车厢的顶板外壁固定有供水管,供水管的下侧接通有若干伸入加工车厢的喷淋管,工作台板开设有穿孔、排液孔,工作台板中设有支撑滚轮,加工车厢位于工作台板的下方设有储水区,储水区中设有循环输送带,循环输送带的带体均布有滤孔,循环输送带与加工车厢左侧板之间留有排屑区,排屑区的左侧设有清理组件,排屑区的下侧设有收集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在机械人车身工件加工完成后,利用喷淋管的喷淋头对加工车厢内部进行冲洗,水流将内部的金属碎屑带至下方的储水区中,经循环输送带转移至收集框中,定期清理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人车身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机械人车身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机械人车身加工平台的使用中,由于机械人车身加工平台整体结构不合理,在使用时冲洗工件的污水大多数都是直接排放到机械人车身加工平台外,给使用者带来不便。为此,公开号为CN211162885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新型机械人车身加工平台,包括加工平台底座、加工平台、工作台面、工件加工器、加工刀、冲水管、工件压板调节柱、污水回收桶,加工平台底座前侧通过合页连接两个维修门,维修门对称设置,加工平台底座上部连接加工平台,加工平台上部连接工作台面,加工平台后侧连接工件加工器,工件加工器上部连接加工刀,工件加工器右侧连接冲水管,工作台面两侧连接工件压板调节柱,工件压板调节柱上部具有两个定位凸起,工件压板调节柱上部通过圆环螺钉连接工件压板,工件压板在工件压板调节柱上滑动,排污槽内部具有调节孔,调节孔两侧具有调节卡槽。但是这种机械人车身加工平台存在不足之处,其不便于在加工完成后对内部进行快速清理,也不能对污水中的金属碎屑进行收集,造成资源浪费。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机械人车身加工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机械人车身加工装置,包括加工车厢,所述加工车厢的内部设有工作台板,所述加工车厢位于工作台板两侧的侧板开设有取放口,且取放口的顶端铰接有密封门,所述加工车厢的顶板内壁靠近两侧固定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动端固定有用于将机械人车身工件抵紧固定的压板,所述加工车厢的顶板内壁预装有冲孔组件,所述加工车厢的顶板外壁固定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的下侧接通有若干伸入加工车厢的喷淋管,所述工作台板的中部开设有若干与冲孔组件配合的穿孔,所述工作台板的中部还开设有若干便于排液的排液孔,所述工作台板中设有若干排便于取放机械人车身工件的支撑滚轮,所述加工车厢位于工作台板的下方设有储水区,所述储水区中设有循环输送带,所述循环输送带的带体均布有滤孔,所述循环输送带的右端伸入至加工车厢右侧板开设的凹槽中,左端与加工车厢左侧板之间留有排屑区,所述加工车厢的左侧板位于排屑区的左侧设有清理组件,位于排屑区的下侧设有收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端固定有清理刷,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带旋钮的螺杆,所述加工车厢的左侧板开设有与螺杆配合的螺纹孔;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收集框,所述收集框的上端为开口,左侧固定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外端固定有把手,所述密封块的侧端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加工车厢的左侧板开设有便于密封块滑动的滑孔。进一步地,上述机械人车身加工装置中,所述喷淋管的底端安装有喷淋头。进一步地,上述机械人车身加工装置中,所述穿孔、排液孔与支撑滚轮的位置错开。进一步地,上述机械人车身加工装置中,所述循环输送带中带体的滤孔孔径小于金属碎屑的粒径。进一步地,上述机械人车身加工装置中,所述加工车厢的左侧板位于螺纹孔的外端开设有便于操作旋钮的扩孔。进一步地,上述机械人车身加工装置中,所述加工车厢的左侧板位于滑孔的内壁开设有与密封圈配合的密封槽。进一步地,上述机械人车身加工装置中,所述储水区的侧壁位于循环输送带的上方接通有溢流管,位于循环输送带的下方接通有排水管,所述溢流管、排水管各自的管体装有开度阀。进一步地,上述机械人车身加工装置中,所述溢流管通过带泵体的回水管与供水管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其在机械人车身工件加工完成后,可以关闭两侧的密封门,对供水管进行供水,利用喷淋管的喷淋头对加工车厢内部进行冲洗,水流将内部的金属碎屑带至下方的储水区中,经循环输送带转移至收集框中,定期清理即可。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供水管、喷淋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清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收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加工车厢,2-工作台板,3-取放口,4-密封门,5-电动推杆,6-冲孔组件,7-供水管,8-喷淋管,9-支撑滚轮,10-循环输送带,11-清理组件,111-安装块,112-清理刷,113-螺杆,114-旋钮,12-收集组件,121-收集框,122-密封块,123-密封圈,124-把手,125-滑孔,13-溢流管,14-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机械人车身加工装置,包括加工车厢1,加工车厢1的内部设有工作台板2,加工车厢1位于工作台板2两侧的侧板开设有取放口3,且取放口3的顶端铰接有密封门4。加工车厢1的顶板内壁靠近两侧固定有电动推杆5,电动推杆5的活动端固定有用于将机械人车身工件抵紧固定的压板。加工车厢1的顶板内壁预装有冲孔组件6,加工车厢1的顶板外壁固定有供水管7,供水管7的下侧接通有若干伸入加工车厢1的喷淋管8,喷淋管8的底端安装有喷淋头。本实施例中,工作台板2的中部开设有若干与冲孔组件6配合的穿孔,工作台板2的中部还开设有若干便于排液的排液孔,工作台板2中设有若干排便于取放机械人车身工件的支撑滚轮9,穿孔、排液孔与支撑滚轮9的位置错开。本实施例中,加工车厢1位于工作台板2的下方设有储水区,储水区中设有循环输送带10,循环输送带10的带体均布有滤孔,循环输送带10中带体的滤孔孔径小于金属碎屑的粒径。循环输送带10的右端伸入至加工车厢1右侧板开设的凹槽中,凹槽的竖截面为半圆形,凹槽的设计是为了提高循环输送带10与加工车厢1右侧板之间的“密封性”,防止金属碎屑进入两者间隙。循环输送带10的左端与加工车厢1左侧板之间留有排屑区,加工车厢1的左侧板位于排屑区的左侧设有清理组件11,位于排屑区的下侧设有收集组件12。循环输送带10的其中一根支撑辊轴贯穿加工车厢1的侧板,且贯穿的端部固定有摇把手。本实施例中,清理组件11包括安装块111,安装块111的一端固定有清理刷112,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带旋钮114的螺杆113,加工车厢1的左侧板开设有与螺杆113配合的螺纹孔。加工车厢1的左侧板位于螺纹孔的外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人车身加工装置,包括加工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车厢的内部设有工作台板,所述加工车厢位于工作台板两侧的侧板开设有取放口,且取放口的顶端铰接有密封门,所述加工车厢的顶板内壁靠近两侧固定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动端固定有用于将机械人车身工件抵紧固定的压板,所述加工车厢的顶板内壁预装有冲孔组件,所述加工车厢的顶板外壁固定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的下侧接通有若干伸入加工车厢的喷淋管,所述工作台板的中部开设有若干与冲孔组件配合的穿孔,所述工作台板的中部还开设有若干便于排液的排液孔,所述工作台板中设有若干排便于取放机械人车身工件的支撑滚轮,所述加工车厢位于工作台板的下方设有储水区,所述储水区中设有循环输送带,所述循环输送带的带体均布有滤孔,所述循环输送带的右端伸入至加工车厢右侧板开设的凹槽中,左端与加工车厢左侧板之间留有排屑区,所述加工车厢的左侧板位于排屑区的左侧设有清理组件,位于排屑区的下侧设有收集组件;/n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端固定有清理刷,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带旋钮的螺杆,所述加工车厢的左侧板开设有与螺杆配合的螺纹孔;/n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收集框,所述收集框的上端为开口,左侧固定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外端固定有把手,所述密封块的侧端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加工车厢的左侧板开设有便于密封块滑动的滑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人车身加工装置,包括加工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车厢的内部设有工作台板,所述加工车厢位于工作台板两侧的侧板开设有取放口,且取放口的顶端铰接有密封门,所述加工车厢的顶板内壁靠近两侧固定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动端固定有用于将机械人车身工件抵紧固定的压板,所述加工车厢的顶板内壁预装有冲孔组件,所述加工车厢的顶板外壁固定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的下侧接通有若干伸入加工车厢的喷淋管,所述工作台板的中部开设有若干与冲孔组件配合的穿孔,所述工作台板的中部还开设有若干便于排液的排液孔,所述工作台板中设有若干排便于取放机械人车身工件的支撑滚轮,所述加工车厢位于工作台板的下方设有储水区,所述储水区中设有循环输送带,所述循环输送带的带体均布有滤孔,所述循环输送带的右端伸入至加工车厢右侧板开设的凹槽中,左端与加工车厢左侧板之间留有排屑区,所述加工车厢的左侧板位于排屑区的左侧设有清理组件,位于排屑区的下侧设有收集组件;
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端固定有清理刷,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带旋钮的螺杆,所述加工车厢的左侧板开设有与螺杆配合的螺纹孔;
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收集框,所述收集框的上端为开口,左侧固定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外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护刚杨真赵苏娥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蔚蓝远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