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用足下垂牵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114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足下垂牵伸器,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之间固定安装有横板,横板一侧的两端固定安装有两根支撑柱,两根支撑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牵伸机构,第一固定架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本方案通过设置滑块与的滑动配合下,调整病人治疗的就坐的舒适感,且将双脚放置到牵伸板上,脚后跟抵住卡块,防止牵伸板倾斜转动时滑落,对不同身高病人对改善足下垂症状治疗设备进行调整,加速病人恢复站立和行走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用足下垂牵伸器
本技术涉及垂牵伸器
,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用足下垂牵伸器。
技术介绍
足下垂是骨外科体征之一,患者坐位,两下肢自然悬垂,如见足处于跖屈位且完全不能主动背屈与内、外翻,则为足下垂,本征可见于坐骨神经麻痹和腓总神经麻痹,前者所致本征,足趾既不能背屈,也不能跖屈;而后者所致本征,足趾可跖屈,据此可鉴别二者,另外本征还可见于脊髓灰质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与下肢瘫痪等。1)现有的足下垂的设备,无法针对不同身高病人对改善足下垂症状治疗设备进行调整,患者恢复站立和行走功能较慢。2)现有的足下垂的设备,普遍足下垂牵伸器通过人工手动转动足下垂牵伸器对患者下足进行治疗,手动操作足下垂牵伸器,机械运作速率不均匀,无法达到训练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用足下垂牵伸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传统的牵伸器无法针对不同身高病人对改善足下垂症状治疗设备进行调整,患者恢复站立和行走功能较慢和通过人工手动转动足下垂牵伸器对患者下足进行治疗,手动操作足下垂牵伸器,机械运作速率不均匀,无法达到训练的效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用足下垂牵伸器,包括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之间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一侧的两端固定安装有两根支撑柱,两根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牵伸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架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两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椅座,所述椅座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把手。为了使得足下垂治疗,作为本实用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牵伸机构包括与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的滑动壳体,所述滑动壳体的两端开设有开槽,两个所述开槽之间穿插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双向电机,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套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一侧开设带有凹槽,所述滑动壳体的顶部通过活动销钉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一侧与滑动壳体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顶盖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穿过间隙与凹槽卡合连接,所述滑动块的一侧通过活动螺杆与连接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滑动壳体的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牵伸板的底部铰接连接,所述牵伸板顶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活动销钉与牵伸板的一侧活动连接。为了使得平稳的滑动,作为本实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动块的底端两侧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条,所述滑条的底端与滑动壳体的底端滑动连接。为了使得对牵伸器进行支撑,作为本实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脚。为了使得对用电器进行操控,作为本实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椅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双向电机开关,所述双向电机通过设置双向电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滑块与的滑动配合下,调整病人治疗的就坐的舒适感,且将双脚放置到牵伸板上,脚后跟抵住卡块,防止牵伸板倾斜转动时滑落,对不同身高病人对改善足下垂症状治疗设备进行调整,加速病人恢复站立和行走功能;2)通过设置的双向电机,带动螺纹杆上的转动块在两根滑条进行滑动,使得滑动块在顶盖上进行滑动,带动连接板一端的牵伸板进行转动,对病人的足下垂进行训练,通过第二滑槽和滑条的相互配合,便于对转动块进行平稳的滑动,有助于足下垂患者足部的康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为本技术的牵伸机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牵伸机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固定架;11、横板;12、支撑柱;2、牵伸机构;21、滑动壳体;211、开槽;22、螺纹杆;23、双向电机;24、转动块;241、凹槽;25、顶盖;251、滑动块;26、连接板;27、牵伸板;271、卡块;3、第二固定架;31、固定柱;311、第一滑槽;32、滑块;33、椅座;331、把手;4、第二滑槽;41、滑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用足下垂牵伸器,包括第一固定架1,第一固定架1之间固定安装有横板11,横板11一侧的两端固定安装有两根支撑柱12,两根支撑柱1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牵伸机构2,第一固定架1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架3,第二固定架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31,固定柱31的两侧开设有第一滑槽311,第一滑槽3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32,滑块3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椅座33,椅座33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把手331。本实施例中:两个牵伸机构2包括与支撑柱12的一端固定连接的滑动壳体21,滑动壳体21的两端开设有开槽211,两个开槽211之间穿插连接有螺纹杆22,螺纹杆2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双向电机23,螺纹杆22的外侧套设有转动块24,转动块24的一侧开设带有凹槽241,滑动壳体21的顶部通过活动销钉固定连接有顶盖25,顶盖25的一侧与滑动壳体21之间预留有间隙,顶盖25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251,滑动块251穿过间隙与凹槽241卡合连接,滑动块251的一侧通过活动螺杆与连接板26的一端活动连接,滑动壳体21的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牵伸板27的底部铰接连接,牵伸板27顶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块271,连接板26的另一端通过活动销钉与牵伸板27的一侧活动连接。具体使用时,对足下垂的治疗过程中,由于病人的足底缺乏或没有抓地能力,病人需要坐在特定的椅座33上,每个病人的身高不同,通过设置滑块32与第一滑槽311的滑动,调整足下垂治疗就坐的舒适感,病人将双脚放置到牵伸板27上,脚后跟抵在卡块271上,防止牵伸板27倾斜转动时滑落,通过开关面板打开双向电机开关,通过双向电机23的转动,带动螺纹杆22上的转动块24在两根滑条41进行滑动,从而滑动块251在顶盖25上进行滑动带动连接板26一端牵伸板27进行转动,对病人的脚部行走功能进行训练。本实施例中:转动块24的底端两侧开设有第二滑槽4,两个第二滑槽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条41,滑条41的底端与滑动壳体21的底端滑动连接。具体使用时,通过第二滑槽4和滑条41的相互配合,便于对转动块24进行平稳的滑动,有助于足下垂患者的康复。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架1和第二固定架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脚。具体使用时,支脚对第一固定架1和第二固定架3进行支撑。本实施例中:椅座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开关面板,开关面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双向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用足下垂牵伸器,包括第一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1)之间固定安装有横板(11),所述横板(11)一侧的两端固定安装有两根支撑柱(12),两根所述支撑柱(1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牵伸机构(2),所述第一固定架(1)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架(3),所述第二固定架(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31),所述固定柱(31)的两侧开设有第一滑槽(311),所述第一滑槽(3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32),所述滑块(3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椅座(33),所述椅座(33)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把手(3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用足下垂牵伸器,包括第一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1)之间固定安装有横板(11),所述横板(11)一侧的两端固定安装有两根支撑柱(12),两根所述支撑柱(1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牵伸机构(2),所述第一固定架(1)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架(3),所述第二固定架(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31),所述固定柱(31)的两侧开设有第一滑槽(311),所述第一滑槽(3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32),所述滑块(3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椅座(33),所述椅座(33)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把手(3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足下垂牵伸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牵伸机构(2)包括与支撑柱(12)的一端固定连接的滑动壳体(21),所述滑动壳体(21)的两端开设有开槽(211),两个所述开槽(211)之间穿插连接有螺纹杆(22),所述螺纹杆(2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双向电机(23),所述螺纹杆(22)的外侧套设有转动块(24),所述转动块(24)的一侧开设带有凹槽(241),所述滑动壳体(21)的顶部通过活动销钉固定连接有顶盖(25),所述顶盖(25)的一侧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兰英何桂林曹文静白纪龙阳柯丽陈娟
申请(专利权)人:湘南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