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抓取式机器人充电装置。包括本体电极、底座、调节板及两组连杆机构,其中调节板可滑动地设置于底座上;两组连杆机构铰接在底座上,并且与调节板活动连接;本体电极设置于机器人上,机器人通过本体电极推动调节板在底座上移动,从而驱动两组连杆机构闭合,实现对本体电极的加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抓取锁紧进行充电,应用四杆机构与换向结构,能够抓取并锁紧充电站电极,防止脱开,充电完成后易于分离。充电完成后易于分离。充电完成后易于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抓取式机器人充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充电
,特别涉及一种抓取式机器人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AI技术的越发成熟,服务型机器人的应用也越加广泛。其中,自主充电已经成为了服务型机器人不可或缺的一项功能,这个功能大大延长了机器人续航能力和人工成本。由于有些机器人驱动电机没有抱闸,而充电过程中又需要去使能,因此机器人充电过程中由于地面不平及充电电极碰撞反弹等原因,机器人会与充电电极脱开,并不能完成充电过程。因此,需要一种简单的机械结构,使得机器人充电时电极能够稳定的接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抓取式机器人充电装置,该装置使得机器人在自主充电过程中电极接触稳定,不会弹开。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抓取式机器人充电装置,包括:本体电极、底座、调节板及两组连杆机构,其中调节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两组连杆机构铰接在所述底座上,并且与所述调节板活动连接;所述本体电极设置于机器人上,所述机器人通过所述本体电极推动所述调节板在所述底座上移动,从而驱动两组连杆机构闭合,实现对本体电极的加紧。
[0006]所述底座的一端沿所述调节板的滑动方向设有调节板导向台,所述调节板导向台用于对所述调节板的滑动进行导向。
[0007]所述底座的另一端沿移动方向设有导向滑槽,所述调节板容置于所述导向滑槽内。
[0008]所述调节板上沿移动方向设有导向腰孔,所述调节板导向台容置于导向腰孔内。
[0009]所述调节板上沿垂直于移动方向设有驱动滑道,所述驱动滑道与所述两组连杆机构连接。
[0010]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杆、主动摇杆及从动摇杆,其中主动摇杆铰接在底座上,并且一端与所述调节板上的所述驱动滑道滑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杆与所述从动摇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从动摇杆铰接在所述底座上,并且另一端为加持端。
[0011]所述从动摇杆的前端为弯曲结构。
[0012]所述的抓取式机器人充电装置,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板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用于所述调节板的复位。
[0013]所述的抓取式机器人充电装置,还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换位杆,所述换位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板前端部沿周向设有的换向滑槽滑动连接;当所述换位杆位于与所述调节板移动方向平行的位置时,所述换位杆的滑动端容置于所述换向滑槽内设有的凹陷部内。
[0014]所述凹陷部的一侧高于另一侧,从而使所述换位杆只能沿一个方向转动。
[0015]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0016]本专利技术利用类似凸轮的原理,充电时充电站电极被拉出,从而与本体电极紧密接触,完成充电。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抓取锁紧进行充电,应用四杆机构与换向结构,能够抓取并锁紧充电站电极,防止脱开。
[0018]本专利技术充电完成后易于分离。
[0019]说明书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抓取式机器人充电装置的轴测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抓取式机器人充电装置的俯视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主动摇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换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为本体电极,2为底座,2-1为从动摇杆安装销,2-2为调节板导向台,2-3为复位弹簧安装台,2-4为导向滑槽,2-5为换位杆安装销,3为连杆,4为主动摇杆,4-1为摇杆铰接孔,4-2为摇杆滑动头,5为复位弹簧,6为从动摇杆,7为调节板,7-1为碰撞台,7-2为导向腰孔,7-3为驱动滑道,7-4为换向滑槽,7-5为调节板弹簧安装台,8为换位杆,8-1为换向滑头,8-2为换位杆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8]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抓取式机器人充电装置,包括:本体电极1、底座2、调节板7及两组连杆机构,其中调节板7可滑动地设置于底座2上;两组连杆机构铰接在底座2上,并且与调节板7活动连接;本体电极1设置于机器人上,机器人通过本体电极1推动调节板7在底座2上移动,从而驱动两组连杆机构闭合,实现对本体电极1的加紧。
[0029]如图3所示,底座2的一端沿调节板7的滑动方向设有两个调节板导向台2-2,调节板导向台2-2用于对调节板7的滑动进行导向。调节板导向台2-2的两侧设有从动摇杆安装销2-1,用于两组连杆机构的铰接。底座2的另一端沿移动方向设有导向滑槽2-4,调节板7容置于导向滑槽2-4内,使调节板7可沿底座2滑动。
[0030]如图5所示,调节板7上沿移动方向设有两个导向腰孔7-2,两个调节板导向台2-2分别容置于两个导向腰孔7-2内。调节板7上沿垂直于移动方向设有驱动滑道7-3,驱动滑道7-3与两组连杆机构连接。
[003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驱动滑道7-3位于两个导向腰孔7-2之间。
[0032]进一步地,调节板7的后端设有碰撞台7-1,用于与本体电极1接触。
[0033]如图2、图4所示,连杆机构包括连杆3、主动摇杆4及从动摇杆6,其中主动摇杆4的中间位置设有摇杆铰接孔4-1,通过摇杆铰接孔4-1与底座2上的一调节板导向台2-2铰接。主动摇杆4的一端通过摇杆滑动头4-2与调节板7上的驱动滑道7-3滑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杆3与从动摇杆6的一端铰接,从动摇杆6铰接在底座2上设有的从动摇杆安装销2-1上,并且
另一端为加持端。连杆3、主动摇杆4及从动摇杆6形成四杆机构。
[003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从动摇杆6的前端弯曲,用于抓取和释放本体电极1。
[003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抓取式机器人充电装置还包括复位弹簧5,复位弹簧5的一端与底座2连接,另一端与调节板7上设有的复位弹簧安装台2-3连接,复位弹簧5用于调节板7的复位。
[0036]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复位弹簧5为两个,并且对称设置于所述调节板7的前端两侧。
[0037]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抓取式机器人充电装置还包括锁紧机构。如图1-2、图6所示,锁紧机构包括换位杆8;换位杆8的一端通过换位杆安装孔8-2与底座2上设有的换位杆安装销2-5铰接,另一端通过换向滑头8-1与调节板7前端部沿周向设有的换向滑槽7-4滑动连接;当换位杆8位于与调节板7移动方向平行的位置时,换位杆8的滑动端容置于换向滑槽7-4内设有的凹陷部内。
[0038]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凹陷部的一侧高于另一侧,从而使换位杆8只能沿一个方向转动。
[0039]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0040]机器人充电时,机器人向后行走,本体电极1接触碰撞台7-1使其向后运动,摇杆滑动头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抓取式机器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电极(1)、底座(2)、调节板(7)及两组连杆机构,其中调节板(7)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2)上;两组连杆机构铰接在所述底座(2)上,并且与所述调节板(7)活动连接;所述本体电极(1)设置于机器人上,所述机器人通过所述本体电极(1)推动所述调节板(7)在所述底座(2)上移动,从而驱动两组连杆机构闭合,实现对本体电极(1)的加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取式机器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一端沿所述调节板(7)的滑动方向设有调节板导向台(2-2),所述调节板导向台(2-2)用于对所述调节板(7)的滑动进行导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抓取式机器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另一端沿移动方向设有导向滑槽(2-4),所述调节板(7)容置于所述导向滑槽(2-4)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抓取式机器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7)上沿移动方向设有导向腰孔(7-2),所述调节板导向台(2-2)容置于导向腰孔(7-2)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取式机器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7)上沿垂直于移动方向设有驱动滑道(7-3),所述驱动滑道(7-3)与所述两组连杆机构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来,褚明杰,孟庆铸,郝金龙,朱蕊,陈虹瑾,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