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隐显靶,包括靶箱、传送带、滚筒、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靶箱的上端外表面两侧对称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之间设置有圆柱杆,所述圆柱杆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位于第一轴承的内部,所述滚筒和第二齿轮的侧面中部均贯穿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与第二轴承的内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长槽的内部,且第二轴承的上端外表面焊接有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有一系列结构使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实现传送带自动调节张紧度的目的,同时远程控制传送带传送靶纸,减少了人工成本,使靶纸传送位置更加精确且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隐显靶
本技术涉及隐显靶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隐显靶。
技术介绍
隐显靶是用于训练射手对动态隐显目标的反应,提高射手对突现目标的判断应对能力,掌握击发、控制的最佳时机,其结构组成多具备靶标、隐显装置、隐显机构控制系统、自动报靶系统、智能主控服务器等,操作简单,功能稳定,可满足多种战术射击技术需求。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7610623U)一种隐显靶机,包括靶箱和传送带,所述靶箱的上侧中部开设有两组水平的长槽,所述靶箱上侧左右端均设有竖直的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上端与第一轴承的外侧竖直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轴承之间设有圆柱杆,且圆柱杆的两端贯穿第一齿轮侧面中部,所述第一齿轮与圆柱杆两端外侧固定连接,且圆柱杆的两端均与第一轴承的内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圆柱杆下端设有竖直的防弹金属板,且防弹金属板的下端与靶箱焊接,所述靶箱内中部两端设有两组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水平前端设有第三齿轮,所述长槽分为左长槽和右长槽,方便靶纸的更换。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传送带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过松或过紧现象,造成传送靶纸位置出现误差,需要人工进行定期保养调试,确保其张紧度正常;2.该装置靶纸传送需要人工转动摇把,且因摇把转动结束后无法固定位置,若该装置处于室外大风天气易吹动摇把晃动,造成摇把误工作,而改变靶纸原设定位置,影响射击准度。为此,提出一种多功能隐显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隐显靶,能够防止该装置长期使用后传送带的过松或过紧,影响靶纸传送的位置不准确,造成射击误差,实现传送带张紧度自动调节的目的,代替了人为对传送带的松紧调试,提高了工作效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隐显靶,包括靶箱、传送带、滚筒、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靶箱的上端外表面两侧对称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之间设置有圆柱杆,所述圆柱杆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位于第一轴承的内部,所述滚筒和第二齿轮的侧面中部均贯穿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与第二轴承的内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长槽的内部,且第二轴承的上端外表面焊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与长槽的内表面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第三齿轮的内部均贯穿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三齿轮的下方啮合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靶箱的内表面靠近控制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无线信号接收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防止该装置长期使用使传送带的过松或过紧,影响靶纸传送的位置不准确,造成射击误差,实现传送带张紧度自动调节的目的,代替了人为对传送带的松紧调试,提高了工作效率。优选的,所述长槽的宽度等于第二轴承的直径,且长槽的长度大于第二轴承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二轴承在长槽内部进行上下移动,挤压弹簧自动调节传送带松紧度。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的长度大于第二转轴的长度,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直径相同,且其平行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保证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同步转速的情况下,同时减少伺服电机不必要的做工。优选的,所述压板为实心长方体,且其长度等于第二轴承的直径,所述弹簧垂直设置在压板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压板的厚度为第二轴承的五分之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二轴承出现位移后带动压板上下平移,弹簧形变时的受力均匀。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的尺寸规格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在工作时的转速同步,避免传送带工作时有误差。优选的,所述靶箱的外侧靠近第一转轴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三齿轮相匹配的圆槽,且靶箱的内壁靠近第四齿轮的一侧贯穿开设有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直径匹配的圆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第三齿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工作后与原设定位置偏移,造成误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滚筒和第二齿轮的侧面中部均贯穿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均与第二轴承的内环内壁固定连接,第二轴承设置在长槽的内部,且第二轴承的上端外表面焊接有压板,压板与长槽的内表面通过弹簧连接,防止该装置长期使用使传送带的过松或过紧,影响靶纸传送的位置不准确,造成射击误差,实现传送带张紧度自动调节的目的,代替了人为对传送带的调试,提高了工作效率;2、通过在第三齿轮的内部均贯穿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三齿轮的下方啮合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靶箱的内表面靠近控制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无线信号接收器,通过远程发送信号指令控制传送带传送靶纸到达设定位置,不易被外界环境因素干扰改变设定位置,同时替代了原有的摇把人工转动,解决了该装置在户外大风天气下摇把晃动促使传送带工作而改变靶纸位置,影响射击精准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靶箱与传送带的相配合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2的A处放大视图。图中:1、靶箱;2、传送带;3、滚筒;31、连接杆;4、第一齿轮;41、第一轴承;42、圆柱杆;43、固定杆;5、第二齿轮;6、第三齿轮;7、第一转轴;8、第二转轴;10、第四齿轮;11、伺服电机;12、控制器;13、无线信号接收器;14、长槽;15、弹簧;16、压板;17、第二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和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隐显靶,包括靶箱1、传送带2、滚筒3、第二齿轮5和第三齿轮6,靶箱1的上端外表面两侧对称焊接有固定杆43,固定杆43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41,第一轴承41之间设置有圆柱杆42,圆柱杆42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齿轮4,且第一齿轮4位于第一轴承41的内部,滚筒3和第二齿轮5的侧面中部均贯穿有连接杆31,连接杆31的两端均与第二轴承17的内环内壁固定连接,第二轴承17设置在长槽14的内部,且第二轴承17的上端外表面焊接有压板16,压板16与长槽14的内表面通过弹簧15连接,第三齿轮6的内部均贯穿设置有第一转轴7,第三齿轮6的下方啮合有第四齿轮10,第四齿轮10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第二转轴8,第二转轴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1,伺服电机1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2,靶箱1的内表面靠近控制器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隐显靶,包括靶箱(1)、传送带(2)、滚筒(3)、第二齿轮(5)和第三齿轮(6),其特征在于:所述靶箱(1)的上端外表面两侧对称焊接有固定杆(43),所述固定杆(43)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41),所述第一轴承(41)之间设置有圆柱杆(42),所述圆柱杆(42)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齿轮(4),且第一齿轮(4)位于第一轴承(41)的内部,所述滚筒(3)和第二齿轮(5)的侧面中部均贯穿有连接杆(31),所述连接杆(31)的两端均与第二轴承(17)的内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17)设置在长槽(14)的内部,且第二轴承(17)的上端外表面焊接有压板(16),所述压板(16)与长槽(14)的内表面通过弹簧(15)连接,所述第三齿轮(6)的内部均贯穿设置有第一转轴(7),所述第三齿轮(6)的下方啮合有第四齿轮(10),所述第四齿轮(10)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第二转轴(8),所述第二转轴(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1),所述伺服电机(1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2),所述靶箱(1)的内表面靠近控制器(1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无线信号接收器(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隐显靶,包括靶箱(1)、传送带(2)、滚筒(3)、第二齿轮(5)和第三齿轮(6),其特征在于:所述靶箱(1)的上端外表面两侧对称焊接有固定杆(43),所述固定杆(43)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41),所述第一轴承(41)之间设置有圆柱杆(42),所述圆柱杆(42)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齿轮(4),且第一齿轮(4)位于第一轴承(41)的内部,所述滚筒(3)和第二齿轮(5)的侧面中部均贯穿有连接杆(31),所述连接杆(31)的两端均与第二轴承(17)的内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17)设置在长槽(14)的内部,且第二轴承(17)的上端外表面焊接有压板(16),所述压板(16)与长槽(14)的内表面通过弹簧(15)连接,所述第三齿轮(6)的内部均贯穿设置有第一转轴(7),所述第三齿轮(6)的下方啮合有第四齿轮(10),所述第四齿轮(10)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第二转轴(8),所述第二转轴(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1),所述伺服电机(1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2),所述靶箱(1)的内表面靠近控制器(1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无线信号接收器(13)。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志惠,李博,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邦克锐达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