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芯径的熔融拉锥分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13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通讯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芯径的熔融拉锥分路器。它包括密封盒、光束输入装置、光束输出装置和分光装置,输入光由光束输入装置进入之后进分光装置分光后由各个光束输出装置输出,所述分光装置包括若干个分路单元,其中光分路单元包括不锈钢管和光纤,密封盒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上开设有与不锈钢管匹配的散热开口,散热开口内设置有匹配散热开口的矩形弹性垫,不锈钢管至少部分位于矩形弹性垫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能够通过不锈钢管实现与外界的热量交换,防止不锈钢管内部热量集中,提高大芯径的熔融拉锥分路器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芯径的熔融拉锥分路器
本技术涉及了通讯器件
,特别涉及一种大芯径的熔融拉锥分路器。
技术介绍
为了传输和实际应用的需要,有时要把光纤拉制成锥形,熔融拉锥型光纤耦合器件是光纤通信系统中重要的基本器件之一,可以用作各种比例的功率分路器(splitter)/合路器(combiner)、波分复用器(WDM)、光纤全反镜等多种光学测量仪器的关键部件。熔融拉锥法就是将两根(或两根以上)除去涂覆层的光纤以一定的方法靠拢,在高温加热下熔融,同时向两侧拉伸,最终在加热区形成双锥体形式的特殊波导结构,通过控制光纤扭转的角度和拉伸的长度,可得到不同的分光比例。光分路器广泛应用于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专用网等通信干线。现有的熔融拉锥分路器缺乏散热结构,无法将熔融拉锥分路器内积聚的热量及时排出,影响熔融拉锥分路器内光纤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芯径的熔融拉锥分路器,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散热效果好,体积小。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大芯径的熔融拉锥分路器,包括密封盒、光束输入装置、光束输出装置和分光装置,输入光由光束输入装置进入之后进分光装置分光后由各个光束输出装置输出,所述分光装置包括若干个光分路单元,所述光分路单元包括2个光纤输入端和4个光纤输出端,所述光纤输入端与所述光束输入装置连接,所述光纤输出端与所述光束输出装置连接,所述光分路单元还包括不锈钢管和光纤,所述密封盒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不锈钢管匹配的散热开口,所述散热开口内设置有匹配所述散热开口的矩形弹性垫,所述不锈钢管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矩形弹性垫中。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不锈钢管的半圆槽,所述不锈钢管的下端位于所述半圆槽中。进一步地,所述光纤置于所述不锈钢管内并通过双组份光纤粘接剂进行固定,所述不锈钢管的内壁上沿着所述光纤的铺设方向分布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的截面为V型。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均为一端开口的矩形壳体,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光束输入装置或所述光束输出装置的通孔,所述光束输入装置或所述光束输出装置安装在方向相对的密封盒两侧的通孔中。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相对的两侧面连接有卡接柱,所述下壳体相对的两侧面向外延伸形成有卡接板,在所述卡接板上开设有匹配所述卡接柱的卡槽。进一步地,所述半圆槽中放置有耐高温的弹性垫,所述弹性垫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半圆槽的截面形状匹配。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的下表面开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有隔热透明塑料或隔热玻璃制成,在所述下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观察窗匹配的观察孔。进一步地,所述双组份光纤粘接剂为353ND光纤光导胶。进一步地,所述矩形弹性垫和所述弹性垫由塑料、尼龙和橡胶中的一种制成。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涉及的大芯径的熔融拉锥分路器,其中光分路单元包括不锈钢管和光纤,密封盒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上开设有与不锈钢管匹配的散热开口,散热开口内设置有匹配散热开口的矩形弹性垫,不锈钢管至少部分位于矩形弹性垫中,能够通过不锈钢管实现与外界的热量交换,防止不锈钢管内部热量集中,提高大芯径的熔融拉锥分路器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中大芯径的熔融拉锥分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上壳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下壳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分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的一种大芯径的熔融拉锥分路器,包括密封盒1、光束输入装置2、光束输出装置3和分光装置4,输入光由光束输入装置2进入之后进分光装置4分光后由各个光束输出装置3输出,所述分光装置4包括若干个光分路单元5,所述光分路单元5包括2个光纤输入端51和4个光纤输出端52,所述光纤输入端51与所述光束输入装置2连接,所述光纤输出端52与所述光束输出装置3连接,所述光分路单元5还包括不锈钢管53和光纤54,所述密封盒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所述上壳体11上开设有与所述不锈钢管53匹配的散热开口111,所述散热开口111内设置有匹配所述散热开口111的矩形弹性垫(未图示),所述不锈钢管53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矩形弹性垫中。参照图1,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12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不锈钢管51的半圆槽125,所述不锈钢管51的下端位于所述半圆槽125中。通过在散热开口111和半圆槽125之间形成用于固定不锈钢管51的固定区域,能够提高对不锈钢管51的固定效果。参照图1和图4,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光纤54置于所述不锈钢管53内并通过双组份光纤粘接剂进行固定,所述不锈钢管53的内壁上沿着所述光纤54的铺设方向分布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的截面为V型。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2均为一端开口的矩形壳体,在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2之间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光束输入装置2或所述光束输出装置3的通孔(未图示),所述光束输入装置2或所述光束输出装置4安装在方向相对的密封盒1两侧的通孔中。参照图1、图2和图3,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11相对的两侧面连接有卡接柱112,所述下壳体12相对的两侧面向外延伸形成有卡接板121,在所述卡接板121上开设有匹配所述卡接柱112的卡槽122。参照图1,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半圆槽125中放置有耐高温的弹性垫,所述弹性垫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半圆槽125的截面形状匹配,所述矩形弹性垫和所述弹性垫由塑料、尼龙和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12的下表面开设有观察窗123,所述观察窗123有隔热透明塑料或隔热玻璃制成,在所述下壳体12上开设有与所述观察窗123匹配的观察孔124。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双组份光纤粘接剂为353ND光纤光导胶。本技术涉及的大芯径的熔融拉锥分路器,密封盒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上开设有与所述不锈钢管53匹配的散热开口111,所述散热开口111内设置有匹配所述散热开口111的矩形弹性垫,不锈钢管53至少部分位于矩形弹性垫中,能够通过不锈钢管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芯径的熔融拉锥分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盒、光束输入装置、光束输出装置和分光装置,输入光由光束输入装置进入之后进分光装置分光后由各个光束输出装置输出,所述分光装置包括若干个光分路单元,所述光分路单元包括2个光纤输入端和4个光纤输出端,所述光纤输入端与所述光束输入装置连接,所述光纤输出端与所述光束输出装置连接,所述光分路单元还包括不锈钢管和光纤,所述密封盒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不锈钢管匹配的散热开口,所述散热开口内设置有匹配所述散热开口的矩形弹性垫,所述不锈钢管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矩形弹性垫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芯径的熔融拉锥分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盒、光束输入装置、光束输出装置和分光装置,输入光由光束输入装置进入之后进分光装置分光后由各个光束输出装置输出,所述分光装置包括若干个光分路单元,所述光分路单元包括2个光纤输入端和4个光纤输出端,所述光纤输入端与所述光束输入装置连接,所述光纤输出端与所述光束输出装置连接,所述光分路单元还包括不锈钢管和光纤,所述密封盒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不锈钢管匹配的散热开口,所述散热开口内设置有匹配所述散热开口的矩形弹性垫,所述不锈钢管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矩形弹性垫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芯径的熔融拉锥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不锈钢管的半圆槽,所述不锈钢管的下端位于所述半圆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芯径的熔融拉锥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置于所述不锈钢管内并通过双组份光纤粘接剂进行固定,所述不锈钢管的内壁上沿着所述光纤的铺设方向分布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的截面为V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芯径的熔融拉锥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态路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