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波钟与普通时钟互换的双功能时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16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波钟与普通时钟互换的双功能时钟,包括机芯、底壳和上盖,机芯包括第一马达、中板、第一秒齿轮、第二秒齿轮、秒针齿轮、分针齿轮和时针齿轮,还包括第二马达、第一分齿轮、第二分齿轮、过渡齿轮、光电传感器、天线和按键板,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在中板上呈左右对称布置,第一马达处于第二马达的左侧,第一秒齿轮、第二秒齿轮、秒针齿轮、分针齿轮、时针齿轮依次啮合传动构成普通时钟齿轮系,第一分齿轮、第二分齿轮、过渡齿轮、秒针齿轮、分针齿轮、时针齿轮依次啮合传动构成电波钟齿轮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巧妙、布局合理,结构紧凑,不仅达到普通钟与电波钟的转换,而且能回收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波钟与普通时钟互换的双功能时钟
本技术涉及时钟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电波钟与普通时钟互换的双功能时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钟表行业也发展地越来越快,时钟分为按照传动方式机械钟和石英钟。石英钟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普通时钟(也称普通石英钟),二是电波钟。相对于普通石英钟来说,电波钟能够接收无线电长波信号并能进行数据和自动校正,电波钟的出现不仅开拓了时间计量的新里程,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众所周知,时钟都是批量生产的,所以企业容易生产过量的单一普通石英钟或电波钟,然而,普通石英钟与电波钟的机芯和壳体上存在明显不同(机芯的不同:即普通石英钟包括一个马达、调试旋钮、中板和由处于中部后侧面上的第一秒齿轮、第二秒齿轮、秒针齿轮、过渡齿轮与处于中板前侧面上的分针齿轮、时针齿轮共同组成齿轮系。电波钟包括两个马达、能够接收无线电长波信号的天线、齿轮系、中板、光电和具有调时、定时功能的按键板,以及由处于中部后侧面上的第一秒齿轮、第二秒齿轮、第一分齿轮、第二分齿轮、秒针齿轮、过渡齿轮与处于中板前侧面上的分针齿轮、时针齿轮共同构成新齿轮系。所以两者并不能互换通用,生产剩下的单一普通石英钟与电波钟不能转换,导致成本不能回收,造成浪费。--互换,节省成本。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波钟与普通时钟互换的双功能时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波钟与普通时钟互换的双功能时钟,包括机芯与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底壳相扣合的上盖,所述机芯处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机芯具有供秒针、分针和时针安装的输出轴,所述底壳上开设有供所述输出轴穿出的限位孔,所述机芯包括第一马达、中板和由处于中部后侧面上的第一秒齿轮、第二秒齿轮、秒针齿轮与处于中板前侧面上的分针齿轮、时针齿轮,还包括第二马达、第一分齿轮、第二分齿轮、过渡齿轮、光电传感器、天线和按键板,所述中板处于所述底壳与所述上盖之间,所述第一秒齿轮、第二秒齿轮、秒针齿轮处于所述中板与所述上盖之间,所述分针齿轮、时针齿轮处于所述中板与所述底壳之间,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第二马达在所述中板上呈左右对称布置,所述第一马达处于所述第二马达的左侧,所述第一秒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一马达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分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二马达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秒齿轮、所述秒针齿轮、所述第二分齿轮、所述过渡齿轮和所述光电传感器均处于所述第一秒齿轮和第一分齿轮之间,所述第一秒齿轮、所述第二秒齿轮、所述秒针齿轮、分针齿轮、时针齿轮依次啮合传动构成普通时钟齿轮系,所述第一分齿轮、所述第二分齿轮、所述过渡齿轮、所述秒针齿轮、分针齿轮、时针齿轮依次啮合传动构成电波钟齿轮系,所述光电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中板上,并处于所述第二秒齿轮与所述第二分齿轮之间,所述按键板安装在所述中板上,并处于所述分针齿轮、时针齿轮的正上方,所述天线安装在所述中板上,并处于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第二马达的正上方。所述第一马达包括第一线圈和处于第一线圈正下方的第一转子,所述第二马达包括第二线圈和处于第二线圈正下方的第二转子,所述中板固定在所述底壳上,所述秒针齿轮转动安装在所述中板上,并处于所述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之间,所述第一秒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子上,所述第一分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二转子,所述分针齿轮和时针齿轮均处于所述中板与所述底壳之间,所述分针齿轮和所述时针齿轮中心上均具有套管,所述时针齿轮的套管穿设于所述分针齿轮的套管外,所述秒针齿轮的中心轴穿过所述中板并伸入所述分针齿轮的套管内。所述上盖的上设置有出声孔、信号接收孔和供操控机芯工作部件裸露于上盖外的控制通孔,所述出声孔处于所述上盖左上角处,所述信号接收孔处于所述出声孔下方,并靠近所述上盖右上角,所述控制通孔位于所述出声孔和所述信号接收孔之间,所述控制通孔处于所述出声孔下方,且与所述信号接收孔并排,所述机芯上具有发生器,所述发生器、天线和所述按键板在所述机芯上分别对应所述出声孔、所述信号接收孔和所述控制通孔布置;所述上盖的上设置有第五通孔、第六通孔和用于容纳电池的电池槽,所述电池槽处于所述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的正下方,所述电池槽处于所述中板的下方,所述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处于所述控制通孔下方,所述第五通孔与第六通孔并排,所述第五通孔处于所述第六通孔的左侧,所述控制通孔、所述第五通孔和所述第六通孔上均设置有相适配的第一橡胶塞,所述第一橡胶塞设置有语言信息。所述控制通孔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成横向并排布置,且位于所述出声孔和所述信号接收孔之间,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同处于所述出声孔和所述信号接收孔下方,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均为圆形孔,所述按键板上具有三个控制按钮,三个所述控制按钮分别伸入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内。所述第五通孔和所述第六通孔为条形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处于所述壳体的左上拐角处,所述第二安装孔处于所述壳体的右下拐角处。所述底壳为方形,所述底壳的长度和宽度均为54-58mm,所述上盖与底壳配合在一起的总厚度为14-18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首先,通过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在中板上呈左右对称布置,第一马达处于第二马达的左侧,第一秒齿轮安装在第一马达的输出轴上,第一分齿轮安装在第二马达的输出轴上,第二秒齿轮、秒针齿轮、第二分齿轮、过渡齿轮和光电传感器均处于第一秒齿轮和第一分齿轮之间,第一秒齿轮、第二秒齿轮、秒针齿轮、分针齿轮、时针齿轮依次啮合传动构成普通时钟齿轮系,第一分齿轮、第二分齿轮、过渡齿轮、秒针齿轮、分针齿轮、时针齿轮依次啮合传动构成电波钟齿轮系,通过上结构布置,使得中板上具有普通钟齿轮系和电波钟齿轮系的两个组合,到达布局合理,结构紧凑的目的效果,所以在根据实际需要,实现普通钟与电波钟可以切换的齿轮系(即普通钟齿轮系和电波钟齿轮系的两个组合)。其次,通过更换过渡齿轮,达到第一秒齿轮、第二秒齿轮、秒针齿轮、分针齿轮、时针齿轮之间传动比的不同,实现由第一马达驱动的普通时钟直接转变为由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共同工作的电波钟。解决了现有普通钟与电波钟不能互换、不通用,生产剩下的单一普通石英钟与电波钟不能转换,导致成本不能回收,造成浪费的问题。因此,本技术一种电波钟与普通时钟互换的双功能时钟,其设计巧妙、布局合理,结构紧凑,不仅达到普通钟与电波钟的转换,而且能够降低浪费、回收成本,增加企业效益。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拆卸掉上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简化齿轮的齿牙)。图5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中省略第一橡胶塞等)。图中:壳体-1;底壳-11;上盖-12;发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波钟与普通时钟互换的双功能时钟,包括机芯与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底壳相扣合的上盖,所述机芯处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机芯具有供秒针、分针和时针安装的输出轴,所述底壳上开设有供所述输出轴穿出的限位孔,所述机芯包括第一马达、中板和由处于中部后侧面上的第一秒齿轮、第二秒齿轮、秒针齿轮与处于中板前侧面上的分针齿轮、时针齿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马达、第一分齿轮、第二分齿轮、过渡齿轮、光电传感器、天线和按键板,所述中板处于所述底壳与所述上盖之间,所述第一秒齿轮、第二秒齿轮、秒针齿轮处于所述中板与所述上盖之间,所述分针齿轮、时针齿轮处于所述中板与所述底壳之间,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第二马达在所述中板上呈左右对称布置,所述第一马达处于所述第二马达的左侧,所述第一秒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一马达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分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二马达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秒齿轮、所述秒针齿轮、所述第二分齿轮、所述过渡齿轮和所述光电传感器均处于所述第一秒齿轮和第一分齿轮之间,所述第一秒齿轮、所述第二秒齿轮、所述秒针齿轮、分针齿轮、时针齿轮依次啮合传动构成普通时钟齿轮系,所述第一分齿轮、所述第二分齿轮、所述过渡齿轮、所述秒针齿轮、分针齿轮、时针齿轮依次啮合传动构成电波钟齿轮系,所述光电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中板上,并处于所述第二秒齿轮与所述第二分齿轮之间,所述按键板安装在所述中板上,并处于所述分针齿轮、时针齿轮的正上方,所述天线安装在所述中板上,并处于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第二马达的正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波钟与普通时钟互换的双功能时钟,包括机芯与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底壳相扣合的上盖,所述机芯处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机芯具有供秒针、分针和时针安装的输出轴,所述底壳上开设有供所述输出轴穿出的限位孔,所述机芯包括第一马达、中板和由处于中部后侧面上的第一秒齿轮、第二秒齿轮、秒针齿轮与处于中板前侧面上的分针齿轮、时针齿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马达、第一分齿轮、第二分齿轮、过渡齿轮、光电传感器、天线和按键板,所述中板处于所述底壳与所述上盖之间,所述第一秒齿轮、第二秒齿轮、秒针齿轮处于所述中板与所述上盖之间,所述分针齿轮、时针齿轮处于所述中板与所述底壳之间,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第二马达在所述中板上呈左右对称布置,所述第一马达处于所述第二马达的左侧,所述第一秒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一马达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分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二马达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秒齿轮、所述秒针齿轮、所述第二分齿轮、所述过渡齿轮和所述光电传感器均处于所述第一秒齿轮和第一分齿轮之间,所述第一秒齿轮、所述第二秒齿轮、所述秒针齿轮、分针齿轮、时针齿轮依次啮合传动构成普通时钟齿轮系,所述第一分齿轮、所述第二分齿轮、所述过渡齿轮、所述秒针齿轮、分针齿轮、时针齿轮依次啮合传动构成电波钟齿轮系,所述光电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中板上,并处于所述第二秒齿轮与所述第二分齿轮之间,所述按键板安装在所述中板上,并处于所述分针齿轮、时针齿轮的正上方,所述天线安装在所述中板上,并处于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第二马达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波钟与普通时钟互换的双功能时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马达包括第一线圈和处于第一线圈正下方的第一转子,所述第二马达包括第二线圈和处于第二线圈正下方的第二转子,所述中板固定在所述底壳上,所述秒针齿轮转动安装在所述中板上,并处于所述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之间,所述第一秒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子上,所述第一分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二转子,所述分针齿轮和时针齿轮均处于所述中板与所述底壳之间,所述分针齿轮和所述时针齿轮中心上均具有套管,所述时针齿轮的套管穿设于所述分针齿轮的套管外,所述秒针齿轮的中心轴穿过所述中板并伸入所述分针齿轮的套管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夏萌邓义松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升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