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和原液自动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162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体和原液自动混合装置,包括:本体,本体内设有混合室;比例阀,比例阀上设有进水口和进液口,进水口向外连接设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上连接设有电磁阀,进液口处连接设有调节阀,调节阀上连接设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向外与原液储存装置连接;比例阀上设有出液口,比例阀内侧设有连接进水口和出液口的第一通道,比例阀内侧设有连接进液口和出液口的第二通道,出液口通过第三连接管与混合室连接;控制面板,设于本体上,混合室内设有搅拌装置,混合室内设有液位检测装置,搅拌装置、液位检测装置和电磁阀与控制面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巧妙,实现了水体和原液的自动混合,便于企业的生产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体和原液自动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体和原液自动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有时需要对生产中需要的原液进行稀释,即将原液与水体进行混合,目前,大多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常常是通过人工或是设置搅拌装置对原液和水体进行混合,实现不了自动化,且不能控制水体与原液的混合比例,鉴于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款自动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体和原液自动混合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体和原液自动混合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混合室;比例阀,所述比例阀上设有进水口和进液口,所述进水口向外连接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连接设有电磁阀,所述进液口处连接设有调节阀,所述调节阀上连接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向外与原液储存装置连接;所述比例阀上设有出液口,所述比例阀内侧设有连接进水口和出液口的第一通道,所述比例阀内侧设有连接进液口和出液口的第二通道,所述出液口通过第三连接管与所述混合室连接;控制面板,设于所述本体上,所述混合室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混合室内设有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搅拌装置、液位检测装置和电磁阀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本体一端内设有安装室,所述比例阀设于所述安装室内,所述本体另一端内设有所述混合室。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安装室的开口上设有开合门,所述控制面板设于所述开合门内侧上;所述本体顶部设有通向所述混合室的开口,所述混合室的开口上设有开合盖。本技术中,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将原液泵向出液口的第一泵体,所述第一泵体设于原液储存装置上或设于所述比例阀内侧。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安装室内设有用于将混合室内的混合液体输送向外界的第二泵体,所述第二泵体通过第四连接管与混合室连接。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液位检测装置包括低水位检测装置和高水位检测装置,所述低水位检测装置和高水位检测装置均与所述电磁阀连接。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混合室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管连接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处设有闭合阀,所述混合室内设有浮球,所述浮球通过一连接杆与所述闭合阀连接。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本体顶部设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混合室下部向外连接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有转动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比例阀调节进入混合室内的水体和原液,通过混合室内的搅拌装置对水体和原液进行搅拌;本技术混合室内设有液位检测装置,通过控制装置、液位检测装置和电磁阀控制进入混合室内的水体和液体,结构设计巧妙,实现了水体和原液的自动混合,便于企业的生产发展。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本体外侧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本体内安装室内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本体,2-混合室,3-比例阀,4-第一连接管,5-电磁阀,6-调节阀,7-第二连接管,8-第三连接管,9-控制面板,10-安装室,11-开合门,12-开合盖,13-第二泵体,14-报警器,15-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文将结合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某一元件被描述为“固定于、固接于、连接于或连通于”另一元件上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也可以是通过其他中间连接件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体和原液自动混合装置,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内设有混合室2;比例阀3,所述比例阀3上设有进水口和进液口,所述进水口向外连接设有第一连接管4,所述第一连接管4上连接设有电磁阀5,所述第一连接管4向外与自来水进行连接,通过自来水的水压进入比例阀3内;所述进液口处连接设有调节阀6,所述调节阀6上连接设有第二连接管7,所述第二连接管7向外与原液储存装置连接,通过转动调节阀6,可以控制进入比例阀3内的原液,即转动调节阀6上的转动件,可以控制流向比例阀3内的原液的流量。本实施例所述比例阀3上设有出液口,所述比例阀3内侧设有连接进水口和出液口的第一通道,所述比例阀3内侧设有连接进液口和出液口的第二通道,所述出液口通过第三连接管8与所述混合室2连接,本实施例可以理解为,当电磁阀5控制水体进入比例阀3后,在水体的驱动下,比例阀3打开第二通道让原液流入,并与水体在出液口处汇合后通过第三连接管8进入混合室2。本实施例还包括控制面板9,控制面板9设于所述本体1上,所述混合室2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混合室2内设有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搅拌装置、液位检测装置和电磁阀5与所述控制面板9连接,当混合室2内的液位到达预设高度位置时,电磁阀5会自动打开或关闭,。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本体1一端内设有安装室10,所述比例阀3设于所述安装室10内,所述本体1另一端内设有所述混合室2。优选地,所述安装室10的开口上设有开合门11,所述控制面板9设于所述开合门11内侧上;所述本体1顶部设有通向所述混合室2的开口,所述混合室2的开口上设有开合盖12。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将原液泵向出液口的第一泵体,所述第一泵体设于原液储存装置上或设于所述比例阀3内侧。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安装室10内设有用于将混合室2内的混合液体输送向外界的第二泵体13,所述第二泵体13通过第四连接管与混合室2连接,混合后的水体和液体,通过第二本体1和第四连接管输送向外界使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液位检测装置包括低水位检测装置和高水位检测装置,所述低水位检测装置和高水位检测装置均与所述电磁阀5连接,当混合室2内的液位低于预设位置时,低水位检测装置将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电磁阀5打开,水体通过比例阀3进入混合室2内,此时原液会同时通过比例阀3进入混合室2内;当混合室2内的液位高于预设位置时,此时电磁阀5关闭,水体停止流向比例阀3,此时比例阀3关闭第二通过禁止原液流入。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混合室2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管8连接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处设有闭合阀,所述混合室2内设有浮球,所述浮球通过一连接杆与所述闭合阀连接,可以理解为,当高水位检测装置失灵时,水位上涨,当浮球上升到预设高度时,将带动闭合阀关闭连接口,禁止水体和原液进入混合室2。优选地,所述本体1顶部设有报警器14,所述报警器14与所述控制面板9连接,当闭合阀关闭连接口时,所述报警器14将进行报警。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混合室2下部向外连接设有出水管15,所述出水管15上设有转动阀,当需要清洗混合室2时,清洗完后水体通过出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体和原液自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混合室;/n比例阀,所述比例阀上设有进水口和进液口,所述进水口向外连接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连接设有电磁阀,所述进液口处连接设有调节阀,所述调节阀上连接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向外与原液储存装置连接;所述比例阀上设有出液口,所述比例阀内侧设有连接进水口和出液口的第一通道,所述比例阀内侧设有连接进液口和出液口的第二通道,所述出液口通过第三连接管与所述混合室连接;/n控制面板,设于所述本体上,所述混合室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混合室内设有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搅拌装置、液位检测装置和电磁阀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体和原液自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混合室;
比例阀,所述比例阀上设有进水口和进液口,所述进水口向外连接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连接设有电磁阀,所述进液口处连接设有调节阀,所述调节阀上连接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向外与原液储存装置连接;所述比例阀上设有出液口,所述比例阀内侧设有连接进水口和出液口的第一通道,所述比例阀内侧设有连接进液口和出液口的第二通道,所述出液口通过第三连接管与所述混合室连接;
控制面板,设于所述本体上,所述混合室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混合室内设有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搅拌装置、液位检测装置和电磁阀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和原液自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一端内设有安装室,所述比例阀设于所述安装室内,所述本体另一端内设有所述混合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体和原液自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室的开口上设有开合门,所述控制面板设于所述开合门内侧上;所述本体顶部设有通向所述混合室的开口,所述混合室的开口上设有开合盖。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盛世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聚铝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