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吸水式耐旱陶瓷花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706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陶瓷花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吸水式耐旱陶瓷花盆,包括花盆主体,所述花盆主体的底面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一侧下方开设有积水区,所述积水区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吸水棉,所述吸水棉的底端活动安装在接水盘的内部,所述接水盘活动安装在花盆主体的底部,所述吸水棉的上端活动安装在垫板的上方。该自吸水式耐旱陶瓷花盆,通过在花盆主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吸水棉,且吸水棉的另一端活动安装在接水盘的内部,便于将在接水盘的内部进行储存的水分进行吸收提取,便于通过吸水棉将接水盘中的水分不断吸收到垫板的上方土壤中,保证土壤的湿润,提高装置的耐旱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吸水式耐旱陶瓷花盆
本技术涉及陶瓷花盆
,具体为一种自吸水式耐旱陶瓷花盆。
技术介绍
目前,家庭养花使用的花盆大体可以分为瓦盆、瓷盆、塑料盆,瓦盆透气透水性好,但外形不美观,瓷盆外形美观,但是透水透气性差,不利于花木生长,同时花盆蒸发量很大,浪费水资源,而且需要人工定时定量浇水,总之用现有的两种花盆养花,美观和使用不可兼得,需要人工费时费力浇水,在浪费水资源的同时效果也不好。现有的自吸水花盆通常都是利用花盆底部的透气孔来实现自吸水的目的,花盆底部的透气孔平时是用来透气的,如果浇水浇多了还可以起到疏水的多用,如果将这样的花盆变成自吸水花盆,花盆底部的透气孔失去了透气的作用,一般陆生植物根部呼吸作用的氧气都来源于土壤,所以陆生植物用水泡的时间长了其根部无法呼吸就会影响生长甚至死掉,且现有自吸水式耐旱陶瓷花盆内部的吸水海绵是穿过内花盆底部的小孔并固定在外花盆的底部,吸水棉将水分自下向上传导,该花盆的供水为点式扩散供水,容易引起植物供水不均匀,使根系生长缓慢,由于是一点式扩散供水,而且连通管水分供应速度缓慢,难以使植物充分吸收水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吸水式耐旱陶瓷花盆,具备供水均匀、透气性好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吸水式耐旱陶瓷花盆,包括花盆主体,所述花盆主体的底面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一侧下方开设有积水区,所述积水区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吸水棉,所述吸水棉的底端活动安装在接水盘的内部,所述接水盘活动安装在花盆主体的底部,所述吸水棉的上端活动安装在垫板的上方,所述垫板活动安装在通气孔的上部,所述通气孔固定安装在花盆主体的内部下方。精选的,所述花盆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垫脚,所述垫脚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的西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面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滚珠,通过接水盘底部的底板内侧的滚珠进行滚动即可移动,且方向不受限制,提高装置的移动便利性。精选的,所述圆槽和滚珠均为等间距的环绕安装在底板的底部一周,圆槽和滚珠便于在装置移动时增加装置底部与地面滑动,提高了装置的移动便捷性。精选的,所述垫板的中部开设有漏水孔,所述漏水孔的长度值小于垫板的半径值,且漏水孔为发散式开设在垫板的中部,漏水孔开设在垫板上,增加了垫板的透水透气性,且对土壤进行阻挡隔离,减少土壤的流逝,保证装置的正常生长。精选的,所述接水盘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上端与通气孔活动安装,所述通气孔与通气管均为圆锥形空筒,通气孔为凸起安装在花盆主体的内部底端,便于将装置的散气孔高度抬高,且避免装置内部积水将通气孔进行堵塞,保证装置的通气,避免植株缺氧死亡,且通气管连通在通气孔和底板的中部,直接将通气孔与外接进行连接,保证了装置的通风。精选的,所述吸水棉为螺旋盘旋安装在垫板的上部,所述吸水棉和连接管分别安装在花盆主体的底部四角处,多个吸水棉螺旋盘旋安装便于增加吸水棉的吸水面积,增加装置的吸水速度,且均匀的铺垫在垫板的上部,便于均匀的对土壤进行补水,便于植株的健康生产。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自吸水式耐旱陶瓷花盆,通过在花盆主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吸水棉,且吸水棉的另一端活动安装在接水盘的内部,便于将在接水盘的内部进行储存的水分进行吸收提取,便于通过吸水棉将接水盘中的水分不断吸收到垫板的上方土壤中,保证土壤的湿润,提高装置的耐旱性。2、该自吸水式耐旱陶瓷花盆,通过在接水盘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并在底板的下侧开设有圆槽,圆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滚珠,且当需要对装置进行移动时,仅需推动装置,通过接水盘底部的底板内侧的滚珠进行滚动即可移动,且方向不受限制,提高装置的移动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花盆主体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垫板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底板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底板爆炸示意图。图中:1、花盆主体;2、排水孔;3、积水区;4、连接管;5、通气孔;6、吸水棉;7、垫板;8、接水盘;9、底板;10、圆槽;11、滚珠;12、通气管;13、垫脚;14、漏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一种自吸水式耐旱陶瓷花盆,包括花盆主体1,花盆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垫脚13,垫脚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接水盘8,接水盘8的西部固定安装有底板9,底板9的底面开设有圆槽10,圆槽10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滚珠11,圆槽10和滚珠11均为等间距的环绕安装在底板9的底部一周,圆槽10和滚珠11便于在装置移动时增加装置底部与地面滑动,提高了装置的移动便捷性,花盆主体1的底面开设有排水孔2,排水孔2的一侧下方开设有积水区3,积水区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管4,连接管4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吸水棉6,吸水棉6为螺旋盘旋安装在垫板7的上部,吸水棉6和连接管4分别安装在花盆主体1的底部四角处,多个吸水棉6螺旋盘旋安装便于增加吸水棉6的吸水面积,增加装置的吸水速度,且均匀的铺垫在垫板7的上部,便于均匀的对土壤进行补水,便于植株的健康生产,吸水棉6的底端活动安装在接水盘8的内部,接水盘8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通气管12,通气管12的上端与通气孔5活动安装,通气孔5与通气管12均为圆锥形空筒,通气孔5为凸起安装在花盆主体1的内部底端,便于将装置的散气孔高度抬高,且避免装置内部积水将通气孔5进行堵塞,保证装置的通气,避免植株缺氧死亡,且通气管12连通在通气孔5和底板9的中部,直接将通气孔5与外接进行连接,保证了装置的通风,接水盘8活动安装在花盆主体1的底部,吸水棉6的上端活动安装在垫板7的上方,垫板7的中部开设有漏水孔14,漏水孔14的长度值小于垫板7的半径值,且漏水孔14为发散式开设在垫板7的中部,漏水孔14开设在垫板7上,增加了垫板7的透水透气性,且对土壤进行阻挡隔离,减少土壤的流逝,保证装置的正常生长,垫板7活动安装在通气孔5的上部,通气孔5固定安装在花盆主体1的内部下方。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土壤和植株移入花盆主体1的内部,并放置在垫板7的上方,通过垫板7进行垫起,随后,将吸水棉6连接在垫板7与接水盘8的中部,并向花盆主体1的内部进行浇水,水分将土壤浸湿之后,多余的水分在积水区3的内部进行沉积,当超出积水区3的边缘高度时,水分由排水孔2处溢出,并在接水盘8的内部进行储存,随后通过吸水棉6将接水盘8中的水分不断吸收到垫板7的上方土壤中,保证土壤的湿润,且当需要对装置进行移动时,仅需推动装置,通过接水盘8底部的底板9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吸水式耐旱陶瓷花盆,包括花盆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主体(1)的底面开设有排水孔(2),所述排水孔(2)的一侧下方开设有积水区(3),所述积水区(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管(4),所述连接管(4)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吸水棉(6),所述吸水棉(6)的底端活动安装在接水盘(8)的内部,所述接水盘(8)活动安装在花盆主体(1)的底部,所述吸水棉(6)的上端活动安装在垫板(7)的上方,所述垫板(7)活动安装在通气孔(5)的上部,所述通气孔(5)固定安装在花盆主体(1)的内部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吸水式耐旱陶瓷花盆,包括花盆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主体(1)的底面开设有排水孔(2),所述排水孔(2)的一侧下方开设有积水区(3),所述积水区(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管(4),所述连接管(4)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吸水棉(6),所述吸水棉(6)的底端活动安装在接水盘(8)的内部,所述接水盘(8)活动安装在花盆主体(1)的底部,所述吸水棉(6)的上端活动安装在垫板(7)的上方,所述垫板(7)活动安装在通气孔(5)的上部,所述通气孔(5)固定安装在花盆主体(1)的内部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水式耐旱陶瓷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垫脚(13),所述垫脚(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接水盘(8),所述接水盘(8)的西部固定安装有底板(9),所述底板(9)的底面开设有圆槽(10),所述圆槽(10)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滚珠(1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羊卫东羊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皓宏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