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硫酸镁的混合反应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165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7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硫酸镁的混合反应池,属于混合反应池的领域,其包括池体和盖设在池体上的池盖,池体内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内搅拌轴、套设在内搅拌轴外部的外搅拌轴、设在内搅拌轴上的下搅拌叶片和设在外搅拌轴上的上搅拌叶片,内搅拌轴的上端依次伸出池盖和外搅拌轴,且内搅拌轴与外搅拌轴转动连接,内搅拌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一;外搅拌轴的上端伸出池盖且与池盖转动连接,外搅拌轴上设有驱动外搅拌轴与内搅拌轴同时进行转动的驱动组件;下搅拌叶片位于池体的下层,上搅拌叶片位于池体的上层;下搅拌叶片位于池体的下层,上搅拌叶片位于池体的上层。本申请具有对反应物料充分搅拌,提高反应物料混合反应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产硫酸镁的混合反应池
本申请涉及混合反应池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硫酸镁的混合反应池。
技术介绍
目前,硫酸镁的生产制备过程中,需要对轻烧粉等原料进行混合搅拌,使各种原料反应生成硫酸镁溶液。制备硫酸镁溶液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混合反应池,进行轻烧镁等原料的混合搅拌和充分反应。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9411862U的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新型反应池,包括反应槽、设于该反应槽一侧并与该反应槽连接的集水槽、及连接设于该反应槽底端的至少一收集槽,该反应槽内设有一搅拌装置,该反应槽的底端中部连接有与收集槽连接的连接管,并于该连接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连接管与收集槽连接部分的管径为与反应槽连接部分的管径的2倍,该集水槽用于收集废水,所述收集槽的底端连接有一脱水设备。该新型反应池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成本低。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该反应池的搅拌装置较为简单,一般只能搅动反应物料的某一层,各层之间的相互之间的流动性较小,以至于混合搅拌的效率较低,使反应物料不能充分的混合,影响反应物料混合反应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对反应物料充分搅拌,提高反应物料混合反应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生产硫酸镁的混合反应池。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生产硫酸镁的混合反应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产硫酸镁的混合反应池,包括池体和盖设在池体上的池盖,所述池体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内搅拌轴、套设在内搅拌轴外部的外搅拌轴、设在内搅拌轴上的下搅拌叶片和设在外搅拌轴上的上搅拌叶片,所述内搅拌轴的上端依次伸出池盖和外搅拌轴,且内搅拌轴与外搅拌轴转动连接,所述内搅拌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一;所述外搅拌轴的上端伸出池盖且与池盖转动连接,所述外搅拌轴上设有驱动外搅拌轴与内搅拌轴同时进行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下搅拌叶片位于池体的下层,所述上搅拌叶片位于池体的上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电机一,可带动内搅拌轴和下搅拌叶片进行转动,从而对池体下层的反应物料进行搅拌;启动驱动组件,可带动外搅拌轴和上搅拌叶片进行转动,从而对池体上层的反应物料进行搅拌;通过调节驱动电机一和驱动组件的转动方向和转速,可调节内搅拌轴和外搅拌轴的转动方向和转速,进而调节下搅拌叶片和上搅拌叶片的转动方向和转速;使池体内各层之间的反应物料的流动性显著增加,使反应物料充分混合,从而提高反应物料混合反应的效果。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池盖上的驱动电机二、与驱动电机二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蜗杆和与蜗杆相互啮合的蜗轮,所述蜗轮套设在内搅拌轴上且与内搅拌轴转动连接;所述蜗轮位于驱动电机一和外搅拌轴之间,且与外搅拌轴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电机二,带动蜗杆进行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进行转动,蜗轮带动外搅拌轴和上搅拌叶片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了外搅拌轴与内搅拌轴的同时转动;并且,通过调节驱动电机一和驱动电机二的转动方向和转速,可调节内搅拌轴和外搅拌轴的转动方向和转速,进而调节下搅拌叶片和上搅拌叶片的转动方向和转速;大大增加池体内各层之间的反应物料的流动性,对反应物料进行充分搅拌,从而提高反应物料混合反应的效果。优选的,所述上搅拌叶片和下搅拌叶片均呈倾斜设置,所述上搅拌叶片的两端倾斜方向相反,所述下搅拌叶片的两端倾斜方向也相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搅拌叶片和下搅拌叶片倾斜,不仅可以减小转动阻力,而且能够对周围的反应物料同时造成径向力和轴向力,使反应物料可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运动,从而增加了池体内各层之间的反应物料的流动性,提高了对反应物料的混合搅拌效果。优选的,所述外搅拌轴上设有“口”字形的刮板框,所述刮板框同时与池体的内侧壁和底部相互抵接且转动连接,所述刮板框与下搅拌叶片之间留有距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搅拌轴转动的同时,可带动刮板框沿池体的内侧壁和底部进行转动,使刮板框可将粘结堆积在池体内侧壁和底部的反应物料刮下,将反应物料混合搅拌均匀,以免使混合反应得到的最终产品的浓度不均匀。优选的,所述刮板框沿池体内侧壁的边缘呈倾斜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刮板框的转动刮除过程更稳定,且反应物料能够沿刮板框两侧的斜面运动,使反应物料更容易从刮板框上脱落至池体内,有利于反应物料的刮除。优选的,所述内搅拌轴的底端插入刮板框的底部且与刮板框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提高混合搅拌的效果现有的池体的高度都比较高,因此搅拌轴的长度也比较长;内搅拌轴的底端插入刮板框的底部且二者转动连接,能够防止内搅拌轴在转动过程中发生晃动,提高内搅拌轴转动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池盖上开设有人孔,所述人孔上设有操作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打开操作门,从人孔进入反应池的池体内部,对反应池的池体内部进行定期清理,以免池体内的杂质对产物的纯度产生影响。优选的,所述池体的内部设有防腐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硫酸镁制备原料中的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易对池体内壁产生的腐蚀,缩短反应池的使用寿命,甚至影响混合反应的进行;池体内部设置的防腐层可使池体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提高反应池的使用寿命,降低对混合反应的影响。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调节驱动电机一和驱动组件的转动方向和转速,可调节内搅拌轴和外搅拌轴的转动方向和转速,进而调节下搅拌叶片和上搅拌叶片的转动方向和转速;使池体内各层之间的反应物料的流动性显著增加,使反应物料充分混合,从而提高反应物料混合反应的效果;2.通过上搅拌叶片和下搅拌叶片均呈倾斜设置,不仅可以减小转动阻力,而且能够对周围的反应物料同时造成径向力和轴向力,使反应物料可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运动,从而增加了池体内各层之间的反应物料的流动性,提高了对反应物料的混合搅拌效果;3.通过外搅拌轴上设有“口”字形的刮板框的设置,使刮板框可将粘结堆积在池体内侧壁和底部的反应物料刮下,将反应物料混合搅拌均匀,以免使混合反应得到的最终产品的浓度不均匀。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整体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突显搅拌装置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池体;11、进料管;12、出料管;2、池盖;21、支撑罩;211、缺口;22、人孔;23、操作门;24、门锁;3、搅拌装置;31、下搅拌装置;311、内搅拌轴;312、下搅拌叶片;32、上搅拌装置;321、外搅拌轴;3211、限位环;322、上搅拌叶片;4、驱动电机一;5、驱动组件;51、驱动电机二;52、蜗杆;53、蜗轮;6、刮板框;61、横板;62、竖板;7、防腐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生产硫酸镁的混合反应池。参照图1和图2,反应池包括呈圆柱体结构的池体1,池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池盖2,池体1顶端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进料的进料管11,池体1底端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出料的出料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产硫酸镁的混合反应池,包括池体(1)和盖设在池体(1)上的池盖(2),所述池体(1)内设有搅拌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内搅拌轴(311)、套设在内搅拌轴(311)外部的外搅拌轴(321)、设在内搅拌轴(311)上的下搅拌叶片(312)和设在外搅拌轴(321)上的上搅拌叶片(322),所述内搅拌轴(311)的上端依次伸出池盖(2)和外搅拌轴(321),且内搅拌轴(311)与外搅拌轴(321)转动连接,所述内搅拌轴(3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一(4);所述外搅拌轴(321)的上端伸出池盖(2)且与池盖(2)转动连接,所述外搅拌轴(321)上设有驱动外搅拌轴(321)与内搅拌轴(311)同时进行转动的驱动组件(5);所述下搅拌叶片(312)位于池体(1)的下层,所述上搅拌叶片(322)位于池体(1)的上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硫酸镁的混合反应池,包括池体(1)和盖设在池体(1)上的池盖(2),所述池体(1)内设有搅拌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内搅拌轴(311)、套设在内搅拌轴(311)外部的外搅拌轴(321)、设在内搅拌轴(311)上的下搅拌叶片(312)和设在外搅拌轴(321)上的上搅拌叶片(322),所述内搅拌轴(311)的上端依次伸出池盖(2)和外搅拌轴(321),且内搅拌轴(311)与外搅拌轴(321)转动连接,所述内搅拌轴(3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一(4);所述外搅拌轴(321)的上端伸出池盖(2)且与池盖(2)转动连接,所述外搅拌轴(321)上设有驱动外搅拌轴(321)与内搅拌轴(311)同时进行转动的驱动组件(5);所述下搅拌叶片(312)位于池体(1)的下层,所述上搅拌叶片(322)位于池体(1)的上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硫酸镁的混合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设于池盖(2)上的驱动电机二(51)、与驱动电机二(5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蜗杆(52)和与蜗杆(52)相互啮合的蜗轮(53),所述蜗轮(53)套设在内搅拌轴(311)上且与内搅拌轴(311)转动连接;所述蜗轮(53)位于驱动电机一(4)和外搅拌轴(321)之间,且与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邓建华张娥
申请(专利权)人:莱州市守喜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