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膝关节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1244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膝关节治疗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弧形盖,所述壳体设有上绑带与下绑带,所述壳体的内腔内设有按摩板,所述按摩板中间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侧面设有震动头,所述转盘在震动头周围均匀设有按摩球,所述转盘的内侧面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按摩板与第一内置电机连接,所述按摩板在转盘的两侧均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分别设有按摩辊,所述按摩辊的两端设有带轮,各个按摩辊之间通过皮带在带轮处可传动连接,所述按摩板的一侧设有带轮传动轴,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控制面板;该新型膝关节治疗仪可在人体坐立时使用,且内部按摩范围大,按摩方式多样,结构稳定,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膝关节治疗仪
本技术涉及治疗仪
,尤其涉及一种膝关节治疗仪。
技术介绍
膝关节,南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构成,是人体较大而复杂的屈曲关节,在承受几乎全部体重的同时还要担负起腿部的各种运动任务,所以也是损伤机会与发病率较多的关节。特别是中老年人觉的筋骨疼、风湿入骨等湿气引起的滑膜炎、关节炎、韧带和半月板损伤、滑膜腔积液和囊肿等常见疾病。传统的膝关节治疗仪只能供人体平躺时使用,在人们坐立工作学习或者休息时使用不便,且市场上的治疗仪内部按摩功能单一且按摩范围较小,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在人体坐立时使用,且内部按摩范围大,按摩方式多样,结构稳定,使用方便的膝关节治疗仪。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膝关节治疗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弧形盖,所述壳体设有上绑带与下绑带,所述壳体的内腔内设有按摩板,所述按摩板中间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侧面设有震动头,所述转盘在震动头周围均匀设有按摩球,所述转盘的内侧面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按摩板与第一内置电机连接,所述按摩板在转盘的两侧均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分别设有按摩辊,所述按摩辊的两端设有带轮,各个按摩辊之间通过皮带在带轮处可传动连接,所述按摩板的一侧设有带轮传动轴,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控制面板。优选的,所述按摩辊中间的圆周上设有凹陷,所述凹陷的高度高于凹槽的侧壁。优选的,所述按摩辊两端的带轮设在按摩板的侧壁内,其中一按摩辊一端的带轮连接带轮传动轴,带轮传动轴与第二内置电机连接。优选的,所述按摩球的高度低于周围按摩球的高度。优选的,所述内腔内在按摩板的周围设有防护层。本技术公开一种膝关节治疗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弧形盖,所述壳体设有上绑带与下绑带,所述壳体的内腔内设有按摩板,所述按摩板中间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侧面设有震动头,所述转盘在震动头周围均匀设有按摩球,所述转盘的内侧面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按摩板与第一内置电机连接,所述按摩板在转盘的两侧均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分别设有按摩辊,所述按摩辊的两端设有带轮,各个按摩辊之间通过皮带在带轮处可传动连接,所述按摩板的一侧设有带轮传动轴,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控制面板;该新型膝关节治疗仪可在人体坐立时使用,且内部按摩范围大,按摩方式多样,结构稳定,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膝关节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一种膝关节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中按摩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按摩辊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转盘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上绑带;3、下绑带;4、按摩板;41、凹槽;42、按摩辊;421、凹陷;422、带轮;43、转盘;431、震动头;432、按摩球;5、控制面板;6、防护层。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请参照图1-5,一种膝关节治疗仪,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为弧形盖且与膝盖相贴合,所述壳体1设有上绑带2与下绑带3,所述壳体1的内腔101内设有按摩板4,所述按摩板4为弧形板,按摩板的弯曲程度与壳体1一致,所述按摩板4中间设有转盘43,所述转盘43的外侧面设有震动头431,所述转盘43在震动头431周围均匀设有按摩球432,所述按摩球432为球形橡胶体,使用时震动头431接触人体膝盖,按摩球432围绕人体膝盖转动,所述转盘43的内侧面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按摩板4与第一内置电机连接,其中第一内置电机设在按摩板4与壳体1之间,第一内置电机通过控制面板5控制,所述按摩板4在转盘43的两侧均设有凹槽41,两个所述凹槽41内分别设有按摩辊42,所述按摩辊42的两端设有带轮422,各个按摩辊42之间通过皮带在带轮422处可传动连接,所述按摩板4的一侧设有带轮传动轴423,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控制面板5,所述按摩辊42中间的圆周上设有凹陷421,使用时凹陷421处接触人体腿部,所述凹陷421的高度高于凹槽41的侧壁,所述按摩辊42两端的带轮422设在按摩板4的侧壁内,其中一个按摩辊42一端的带轮422连接带轮传动轴423,带轮传动轴423与第二内置电机连接,其中第二内置电机设在防护层6的下方,第一内置电机与第二内置电机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干涉,且均由控制面板5控制,所述控制面板5上设有开启与闭合按钮,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所述按摩球432的高度低于周围按摩球432的高度,所述内腔101内在按摩板4的周围设有防护层6,其中防护层6为弹性橡胶材质且起到绝缘作用。该新型膝关节治疗仪在使用时,人体坐立,将壳体1扣至人体膝盖处,上绑带2捆绑至人体大腿上,下绑带3捆绑至小腿上,固定后转盘43上的震动头431正对并接触人体膝盖,所述按摩球432在膝盖周围接触人体,此时开启第一内置电机的控制按钮,转盘43转动,震动头431震动对人体膝盖起到敲击捶打功能,按摩球432随着转盘43转动,对膝盖周围起到按摩功能;开启第二内置电机控制按钮,第二内置电机工作带动带轮传动轴423转动,所述带轮传动轴423通过皮带与带轮422配合使按摩辊42在凹槽41内滚动,按摩辊42滚动时将压延人体膝盖的上方与下方,且按摩辊42的圆周设有向下凹陷421,增大按摩辊42与腿部的接触面积。本技术公开一种膝关节治疗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弧形盖,所述壳体设有上绑带与下绑带,所述壳体的内腔内设有按摩板,所述按摩板中间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侧面设有震动头,所述转盘在震动头周围均匀设有按摩球,所述转盘的内侧面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按摩板与第一内置电机连接,所述按摩板在转盘的两侧均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分别设有按摩辊,所述按摩辊的两端设有带轮,各个按摩辊之间通过皮带在带轮处可传动连接,所述按摩板的一侧设有带轮传动轴,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控制面板;该新型膝关节治疗仪可在人体坐立时使用,且内部按摩范围大,按摩方式多样,结构稳定,使用方便。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膝关节治疗仪,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弧形盖,所述壳体(1)设有上绑带(2)与下绑带(3),所述壳体(1)的内腔(101)内设有按摩板(4),所述按摩板(4)中间设有转盘(43),所述转盘(43)的外侧面设有震动头(431),所述转盘(43)在震动头(431)周围均匀设有按摩球(432),所述转盘(43)的内侧面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按摩板(4)与第一内置电机连接,所述按摩板(4)在转盘(43)的两侧均设有凹槽(41),两个所述凹槽(41)内分别设有按摩辊(42),所述按摩辊(42)的两端设有带轮(422),各个按摩辊(42)之间通过皮带在带轮(422)处可传动连接,所述按摩板(4)的一侧设有带轮传动轴(423),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控制面板(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膝关节治疗仪,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弧形盖,所述壳体(1)设有上绑带(2)与下绑带(3),所述壳体(1)的内腔(101)内设有按摩板(4),所述按摩板(4)中间设有转盘(43),所述转盘(43)的外侧面设有震动头(431),所述转盘(43)在震动头(431)周围均匀设有按摩球(432),所述转盘(43)的内侧面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按摩板(4)与第一内置电机连接,所述按摩板(4)在转盘(43)的两侧均设有凹槽(41),两个所述凹槽(41)内分别设有按摩辊(42),所述按摩辊(42)的两端设有带轮(422),各个按摩辊(42)之间通过皮带在带轮(422)处可传动连接,所述按摩板(4)的一侧设有带轮传动轴(423),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控制面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伟郭冰冰韩西仪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康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