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的高温热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890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的高温热防护结构,包括挠性管板、换热管、刚玉浇注料和保护套管,所述换热管的端部与挠性管板固定,所述保护套管包括直管,所述直管的外端设有外凸的翻边,内端插入换热管中,所述刚玉浇注料浇设在保护套管露出换热管的部分,所述翻边与直管垂直,所述刚玉浇注料外表面设有容纳翻边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保护套管的头部做成带六边形的翻边,六边形的翻边交错设置形成蜂窝结构的保护面,对刚玉浇注料进行保护,省去了护板,大大减小了挠性管板及换热管之间的热变形,更好的满足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器的高温热防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废热锅炉
,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的高温热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废热锅炉领域,用于传递高温烟气。为了防止高温烟气直接与管板焊接的换热管管头接触,避免管板和换热管的焊缝失效泄漏,通常在换热管的高温烟气入口端安装保护套管,保护套管需要受800~1300℃高温烟气直接冲刷,环境极其恶劣。现有技术的高温热防护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挠性管板1、换热管2、刚玉浇注料3、保护套管4和护板6,保护套管4为金属材料,刚玉浇注料3设在高温烟气入口侧管板表面,用来阻止烟气和挠性管板的直接接触。又由于换热管布置较密,刚玉浇注料与挠性管板的接触面积有限,在高温烟气的长期直接冲刷下,刚玉浇注料容易出现裂纹和脱落,从而高温烟气窜至管板表面,损坏管板。因此在刚玉浇注料3的外表面设置一层高镍铬合金的护板6,护板6套设在各保护套管的头部,但由于高镍铬合金的护板6在高温波动下,容易变形膨胀,特别是直径较大的设备护板膨胀量会很大,较大的膨胀变形会拉扯保护套管,影响保护套管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的高温热防护结构,本技术将保护套管的头部做成带六边形的翻边,六边形的翻边交错设置形成蜂窝结构的保护面,对刚玉浇注料进行保护,省去了护板,大大减小了挠性管板及换热管之间的热变形,更好的满足生产的需求。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换热器的高温热防护结构,包括挠性管板、换热管、刚玉浇注料和保护套管,所述换热管的端部与挠性管板固定,所述保护套管包括直管,所述直管的外端设有外凸的翻边,内端插入换热管中,所述刚玉浇注料浇设在保护套管露出换热管的部分,所述翻边与直管垂直,所述刚玉浇注料外表面设有容纳翻边的凹槽。优选的,所述换热管设有多个,多个换热管交错设置,所述保护套管与换热管一一相对应。优选的,所述翻边呈六边形,多个保护套管的翻边交错设置形成蜂窝状结构的保护面。优选的,所述相邻两个翻边之间设有膨胀间隙。优选的,所述膨胀间隙为a,a为1-2mm。优选的,所述翻边的外表面与刚玉浇注料的外表面齐平。优选的,所述直管中部设有凸台,所述换热管的端部与凸台之间设有陶瓷纤维垫,所述陶瓷纤维垫套设在直管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保护套管的头部做成带六边形的翻边,六边形的翻边交错设置形成蜂窝结构的保护面,对刚玉浇注料进行保护,省去了护板,大大减小了挠性管板及换热管之间的热变形,更好的满足生产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的高温热防护结构。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保护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挠性管板1;换热管2;刚玉浇注料3;保护套管4;直管4.1;翻边4.2;凸台4.3;陶瓷纤维垫5;护板6。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2-4,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的高温热防护结构,包括挠性管板1、换热管2、刚玉浇注料3和保护套管4,所述换热管2的端部伸入挠性管板后与挠性管板1固定,所述挠性管板1靠近刚玉浇注料3的一侧表面与换热管2的端部齐平,所述保护套管4包括直管4.1,所述直管4.1的外端设有外凸的翻边4.2,内端插入换热管2中,所述刚玉浇注料3浇设在保护套管4露出换热管2的部分,所述翻边4.2与直管4.1垂直,所述刚玉浇注料3外表面设有容纳翻边4.2的凹槽。所述换热管2设有多个,多个换热管2交错设置,所述保护套管4与换热管2一一相对应。所述翻边4.2呈六边形,多个保护套管的翻边4.2交错设置形成蜂窝状结构的保护面。所述相邻两个翻边4.2之间设有膨胀间隙。所述膨胀间隙为a,a为1-2mm。给保护套管的头部预留膨胀间隙,防止保护套管头部的挤压破碎。所述翻边4.2的外表面与刚玉浇注料3的外表面齐平。所述直管4.1中部设有凸台4.3,凸台4.3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防止保护套管2从换热管3中脱落,所述换热管2的端部与凸台4.3之间设有陶瓷纤维垫5,所述陶瓷纤维垫5套设在直管4.1上。所述直管4.1、翻边4.2和凸台4.3为一体成型的刚玉料。相比金属材料具有相对较小的导热系数。制作时,将所述翻边4.2与直管4.1连接处制成圆弧过渡,壁厚均匀变化,防止应力集中。由于保护套管2的外径小于换热管的内径,所以保护套管才能顺利插入换热管,这样保护套管2外壁与换热管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在保护套管与换热管的间隙内填充陶瓷纤维纸7。由于保护套管2、陶瓷纤维垫5和陶瓷纤维纸7均为优良的隔热材料,导热系数低,可以有效地防止换热管管头与管板连接处的高温,阻止此处热量传递,提高设备使用寿命的作用;将保护套管的头部做成带六边形的翻边,六边形的翻边交错设置形成蜂窝结构的保护面,对刚玉浇注料进行保护。大大减小了挠性管板及换热管之间的热变形,更好的满足生产的需求。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的高温热防护结构,包括挠性管板(1)、换热管(2)、刚玉浇注料(3)和保护套管(4),所述换热管(2)的端部与挠性管板(1)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管(4)包括直管(4.1),所述直管(4.1)的外端设有外凸的翻边(4.2),内端插入换热管(2)中,所述刚玉浇注料(3)浇设在保护套管(4)露出换热管(2)的部分,所述翻边(4.2)与直管(4.1)垂直,所述刚玉浇注料(3)外表面设有容纳翻边(4.2)的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的高温热防护结构,包括挠性管板(1)、换热管(2)、刚玉浇注料(3)和保护套管(4),所述换热管(2)的端部与挠性管板(1)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管(4)包括直管(4.1),所述直管(4.1)的外端设有外凸的翻边(4.2),内端插入换热管(2)中,所述刚玉浇注料(3)浇设在保护套管(4)露出换热管(2)的部分,所述翻边(4.2)与直管(4.1)垂直,所述刚玉浇注料(3)外表面设有容纳翻边(4.2)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的高温热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设有多个,多个换热管(2)交错设置,所述保护套管(4)与换热管(2)一一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的高温热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甜程新郑强斌夏炜刘海峰邵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焱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