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压机辊缝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1693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辊压机辊缝检测装置,包括:定辊组件,其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轴承座和转动安装于第一轴承座上的第一辊轴;动辊组件,其包括与第一轴承座相对应的第二轴承座和转动安装于第二轴承座上的第二辊轴;测距组件,其包括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检测仪;其中,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平行设置;第二轴承座能相对第一轴承座直线往复移动;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检测仪分别安装于第二轴承座和第一轴承座上,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检测仪位置相对应,用于发射和接收红外线信号。该装置可实时检测辊缝大小,不受辊压机运行振动的影响,不用停机测量、测量快速、准确、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辊压机辊缝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位移检测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辊压机辊缝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辊压机由两个相向同步转动的挤压辊组成,一个为固定辊,一个为活动辊。物料从两棍的上方给入,被挤压辊连续带入辊间,受到压力作用,变成密实的料饼从下方排出。辊压机运行时,运转状态的好坏最直观体现在两工作辊之间辊缝的变化情况上;辊缝变化频率低、幅度小代表设备在稳定运行,反之则表明设备的工作状态不稳定,需要进行调整。辊压机通过辊缝检测装置来为控制系统提供实时的辊缝值,以便控制系统调整辊缝大小。但是,现有的辊缝检测装置通常采用的是机械位移传感器,属于金属感应类的线性传感器,这类设备在使用时会受设备运行产生的振动的影响,使其调整螺母等元件发生松动,影响测量的准确性,造成测量精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辊压机辊缝检测装置,该装置可实时检测辊缝大小,不受辊压机运行振动的影响,不用停机测量、测量快速、准确、精度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辊压机辊缝检测装置,包括:定辊组件,其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轴承座和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轴承座上的第一辊轴;动辊组件,其包括与所述第一轴承座相对应的第二轴承座和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轴承座上的第二辊轴;测距组件,其包括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检测仪;其中,所述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轴承座能相对第一轴承座直线往复移动;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检测仪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轴承座和第一轴承座上,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检测仪位置相对应,用于发射和接收红外线信号。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检测仪外分别罩设有防尘罩,两个所述防尘罩相对应的面为可供红外线穿过的透明界面。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界面外侧设有可往复运动的刮尘器,用于去除透明界面外的灰尘。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检测仪电性连接。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检测仪和刮尘器电性连接。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辊组件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二轴承座连接,驱动第二轴承座及第二辊轴向第一轴承座方向往复运动。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辊组件还包括滑轨,所述第二轴承座与滑轨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第二轴承座沿滑轨往复运动。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轨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辊轴的轴线方向相垂直。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为油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辊压机辊缝检测装置,其测距组件包括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检测仪,且红外线发射器安装在可往复移动的第二轴承座上,与安装座第一轴承座上红外线检测仪相对应;通过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红外线信号,红外线检测仪接收红外线信号,进而通过时间差分析计算出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的距离,进而得到安装于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上的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的距离(即辊缝大小)。该装置通过发出红外线和接收红外线的时间差,结合红外线的传播速度计算出两个轴承座之间的距离,检测快速、准确,受辊压机运行振动的影响小;且红外线发射器安装于可运动的一侧轴承座上,红外线检测仪安装于固定的一侧轴承座上,进一步减少辊压机运行振动的影响;可在线实时检测,无需停机操作,工作效率高。2、辊压机用于粉碎物料,其工作时会产生较多粉尘,而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检测仪易受粉尘的影响,尤其是红外线发射器的发射口处和红外线检测仪的接收部位,若出现粉尘积累会阻断红外线的传播,影响检测结果。设置防尘罩,并将防尘罩上相应侧面设为透明界面,防止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检测仪接触到粉尘;在透明界面上设置刮尘器,可自动刮除透明界面上的粉尘积累,保证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检测仪正常运行。3、设置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测距组件运行,并接收检测数据;根据检测数据分析结果,来控制第二轴承座的往复移动,实现调整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之间的辊缝大小,操作准确、效率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透明界面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轴承座;11、第一辊轴;12、红外线检测仪;2、第二轴承座;21、第二辊轴;22、红外线发射器;3、防尘罩;31、透明界面;32、刮尘器;4、驱动件;41、滑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辊压机辊缝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相配合的定辊组件和动辊组件,及测距组件。定辊组件包括第一轴承座1和转动安装于第一轴承座1上的第一辊轴1。动辊组件包括第二轴承座2和转动安装于第二轴承座2上的第二辊轴1。其中,第一轴承座1和第二轴承座2的安装位置相对应,第二轴承座2可相对第一轴承座1直线往复移动;其上安装的第一辊轴11和第二辊轴21对应、平行设置;且第一辊轴11和第二辊轴21在同一水平位置上相靠近,两者之间的缝隙即为辊压机的辊缝。即第二轴承座2及其上的第二辊轴21可靠近或远离第一轴承座1和其上的第一辊轴1往复运动,实现调节辊压机辊缝的大小。测距组件,为红外线测距传感器,包括红外线发射器22和红外线检测仪12。红外线发射器22和红外线检测仪12分别安装于第一轴承座1和第二轴承座2上,优选,红外线发射器22安装于第二轴承座2上,红外线检测仪12安装于第一轴承座1上,且红外线发射器22与红外线检测仪12的位置相对应。红外线发射器22向红外线检测仪12发射出红外线信号,红外线检测仪12接收信号;根据接收到的红外线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可得到第一轴承座1和第二轴承座2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而可得到第一辊轴11和第二辊轴12之间辊缝的距离大小。红外线发射器安装于可运动的第二轴承座2上,红外线检测仪安装于固定设置的第一轴承座上,可进一步减少辊压机运行振动对红外线测距传感器检测精度的影响,使得测量准确、精度高。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红外线发射器22和红外线检测仪12电性连接。红外线发射器22由控制系统控制运行,红外线检测仪12将接收到的红外线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有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第一轴承座1和第二轴承座2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而得到第一辊轴11和第二辊轴12之间辊缝的距离大小。动辊组件还包括驱动件4,驱动件4与第二轴承座2连接,驱动件4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辊压机辊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定辊组件,其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轴承座(1)和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轴承座(1)上的第一辊轴(11);/n动辊组件,其包括与所述第一轴承座(1)相对应的第二轴承座(2)和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轴承座(2)上的第二辊轴(21);/n测距组件,其包括红外线发射器(22)和红外线检测仪(12);/n其中,所述第一辊轴(11)和第二辊轴(21)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轴承座(2)能相对第一轴承座(1)直线往复移动;所述红外线发射器(22)和红外线检测仪(12)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轴承座(2)和第一轴承座(1)上,所述红外线发射器(22)和红外线检测仪(12)位置相对应,用于发射和接收红外线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辊压机辊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辊组件,其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轴承座(1)和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轴承座(1)上的第一辊轴(11);
动辊组件,其包括与所述第一轴承座(1)相对应的第二轴承座(2)和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轴承座(2)上的第二辊轴(21);
测距组件,其包括红外线发射器(22)和红外线检测仪(12);
其中,所述第一辊轴(11)和第二辊轴(21)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轴承座(2)能相对第一轴承座(1)直线往复移动;所述红外线发射器(22)和红外线检测仪(12)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轴承座(2)和第一轴承座(1)上,所述红外线发射器(22)和红外线检测仪(12)位置相对应,用于发射和接收红外线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压机辊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发射器(22)和红外线检测仪(12)外分别罩设有防尘罩(3),两个所述防尘罩(3)相对应的面为可供红外线穿过的透明界面(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压机辊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界面(31)外侧设有可往复运动的刮尘器(32),用于去除透明界面(31)外的灰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达贵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光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