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修复用盛装器皿,涉及植物修复技术领域。该植物修复用盛装器皿包括器主体、分隔组件和升降组件。器主体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器主体上固设有支撑板,器主体上安装有通风管。分隔组件包括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第一滤板横向设置于器主体内,多个第二滤板平行地固定在第一滤板的上侧。升降组件,包括升降电机、蜗杆、蜗轮、螺杆和螺母。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传动相连,蜗杆与蜗轮匹配,蜗轮固定在螺杆的下部,螺杆的上端贯穿第一滤板并通过轴承连接在支撑板上,螺杆的下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器主体的内侧底部,螺母与螺杆匹配并固定在第一滤板上。植物修复用盛装器皿能够有效的方便用户实现利用植物净化污水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修复用盛装器皿
本技术涉及植物修复
,尤其是涉及一种植物修复用盛装器皿。
技术介绍
人们日渐明白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但仍存在不少肆意污染水资源的行为。被污染的水源难以直接被人类利用,如果能净化污源,将其变成干净的水源,便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的紧张状态。目前有一种通过植物修复技术净化受污染的水源的方式,植物能够很好的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为了方便利用植物净化污水,有必要设计一种植物修复用盛装器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植物修复用盛装器皿,其能够为利用植物净化污水提供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物修复用盛装器皿,主要可以包括:器主体、分隔组件和升降组件。器主体,器主体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器主体的内部的左右两侧纵向开设有T形滑槽,器主体上固设有支撑板,器主体上安装有通风管。器主体的顶部螺接有顶盖,顶盖的上侧固定有鼓风机,鼓风机与器主体的内部连通,顶盖的下侧安装有照明灯和储存箱,储存箱用于储存植物营养液,储存箱的上侧具有进液管,下侧具有出液管,出液管上设置有电磁阀。分隔组件,包括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第一滤板横向设置于器主体内,多个第二滤板平行地固定在第一滤板的上侧。第一滤板的左右两侧固设有与T形滑槽匹配的滑块。第一滤板将器主体的内部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上部空间用于放置植物。升降组件,包括升降电机、蜗杆、蜗轮、螺杆和螺母。升降电机固定于器主体的一侧,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传动相连,蜗杆与蜗轮匹配,蜗轮固定在螺杆的下部,螺杆的上端贯穿第一滤板并通过轴承连接在支撑板上,螺杆的下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器主体的内侧底部,螺母与螺杆匹配并固定在第一滤板上。进水管和出水管的设置,方便向器主体内通入污水,及导出净化后的水源。鼓风机和通风管的设置,能保证器主体内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空气流通,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氧气。照明灯的设置,能够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光照。储存箱的设置,方便向器主体内的污水中通入植物营养液,以促进植物的生长。第一滤板的设置,能够将器主体的内部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上部空间用于放置植物;第二滤板的设置,能够将第一滤板的上侧划分为多个区域,以使器主体内的植物能够有合适的密度。升降组件的设置,这既使得第一滤板能随水位的变化而上移或下移,以保证第二滤板对植物的分隔作用,又能方便植物的放入和更换。植物修复用盛装器皿能够有效的方便用户实现利用植物净化污水的需求。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器主体包括内主体和外主体,内主体和外主体之间留置有间隙。间隙内设置有连接肋,内主体和外主体通过连接肋相连。内主体和外主体之间留置有间隙,有利于内主体内部的保温、隔热,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发育。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内主体的采用木质材料,并设置有防水涂层。内主体采用设置有防水涂层的木质材料,使得植物修复用盛装器皿能够符合环保、无污染的要求。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器主体的底部固设有底板,底板的下侧安装有移动轮。底板和移动轮的设置,方便植物修复用盛装器皿的移动。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底板的左右两端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插接有支杆。支杆的下端固设有接地部,上端固设有限位部,底板位于支杆的中部,支杆上套设有压簧,压簧位于限位部和底板之间,支杆和底板上开设有插孔,底板上通过绳索固定有与插孔匹配的插销。通孔、支杆、接地部、限位部、压簧、插孔和插销的设置,使得用户在移动植物修复用盛装器皿后,可通过支杆更好的支撑底板,减少底板及器主体的晃动。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顶盖上固设有把手。把手的设置,方便顶盖的拆装、更换。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1.进水管和出水管的设置,方便向器主体内通入污水,及导出净化后的水源。鼓风机和通风管的设置,能保证器主体内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空气流通,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氧气。照明灯的设置,能够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光照。储存箱的设置,方便向器主体内的污水中通入植物营养液,以促进植物的生长。第一滤板的设置,能够将器主体的内部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上部空间用于放置植物;第二滤板的设置,能够将第一滤板的上侧划分为多个区域,以使器主体内的植物能够有合适的密度。升降组件的设置,这既使得第一滤板能随水位的变化而上移或下移,以保证第二滤板对植物的分隔作用,又能方便植物的放入和更换。植物修复用盛装器皿能够有效的方便用户实现利用植物净化污水的需求。2.内主体采用设置有防水涂层的木质材料,使得植物修复用盛装器皿能够符合环保、无污染的要求。3.通孔、支杆、接地部、限位部、压簧、插孔和插销的设置,使得用户在移动植物修复用盛装器皿后,可通过支杆更好的支撑底板,减少底板及器主体的晃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植物修复用盛装器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T形滑槽和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Ⅳ位置的局部放大图。图标:1-植物修复用盛装器皿,11-器主体,111-进水管,112-出水管,113-T形滑槽,114-支撑板,115-通风管,116-顶盖,117-鼓风机,118-照明灯,119-储存箱,121-进液管,122-出液管,123-电磁阀,124-内主体,125-外主体,126-连接肋,13-分隔组件,131-第一滤板,132-第二滤板,133-滑块,15-升降组件,151-升降电机,152-蜗杆,153-蜗轮,154-螺杆,155-螺母,171-底板,172-移动轮,174-支杆,175-接地部,176-限位部,177-压簧,178-插孔,181-插销,182-把手。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技术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修复用盛装器皿,其特征在于,包括:/n器主体,所述器主体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器主体的内部的左右两侧纵向开设有T形滑槽,所述器主体上固设有支撑板,所述器主体上安装有通风管;所述器主体的顶部螺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上侧固定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与所述器主体的内部连通,所述顶盖的下侧安装有照明灯和储存箱,所述储存箱用于储存植物营养液,所述储存箱的上侧具有进液管,下侧具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电磁阀;/n分隔组件,包括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所述第一滤板横向设置于所述器主体内,多个所述第二滤板平行地固定在所述第一滤板的上侧;所述第一滤板的左右两侧固设有与所述T形滑槽匹配的滑块;所述第一滤板将所述器主体的内部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所述上部空间用于放置植物;/n升降组件,包括升降电机、蜗杆、蜗轮、螺杆和螺母;所述升降电机固定于所述器主体的一侧,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蜗杆传动相连,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匹配,所述蜗轮固定在所述螺杆的下部,所述螺杆的上端贯穿所述第一滤板并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螺杆的下端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器主体的内侧底部,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杆匹配并固定在所述第一滤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修复用盛装器皿,其特征在于,包括:
器主体,所述器主体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器主体的内部的左右两侧纵向开设有T形滑槽,所述器主体上固设有支撑板,所述器主体上安装有通风管;所述器主体的顶部螺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上侧固定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与所述器主体的内部连通,所述顶盖的下侧安装有照明灯和储存箱,所述储存箱用于储存植物营养液,所述储存箱的上侧具有进液管,下侧具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分隔组件,包括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所述第一滤板横向设置于所述器主体内,多个所述第二滤板平行地固定在所述第一滤板的上侧;所述第一滤板的左右两侧固设有与所述T形滑槽匹配的滑块;所述第一滤板将所述器主体的内部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所述上部空间用于放置植物;
升降组件,包括升降电机、蜗杆、蜗轮、螺杆和螺母;所述升降电机固定于所述器主体的一侧,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蜗杆传动相连,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匹配,所述蜗轮固定在所述螺杆的下部,所述螺杆的上端贯穿所述第一滤板并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螺杆的下端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器主体的内侧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晨泰,廖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地安土壤修复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