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气密性测试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992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锂电池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气密性测试夹具,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外侧壁顶部设置所述密封端盖,所述密封筒设于所述连接架内,所述连接组件设于所述连接架内,所述检测连管组设于所述连接架内,将外界氮气瓶内部氮气通过进气管进入待检测圆柱锂离子电池内部,如果圆柱锂离子电池气密性不好的情况下,外界氮气会通过圆柱锂离子电池进入出气管,通过出气管进入观察室内部外界纯净水中,此时外界纯净水会有气泡,反之则没有气泡产生,操作方便,同时,连接块与连接槽配合连接密封筒与连接座,方便安装拆卸不同尺寸的密封筒,进而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锂离子电池的气密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气密性测试夹具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气密检测
,具体为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气密性测试夹具。
技术介绍
圆柱电池是一种容量高、循环寿命长、使用环境温度宽广的电池。分为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钴锰混合、三元材料不同体系,外壳都是采用钢壳,所以市场分布范围很广,不同材料体系电池有不同的优点。主要以圆柱钢壳三元体系电池为主,三元体系电池表现为容量高,输出电压高、良好的充放电循环性能、输出电压稳定、能大电流放电、电化学性能稳定、工作温度范围宽、对环境友好,成本较低。广泛应用在动力能源、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储能设备、电动工具、无人机等。因此圆柱电池的密封性测试尤为重要,主要测试项目有圆柱电池的断开压力、爆破压力和封口气密性。现有的圆柱电池密封性测试有在水中浸泡的,有通过向电池中通气来测试的。但是目前所采用的测试夹具只是针对某一种点出尺寸设计的,其尺寸局限性大,且以往的锂离子电池在测试气密性时测试时需要将锂离子电池放入水中,进行打压测试,此种测试方法不仅测试时间长,而且测试结果不稳定,容易导致测试主体进水影响其测试准确性,因此,亟需提出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气密性测试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密封性测试夹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r>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气密性测试夹具,能够解决现有的圆柱电池密封性测试有在水中浸泡的,有通过向电池中通气来测试的。但是目前所采用的测试夹具只是针对某一种点出尺寸设计的,其尺寸局限性大,且以往的锂离子电池在测试气密性时测试时需要将锂离子电池放入水中,进行打压测试,此种测试方法不仅测试时间长,而且测试结果不稳定,容易导致测试主体进水影响其测试准确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气密性测试夹具,其包括:连接架、密封端盖、密封筒、连接组件和检测连管组,所述连接架外侧壁顶部设置所述密封端盖,所述密封筒设于所述连接架内,所述密封筒包括密封腔、密封槽和连接槽,所述密封筒内侧壁中央位置开设所述密封腔,所述密封腔上方对应所述密封筒内侧开设所述密封槽,所述密封筒外侧壁底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所述连接槽,所述连接组件设于所述连接架内,所述连接组件由连接座、固定座和连接块组成,所述连接座密封连接于所述连接架内侧壁中央位置,所述连接座内侧壁左右两侧均卡接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端一体成型与所述连接槽卡装配合的连接块,所述检测连管组设于所述连接架内。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气密性测试夹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检测连管组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右端贯穿至所述连接架内侧,且所述进气管右端延伸至所述密封腔内,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密封腔连通设置。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气密性测试夹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密封筒右侧壁对应所述进气管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待测圆柱电池适配。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气密性测试夹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架内侧壁底部开设有观察室,所述连接架右侧壁底部通过连管与所述观察室连通设置,且所述连接架右侧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外侧壁安装有密封阀。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气密性测试夹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密封端盖外侧壁左右两侧均通过紧固螺栓与所述连接架连接,且所述密封端盖外侧壁底部中央位置设有与所述密封槽密封连接的密封垫圈。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出气管与密封腔连通设置,通过将外界氮气瓶打开至一定压力,此时外界氮气瓶内部氮气通过进气管进入待检测圆柱锂离子电池内部,如果圆柱锂离子电池气密性不好的情况下,外界氮气会通过圆柱锂离子电池进入出气管,通过出气管进入观察室内部外界纯净水中,此时外界纯净水会有气泡,反之则没有气泡产生,操作方便,同时,连接块与连接槽配合连接密封筒与连接座,方便安装拆卸不同尺寸的密封筒,进而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锂离子电池的气密检测,且通过进气管向密封腔内的电池通入一定气压的氮气,能够根据通入气压的大小进而测出电池盖帽的断开压力,适用性及准确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00连接架、110观察室、120出液口、121密封阀、200密封端盖、210紧固螺栓、220密封垫圈、300密封筒、310密封腔、320密封槽、330连接槽、400连接组件、410连接座、420固定座、430连接块、500检测连管组、510进气管、520出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气密性测试夹具,通过xxxx,请参阅图1-2,包括,连接架100、密封端盖200、密封筒300、连接组件400和检测连管组500。请继续参阅图1-2,连接架100内侧壁底部开设有观察室110,连接架100右侧壁底部通过连管与观察室110连通设置,通过连管向观察室内部注入适量外界纯净水,进行气密检测,且连接架100右侧开设有出液口120,出液口120外侧壁套接有密封阀121,密封阀121用于控制出液口120的通合状态;请继续参阅图1,密封端盖200外侧壁左右两侧均通过紧固螺栓210与连接架100连接,且密封端盖200外侧壁底部中央位置螺接有与密封槽320密封连接的密封垫圈220;请继续参阅图1-2,密封筒300设于连接架100内,具体的,密封筒300包括密封腔310、密封槽320和连接槽330,密封筒300右侧壁对应进气管510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气密性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架(100)、密封端盖(200)、密封筒(300)、连接组件(400)和检测连管组(500),所述连接架(100)外侧壁顶部设置所述密封端盖(200),所述密封筒(300)设于所述连接架(100)内,所述密封筒(300)包括密封腔(310)、密封槽(320)和连接槽(330),所述密封筒(300)内侧壁中央位置开设所述密封腔(310),所述密封腔(310)上方对应所述密封筒(300)内侧开设所述密封槽(320),所述密封筒(300)外侧壁底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所述连接槽(330),所述连接组件(400)设于所述连接架(100)内,所述连接组件(400)由连接座(410)、固定座(420)和连接块(430)组成,所述连接座(410)密封连接于所述连接架(100)内侧壁中央位置,所述连接座(410)内侧壁左右两侧均卡接所述固定座(420),所述固定座(420)顶端一体成型与所述连接槽(330)卡装配合的连接块(430),所述检测连管组(500)设于所述连接架(100)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气密性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架(100)、密封端盖(200)、密封筒(300)、连接组件(400)和检测连管组(500),所述连接架(100)外侧壁顶部设置所述密封端盖(200),所述密封筒(300)设于所述连接架(100)内,所述密封筒(300)包括密封腔(310)、密封槽(320)和连接槽(330),所述密封筒(300)内侧壁中央位置开设所述密封腔(310),所述密封腔(310)上方对应所述密封筒(300)内侧开设所述密封槽(320),所述密封筒(300)外侧壁底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所述连接槽(330),所述连接组件(400)设于所述连接架(100)内,所述连接组件(400)由连接座(410)、固定座(420)和连接块(430)组成,所述连接座(410)密封连接于所述连接架(100)内侧壁中央位置,所述连接座(410)内侧壁左右两侧均卡接所述固定座(420),所述固定座(420)顶端一体成型与所述连接槽(330)卡装配合的连接块(430),所述检测连管组(500)设于所述连接架(10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气密性测试夹具,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均均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君达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