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拖把清洁桶,属于家庭用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拖把清洁桶存在着结构复杂或水聚集在挤水腔,影响挤水效果的问题。本拖把清洁桶包括桶体,桶体内具有清洗腔和挤水腔,挤水腔内安装有能对拖把中擦拭物进行挤水的挤水装置,桶体的底部还具有污水收集腔,污水收集腔位于挤水腔的下方,挤水腔的底部与污水收集腔相连通。拖把清洁桶在底部设置污水收集腔,使挤水作业挤出的水自然流入污水收集腔内,进而避免拖把中擦拭物底部浸入水中;该结构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不易损坏等优点。污水收集腔的体积保证能够存放多次挤水作业挤出的水,由此挤水装置对拖把中擦拭物进行挤水时,挤出的水全部流入污水收集腔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拖把清洁桶
本技术属于家庭用设备
,涉及一种拖把,特别是一种拖把清洁桶。
技术介绍
拖把清洁桶是一种专用于拖把清洗和挤水用的桶,拖把清洁桶的结构和种类多样,通常与拖把类型相吻合。中国专利文献记载了一种用于平板拖把挤水和清洗的拖把桶(申请号201620853180.2)包括桶体,桶体具有挤水区和清洗区;方案一:挤水区内设有抽水装置,抽水装置将挤水区内的水抽出,从而使挤下来的水得到及时排干;方案二:在挤水架中设置延伸至清洗区的水路通道,挤水时挤下来的绝大部分水通过水路通道流至清洗区,减少滴落到挤水区的水。上述的方案一存在着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使用寿命短等问题,上述的方案二存在着流入挤水区的水聚集,进而挤水作业时拖把底部浸入水中,影响挤水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拖把清洁桶,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出另一种也能避免挤水作业时拖把底部浸入水中的拖把清洁桶。本技术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拖把清洁桶,包括桶体,桶体内具有清洗腔和挤水腔,挤水腔内或挤水腔的正上方安装有能对拖把中擦拭物进行挤水的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桶体的底部还具有污水收集腔,污水收集腔位于挤水腔的下方,挤水腔的底部与污水收集腔相连通。清洗腔和挤水腔的深度通常与拖把中工作头的长度相匹配,即清洗腔和挤水腔的深度保证拖把中工作头能完全插入,进而既保证清洗和挤水效果,又保证清洗腔和挤水腔处于最小值。拖把清洁桶在底部设置污水收集腔,使挤水作业挤出的水自然流入污水收集腔内,进而避免拖把中擦拭物底部浸入水中;该结构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不易损坏等优点。污水收集腔的体积通常较大,保证能够存放多次挤水作业挤出的水,由此挤水装置对拖把中擦拭物进行挤水时,挤出的水全部流入污水收集腔内;这样可使桶体中分隔清洗腔和挤水腔的隔板顶面与桶体侧壁的顶面齐平,该结构又降低缩小了桶体的高度,尤其是清洗腔和挤水腔的高度,进一步提高结构紧凑性。在上述的拖把清洁桶中,所述桶体包括主桶体和抽屉,抽屉位于主桶体的底部,抽屉内腔为污水收集腔,主桶体的内腔上部一侧区域为清洗腔,主桶体的内腔上部另一侧区域为挤水腔。在上述的拖把清洁桶中,所述抽屉放置腔的一侧壁具有敞口,抽屉能从敞口处抽出。在上述的拖把清洁桶中,所述污水收集腔还位于挤水腔的下方,抽屉部分结构位于挤水腔的下方。在上述的拖把清洁桶中,所述抽屉与主桶体之间还通过磁性相吸结构连接,或所述抽屉与主桶体之间还通过锁相连接。在上述的拖把清洁桶中,所述桶体包括上桶体和位于上桶体下方的下桶体;上桶体的内腔一侧区域为清洗腔,上桶体的内腔另一侧区域为挤水腔,下桶体的内腔为污水收集腔,污水收集腔还位于挤水腔的下方。在上述的拖把清洁桶中,所述上桶体与下桶体之间通过可拆卸结构相连接;或下桶体的一侧壁与上桶体之间转动连接,下桶体的另一侧壁与上桶体之间通过锁连接。在上述的拖把清洁桶中,所述挤水腔的底部设有格栅,格栅安装在上桶体上;下桶体上固定连接有两片弹性翼部,弹性翼部上具有轴部,格栅上开设有轴孔,轴部嵌入轴孔内;上桶体和下桶体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在上述的拖把清洁桶中,所述挤水腔的底部设有格栅,格栅安装在主桶体或上桶体上。在上述的拖把清洁桶中,所述挤水腔的侧壁上安装有引流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拖把清洁桶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本拖把清洁桶还具有污水收集腔体积大,保证能储存多次挤水作业挤出的水,避免水溢出以及避免挤水作业时拖把底部浸入水中。本拖把清洁桶中抽屉可抽出或上下筒体可分离,便于清洗挤水腔和污水收集腔,即无需拆卸桶盖和挤水装置也能方便地对挤水腔和污水收集腔进行清洗,提高拖把清洁桶洁净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抽屉处于抽出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对拖把处于清洁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三处于另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四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桶体;1a、清洗腔;1b、挤水腔;1c、污水收集腔;1d、主桶体;1e、抽屉;1f、格栅;1g、引流板;1h、上桶体;1j、下桶体;1k、卡槽;1m、卡钩;1n、弹性翼部;1p、轴部;1q、隔板;1r、限程块;2、提手;3、桶盖;4、挤水装置;5、塞子;6、工作头;7、清洗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拖把清洁桶包括桶体1、提手2、桶盖3、挤水装置4和清洗装置7。桶体1包括主桶体1d和抽屉1e,挤水装置4用于对拖把中擦拭物进行挤水,桶盖3安装在主桶体1d的顶部沿口处,挤水装置4和清洗装置7均安装在桶盖3上。提手2安装在主桶体1d上。桶体1内具有清洗腔1a、挤水腔1b和污水收集腔1c,污水收集腔1c位于清洗腔1a和挤水腔1b的下方。主桶体1d中具有分隔清洗腔和挤水腔的隔板1q,隔板1q的顶面与主桶体1d侧壁的顶面齐平;主桶体1d的内腔上部一侧区域为清洗腔1a,主桶体1d的内腔上部另一侧区域为挤水腔1b,清洗腔1a和挤水腔1b不连通。挤水装置4位于挤水腔1b的正上方或挤水装置4位于挤水腔1b内,清洗装置7位于清洗腔1a内;由此挤水装置对拖把中擦拭物进行挤水时,挤出的水全部流入污水收集腔内。主桶体1d的底部为抽屉放置腔,抽屉放置腔的一侧壁具有敞口,抽屉1e位于抽屉放置腔内,抽屉1e能从敞口处抽出;抽屉1e内腔为污水收集腔1c。抽屉1e部分结构位于挤水腔1b的下方,即显著增大了污水收集腔1c的体积,进而显著增大了存水量。主桶体1d的挤水腔1b与抽屉放置腔相连通,由此挤水腔1b与污水收集腔1c也相连通。挤水腔1b的底部设有格栅1f,格栅1f安装在主桶体1d上,格栅1f与主桶体1d之间也可连为一体。格栅1f既保证水能顺畅的流入污水收集腔1c内,又可限制拖把工作头6向下移动行程,进而避免拖把工作头6完全脱离挤水装置4。如图5所示,拖把工作头6插在清洗腔1a内时底面依靠在清洗腔1a底面上,拖把工作头6插在挤水腔1b内时底面依靠在格栅1f上。挤水腔1b的侧壁上安装有引流板1g,引流板1g使水向挤水腔1b的中心区域流淌,避免水渗入抽屉1e与主桶体1d之间缝隙内。根据实际情况,引流板1g与主桶体1d连为一体,或当格栅1f与主桶体1d之间为可拆卸结构连接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拖把清洁桶,包括桶体(1),桶体(1)内具有清洗腔(1a)和挤水腔(1b),挤水腔(1b)内或挤水腔(1b)的正上方安装有能对拖把中擦拭物进行挤水的挤水装置(4),其特征在于,桶体(1)的底部还具有污水收集腔(1c),污水收集腔(1c)位于挤水腔(1b)的下方,挤水腔(1b)的底部与污水收集腔(1c)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拖把清洁桶,包括桶体(1),桶体(1)内具有清洗腔(1a)和挤水腔(1b),挤水腔(1b)内或挤水腔(1b)的正上方安装有能对拖把中擦拭物进行挤水的挤水装置(4),其特征在于,桶体(1)的底部还具有污水收集腔(1c),污水收集腔(1c)位于挤水腔(1b)的下方,挤水腔(1b)的底部与污水收集腔(1c)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清洁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挤水装置(4)对拖把中擦拭物进行挤水时,挤出的水全部流入污水收集腔(1c)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清洁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中具有分隔清洗腔(1a)和挤水腔(1b)的隔板,隔板的顶面与桶体(1)侧壁的顶面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清洁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包括主桶体(1d)和抽屉(1e),抽屉(1e)位于主桶体(1d)的底部,抽屉(1e)内腔为污水收集腔(1c),主桶体(1d)的内腔上部一侧区域为清洗腔(1a),主桶体(1d)的内腔上部另一侧区域为挤水腔(1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拖把清洁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放置腔的一侧壁具有敞口,抽屉(1e)能从敞口处抽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拖把清洁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收集腔(1c)还位于挤水腔(1b)的下方,抽屉(1e)部分结构位于挤水腔(1b)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拖把清洁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1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云,
申请(专利权)人:胡国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