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1321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包括本体、活动轴、套带和散热孔,所述本体的正面安装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底部安装有移动块,并且移动块的内侧安装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内侧安装有卡紧块,所述本体右侧的水平线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内侧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块的中心位置安装有滑道,且滑道的内侧安装有法兰盘。该中心静脉导管固定装置设置有卡紧块和法兰盘,在使用时,卡紧块在移动块和活动轴的配合下,方便人们对其进行掰动和调节,增加了对中心静脉导管的固定和调节性,有效的解决了中心静脉导管滑脱的问题,法兰盘在套带的配合下,增加套带的伸缩性,方便对不同身体的部位进行套住,减少了人们对其更换的麻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固定装置
,具体为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中心静脉导管是各种血液净化疗法的血管通路之一,适用于有透析指征的急性肾损伤、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需要急诊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有可逆因素的慢性肾衰竭基础上的急性加重、内瘘成熟前需要透析、内瘘栓塞,或感染需要临时通路过渡等患者。现有的中心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在每个病患使用前后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如果消毒不当,很容易引起交叉感染,而且固定效果差,不能根据具体情况更换固定的位置,给医护人员带来不便,而也有的中心静脉导管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卷边、滑脱,穿刺点出现渗血进一步导致敷贴固定不牢固,提高了发生感染、增加导管滑脱的几率,有的或以胶布加以固定,会增加导管清洁难度,同时也容易引起患者皮肤过敏,发红或破损而导致感染。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固定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固定装置固定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包括本体、活动轴、套带和散热孔,所述本体的正面安装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底部安装有移动块,并且移动块的内侧安装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内侧安装有卡紧块,所述本体右侧的水平线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内侧安装有连接管,所述本体的左侧壁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内侧安装有支杆,并且支杆的顶部安装有夹持块,所述连接块的中心位置安装有滑道,且滑道的内侧安装有法兰盘,并且法兰盘的外壁安装有套带,所述套带的一端安装有卡块,所述本体的右侧开设有卡槽,且本体的背面开设有散热孔。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底部与移动块的顶部活动连接,且限位块底部的形状大小与移动块顶部的形状大小均相同,并且限位块呈“T”字形状结构设计。优选的,所述卡紧块的内侧与活动轴的外壁固定连接,且卡紧块呈半圆弧形状结构设计,并且卡紧块内侧的形状大小与活动轴外壁的形状大小均相同。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内侧与卡块的外壁活动连接,且卡槽内侧的形状大小与卡块外壁的形状大小均相同,并且卡槽的内侧呈矩形形状结构设计。优选的,所述滑道的左右宽度大于套带的左右宽度,且套带的内壁与法兰盘的外壁活动连接,并且套带的上下长度与滑道均相等。优选的,所述放置槽的内侧与连接管的外壁固定连接,且放置槽内侧的形状大小与连接管外壁的形状大小均相同,并且放置槽的内侧呈“U”字形状结构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中心静脉导管固定装置;1.设置有卡紧块和法兰盘,在使用时,卡紧块在移动块和活动轴的配合下,方便人们对其进行掰动和调节,增加了对中心静脉导管的固定和调节性,有效的解决了中心静脉导管滑脱的问题,法兰盘在套带的配合下,增加套带的伸缩性,方便对不同身体的部位进行套住,减少了人们对其更换的麻烦;2.设置有散热孔和放置槽,在使用时,散热孔的设置,避免了长时间的固定造成皮肤发红或者过敏的现象,同时也增加了装置的透气性,放置槽的设置,便于人们对中心静脉导管的放置,简化了人们放置的流程,医护人员使用时也很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块与套带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散热孔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放置槽结构示意图。图中:1、本体;2、限位块;3、连接管;4、移动块;5、卡紧块;6、活动轴;7、连接块;8、套带;9、卡块;10、卡槽;11、支杆;12、法兰盘;13、滑道;14、散热孔;15、放置槽;16、夹持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包括本体1、限位块2、连接管3、移动块4、卡紧块5、活动轴6、连接块7、套带8、卡块9、卡槽10、支杆11、法兰盘12、滑道13、散热孔14、放置槽15和夹持块16,本体1的正面安装有限位块2,且限位块2的底部安装有移动块4,并且移动块4的内侧安装有活动轴6,活动轴6的内侧安装有卡紧块5,本体1右侧的水平线开设有放置槽15,且放置槽15的内侧安装有连接管3,本体1的左侧壁安装有连接块7,且连接块7的内侧安装有支杆11,并且支杆11的顶部安装有夹持块16,连接块7的中心位置安装有滑道13,且滑道13的内侧安装有法兰盘12,并且法兰盘12的外壁安装有套带8,套带8的一端安装有卡块9,本体1的右侧开设有卡槽10,且本体1的背面开设有散热孔14。限位块2的底部与移动块4的顶部活动连接,且限位块2底部的形状大小与移动块4顶部的形状大小均相同,并且限位块2呈“T”字形状结构设计,上述结构的设计,增加卡紧块5的固定性。卡紧块5的内侧与活动轴6的外壁固定连接,且卡紧块5呈半圆弧形状结构设计,并且卡紧块5内侧的形状大小与活动轴6外壁的形状大小均相同,上述结构的设计,增加卡紧块5的活动性,方便人们进行调节。卡槽10的内侧与卡块9的外壁活动连接,且卡槽10内侧的形状大小与卡块9外壁的形状大小均相同,并且卡槽10的内侧呈矩形形状结构设计,上述结构的设计,便于卡块9与卡槽10的卡合。滑道13的左右宽度大于套带8的左右宽度,且套带8的内壁与法兰盘12的外壁活动连接,并且套带8的上下长度与滑道13均相等,上述结构的设计,增加套带8的伸缩性,方便人们的使用。放置槽15的内侧与连接管3的外壁固定连接,且放置槽15内侧的形状大小与连接管3外壁的形状大小均相同,并且放置槽15的内侧呈“U”字形状结构设计,上述结构的设计,增加连接管3的连接性和稳定效果。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中心静脉导管固定装置时,首先,如图所示,在使用本体1时,对人体需要治疗的地方通过套带8进行套住,当安置合适后,通过卡块9与本体1的卡槽10进行卡合,而套带8通过法兰盘12和滑道13的配合下,方便人们对套带8进行伸缩,也方便医护人员对长度进行调节,同时也方便了人们的使用,随后将中心静脉导管放置在本体1的放置槽15进行放置,人们可以通过掰动移动块4将卡紧块5对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夹持固定,而医护人员在拆卸时,人们将卡紧块5通过活动轴6的配合下。将卡紧块5移动,这时医护人员可以将中心静脉导管拿走,通过散热孔14的配合下,增加了本体1的透气性,防止长时间的密闭造成皮下血肿。从而完成一系列工作,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包括本体(1)、活动轴(6)、套带(8)和散热孔(14),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正面安装有限位块(2),且限位块(2)的底部安装有移动块(4),并且移动块(4)的内侧安装有活动轴(6),所述活动轴(6)的内侧安装有卡紧块(5),所述本体(1)右侧的水平线开设有放置槽(15),且放置槽(15)的内侧安装有连接管(3),所述本体(1)的左侧壁安装有连接块(7),且连接块(7)的内侧安装有支杆(11),并且支杆(11)的顶部安装有夹持块(16),所述连接块(7)的中心位置安装有滑道(13),且滑道(13)的内侧安装有法兰盘(12),并且法兰盘(12)的外壁安装有套带(8),所述套带(8)的一端安装有卡块(9),所述本体(1)的右侧开设有卡槽(10),且本体(1)的背面开设有散热孔(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包括本体(1)、活动轴(6)、套带(8)和散热孔(14),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正面安装有限位块(2),且限位块(2)的底部安装有移动块(4),并且移动块(4)的内侧安装有活动轴(6),所述活动轴(6)的内侧安装有卡紧块(5),所述本体(1)右侧的水平线开设有放置槽(15),且放置槽(15)的内侧安装有连接管(3),所述本体(1)的左侧壁安装有连接块(7),且连接块(7)的内侧安装有支杆(11),并且支杆(11)的顶部安装有夹持块(16),所述连接块(7)的中心位置安装有滑道(13),且滑道(13)的内侧安装有法兰盘(12),并且法兰盘(12)的外壁安装有套带(8),所述套带(8)的一端安装有卡块(9),所述本体(1)的右侧开设有卡槽(10),且本体(1)的背面开设有散热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的底部与移动块(4)的顶部活动连接,且限位块(2)底部的形状大小与移动块(4)顶部的形状大小均相同,并且限位块(2)呈“T”字形状结构设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焕王瑜玲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第五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