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疫用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847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防疫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所述防护服本体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热板,所述防护服本体的背面且在导热板对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密封布,所述导热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杆,所述密封布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风管,所述密封布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排风管,所述防护服本体的背面设置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设置有冰晶盒,通过设置冷却箱,冰晶盒,进风扇,散热杆,导热板,解决了目前防护服一般都连体制成的,其密封性较好,防疫人员长时间穿着防护服后,人体散发的热量无法排出,从而导致防护服内部温度较高,防疫人员穿着防护服的舒适感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疫用防护服
本技术涉及防疫设备
,具体为一种防疫用防护服。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病毒的扩散速度也越来越快,医护人员和防疫人员在防疫过程中需要穿戴防护服来减小被感染的几率。目前防护服一般都连体制成的,其密封性较好,防疫人员长时间穿着防护服后,人体散发的热量无法排出,从而导致防护服内部温度较高,防疫人员穿着防护服的舒适感较低,因此需要一种防疫用防护服来改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疫用防护服,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疫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所述防护服本体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热板,所述防护服本体的背面且在导热板对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密封布,所述导热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杆,所述密封布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风管,所述密封布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排风管,所述防护服本体的背面设置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设置有冰晶盒,所述冷却箱顶部且在凹槽对应位置处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内开设有进风孔,所述进风孔内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所述进风孔内且在防尘网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气体单向阀,所述凹槽底部开设有左导流槽,所述左导流槽内固定连接有进风扇,所述冷却箱的右侧且在排风管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右导流槽,所述右导流槽内固定连接有排风扇,所述左导流槽和右导流槽的顶部和底部均连=置处开设有方槽,所述挡板上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挡板远离冷却箱中心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方槽内且在推杆对应位置处开设有通槽,所述冷却箱底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冷却箱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电子按钮,所述冷却箱正面中心处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背带。优选的,所述电子按钮与蓄电池以及所述电子按钮与进风扇的连接方式均为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冷却箱由ABS塑料制成,且电子按钮与排风扇的连接方式为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进风管和排风管均由PVC软管制成,且进风管与左导流槽以及所述排风管与右导流槽的连接方式均为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弹簧与方槽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推杆与通槽以及所述挡板与方槽的连接方式均为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冷却箱表面喷涂有隔热保温涂料,且气体单向阀只允许气体进入凹槽。优选的,所述散热杆和进风孔以及气体单向阀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散热杆均由紫铜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冷却箱,冰晶盒,进风扇,散热杆,导热板,散热杆和导热板吸收人体散发出的热量,同时进风扇将被冰晶盒冷却后的空气送入密封布与防护服本体之间,冷气孔会带走导热杆上的热量,使导热杆的温度降低,温度减降低的导热杆会再次吸收防护服本体内部的热量,从而使防护服本体内部的热量能够及时散发出去,解决了目前防护服一般都连体制成的,其密封性较好,防疫人员长时间穿着防护服后,人体散发的热量无法排出,从而导致防护服内部温度较高,防疫人员穿着防护服的舒适感较低的问题。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由ABS塑料制成冷却箱,背带,ABS塑料制成的冷却箱质量较轻,能够减轻防疫人员背负冷却箱时承受的负荷。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喷涂在冷却箱上的保温隔热涂料,保温隔热涂料能够隔绝外界与冷却箱的热量交换,减小冷却箱中冷空气的损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冷却箱正剖图;图3为本技术冷却箱处局部侧剖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图2中B处放大图。图中:1-防护服本体、2-导热板、3-密封板、4-散热杆、5-进风管、6-排风管、7-冷却箱、8-凹槽、9-冰晶盒、10-密封盖、11-进风孔、12-防尘网、13-气体单向阀、14-左导流槽、15-进风扇、16-右导流槽、17-排风扇、18-挡板、19-方槽、20-弹簧、21-推杆、22-通槽、23-蓄电池、24-电子按钮、25-背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疫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1,防护服本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热板2,防护服本体1的背面且在导热板2对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密封布3,导热板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杆4,散热杆4和进风孔11以及气体单向阀13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散热杆4均由紫铜制成,紫铜制成散热杆4导热效率较高,能够及时将防护服本体1内的热量传递出去,密封布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风管5,进风管5和排风管6均由PVC软管制成,且进风管5与左导流槽14以及排风管6与右导流槽16的连接方式均为滑动连接,密封布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排风管6,防护服本体1的背面设置有冷却箱7,冷却箱7表面喷涂有隔热保温涂料,且气体单向阀13只允许气体进入凹槽8,隔热保温涂料能够隔绝冷却箱7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减小热量损耗,冷却箱7由ABS塑料制成,且电子按钮24与排风扇17的连接方式为电性连接,ABS塑料制成的冷却箱7质量较轻,不会给医护人员带来较大的负担,冷却箱7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凹槽8,凹槽8设置有冰晶盒9,冷却箱7顶部且在凹槽8对应位置处安装有密封盖10,密封盖10内开设有进风孔11,进风孔11内固定连接有防尘网12,进风孔11内且在防尘网1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气体单向阀13,凹槽8底部开设有左导流槽14,左导流槽14内固定连接有进风扇15,冷却箱7的右侧且在排风管6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右导流槽16,右导流槽16内固定连接有排风扇17,左导流槽14和右导流槽16的顶部和底部均连接有挡板18,左导流槽14和右导流槽16内且在挡板18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方槽19,挡板18上固定连接有弹簧20,弹簧20与方槽19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推杆21与通槽22以及挡板18与方槽19的连接方式均为滑动连接,挡板18远离冷却箱7中心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21,方槽19内且在推杆21对应位置处开设有通槽22,冷却箱7底部安装有蓄电池23,冷却箱7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电子按钮24,电子按钮24与蓄电池23以及电子按钮24与进风扇15的连接方式均为电性连接,冷却箱7正面中心处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背带25。本技术工作流程:使用时,医护人员卸下密封盖10,将冷冻好的冰晶盒9放入凹槽8内,装上密封盖10,医护人员穿上防护服本体1,拉动推杆21,推杆21带动挡板18进入方槽19中,将进风管5插入左导流槽14中,把排风管6插入右导流槽16中,松开推杆21,弹簧20推动挡板18反向移动,挡板18挡住进风管5和排风管6,从而将进风管5和排风管6分别与冷却箱7固定在一起,医护人员背起冷却箱7,防护服本体1中的导热板2会将人体散发的热量传递到散热杆4中,按下电子按钮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疫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本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热板(2),所述防护服本体(1)的背面且在导热板(2)对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密封布(3),所述导热板(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杆(4),所述密封布(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风管(5),所述密封布(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排风管(6),所述防护服本体(1)的背面设置有冷却箱(7),所述冷却箱(7)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8)设置有冰晶盒(9),所述冷却箱(7)顶部且在凹槽(8)对应位置处安装有密封盖(10),所述密封盖(10)内开设有进风孔(11),所述进风孔(11)内固定连接有防尘网(12),所述进风孔(11)内且在防尘网(1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气体单向阀(13),所述凹槽(8)底部开设有左导流槽(14),所述左导流槽(14)内固定连接有进风扇(15),所述冷却箱(7)的右侧且在排风管(6)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右导流槽(16),所述右导流槽(16)内固定连接有排风扇(17),所述左导流槽(14)和右导流槽(16)的顶部和底部均连接有挡板(18),所述左导流槽(14)和右导流槽(16)内且在挡板(18)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方槽(19),所述挡板(18)上固定连接有弹簧(20),所述挡板(18)远离冷却箱(7)中心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21),所述方槽(19)内且在推杆(21)对应位置处开设有通槽(22),所述冷却箱(7)底部安装有蓄电池(23),所述冷却箱(7)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电子按钮(24),所述冷却箱(7)正面中心处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背带(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疫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本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热板(2),所述防护服本体(1)的背面且在导热板(2)对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密封布(3),所述导热板(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杆(4),所述密封布(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风管(5),所述密封布(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排风管(6),所述防护服本体(1)的背面设置有冷却箱(7),所述冷却箱(7)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8)设置有冰晶盒(9),所述冷却箱(7)顶部且在凹槽(8)对应位置处安装有密封盖(10),所述密封盖(10)内开设有进风孔(11),所述进风孔(11)内固定连接有防尘网(12),所述进风孔(11)内且在防尘网(1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气体单向阀(13),所述凹槽(8)底部开设有左导流槽(14),所述左导流槽(14)内固定连接有进风扇(15),所述冷却箱(7)的右侧且在排风管(6)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右导流槽(16),所述右导流槽(16)内固定连接有排风扇(17),所述左导流槽(14)和右导流槽(16)的顶部和底部均连接有挡板(18),所述左导流槽(14)和右导流槽(16)内且在挡板(18)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方槽(19),所述挡板(18)上固定连接有弹簧(20),所述挡板(18)远离冷却箱(7)中心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21),所述方槽(19)内且在推杆(21)对应位置处开设有通槽(22),所述冷却箱(7)底部安装有蓄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立泰服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